养蜂就是为了产蜂蜜,养蜂人最关心的就是工蜂是否采集花蜜。所以有些养蜂人就会盯着蜂巢门口,看蜜蜂是否去采集了,操心蜜蜂为什么不去采集?
可工蜂的使命就是维持蜂群的发展,为了让蜂群繁盛而劳动。采集花粉花蜜是保障蜂群顺利发展的基本因素,工蜂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轻易放弃采集的。蜜蜂是社会性昆虫,有良好的生活习性,在蜂王信息素和幼虫信息素的控制下,每一个成年的蜜蜂都十分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蜜蜂比养蜂人要清楚明白。
蜜蜂采集是为了保障蜂群发展,抚育幼虫让蜂群繁盛才是工蜂最重要的任务。
养蜂人最关心的是采集花蜜,可工蜂最注重的是怎样让蜂群发展壮大,会把抚育幼虫当做首要任务。蜜蜂的幼虫是十分娇生惯养的,必须要在恒定的蜂巢温度下才能正常发育,还得有工蜂专门分泌蜂王浆,酿造蜂粮来精心饲喂幼虫。在气候变化多端,温度不适宜的时候,就得有大量的工蜂来调控蜂巢温度湿度,让幼虫在3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正常发育。
想一想,蜂箱摆在室外,阴晴冷暖变化,昼夜温差大,蜂巢怎么才能够保持恒定的35摄氏度?温度低了工蜂就必须用自己的体能升高蜂巢温度,用身体贴近子脾巢房,如孵蛋一样用体温使幼虫发育正常。这就得巢脾上有密集的工蜂才能使蜂群正常繁蜂。而温度高了,工蜂得使劲的扇风散热,采水降温,为了使蜂巢温度正常而不停的忙碌。
对于弱小的蜂群来说,能让蜂巢温度正常,让幼虫正常发育就已经很困难的了。而且幼虫一天要喂食上百次,所吃的蜂王浆和蜂粮,都得工蜂分泌,精心酿造。温度不适宜,蜂群弱小时,二十几只工蜂才能够抚育一只幼虫。在繁殖期,抚育蜂比采集蜂要多,而且蜂巢里还需要有筑巢,清理,酿造守卫等后勤蜂,这就又得留下大量工蜂了。
所以,弱小的蜂群到了蜜粉源花开也没有看到工蜂采集,这并不是工蜂偷懒不愿去采集,而是蜂群的劳力蜂不足,没办法采集。我们看到蜂巢脾上停留那么多的蜜蜂,并不是在享清福,每一只工蜂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是在为抚育幼虫而忙碌,都想竭力让蜂群发展起来。
如果不是因为蜂巢里太多的事情,让工蜂分身无术没办法去采集,只要工蜂能飞得动,就绝不会放弃采集的。
养蜂人应该见到过,在秋冬季节低温10度左右,只要有蜜源花开,工蜂也会去采集,有时候会把自己冻僵在蜂巢外面。比如野菊花开放的时候,温度低的地方,会冻死很多采集蜂。
在下小雨的时候,蜜蜂也会冒雨去采集。除非雨大的不能飞行,蜂巢里有太多的花蜜没有酿造成功。只要有蜜源花可以采集,闲着的工蜂就会拼命冒死采集的。
在炎热高温的时候,工蜂也不会因为怕热不去采集。炎热高温会使幼虫发育受损,但对于成年工蜂来说,只要水量够身体含水量正常,工蜂采集是不会在乎高温的。
在我们湖北,芝麻花期是在7月中旬左右,高温时,三十好几度是常有的事。可是只要芝麻花流蜜量好,早中晚工蜂都会竭尽全力去采集,根本不影响产蜜量。
所以养蜂人应该明白,无论是中蜂还是意蜂,工蜂都不是贪生怕死,偷懒耍奸之辈。只要工蜂的体质是健状的,能够飞行能够,不为蜂巢里的事情担心,外面有蜜粉源可以采集,都会拼命采集,绝没有偷懒的理由。
只要蜂群没有疾病危害,如果花开工蜂不去采集,那就是蜂群弱小,工蜂忙于抚子,忙于蜂巢里的工作,没劳力蜂去采集。我们必须保障蜂群有足够的工蜂能够照顾好幼虫,多余的蜂才会去采集。想要花开有更多的采集蜂,就要在花开前认真繁蜂,培育采集蜂。只有蜂群强盛,采集蜂多,产蜜量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