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句摘抄网》精选好句摘抄《咏竹》共43句分享给大家欣赏,下面一起来阅读这些《咏竹》吧!精选43好句内容如下:
《咏竹》
1、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2、春雷惊笋冒新芽,迸箨抽枝影不斜。
3、译文: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仪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
4、纵观这首诗,从竹这一平常题材入手,用不平常的构思,很好地表达出了本诗主旨。一句直接破题;第二句运用夸张手法写景,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三句笔锋一转,跌宕有致,自然引出最后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意境,表达出不一样的诗意,新颖别致,不落前人窠臼,给人以启迪。用淡雅朴素的语言,很轻松自然地为竹吹响了一曲天籁之音。
5、白话文释义:春光里中空的竹子,把绿色的倩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摇摆,轻轻动荡。露珠在长满竹笋的林间小道闪着光亮,那绿色的苔藓,正轻轻擦着竹根上的白霜。
6、英姿飒飒风中立亦恋天心降雪花
7、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8、【《咏竹》】《墨竹图题诗》清郑燮
9、从女子诗词说家国情怀
10、韦骧的来《咏竹》是七言律诗自,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种植物坚硬耿直本来是天生的,哪里能学习妖艳花朵生长在厅堂?它的青皮上带着轻霜凝固永不落,它的茎干打磨得像圆玉碧绿。不是春天也经常地枝繁荣叶茂盛,在大地上站稳脚跟也必须有大根。谁懂得音乐把它推荐给帝王宗庙,一定会超过美好的树木伴随礼器。
11、干耸凌云枝少杈,横吹玉笛入千家。
12、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13、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扩展资料:直节:谓守正不阿的操守。宋岳飞《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诗:“胆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唐杜甫《无家别》诗:“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清余怀《序》:“蒿藜满眼,楼管劫灰,美人尘土。”
14、同时,责令囤积居奇者迅速将积粟按通常价格卖给饥民。他自己也节衣缩食,为饥民捐出官俸。在最危急之时,他毅然决定打开官仓放粮。乾隆十七年(1752年),他愤然辞官,回到故乡江苏兴化定居。
15、翠绿的颜色映照在书卷上感到光线暗了下来,竹影移过洒樽显得(更加)清凉。
16、 此诗紧扣竹的特征,而又不刻意求其形似,既有题中之精蕴,更有题外的远致。用的皆是有关竹的典故,充分体现了作者不同凡响的性情于才能。《梁书》称刘孝先“善五言诗,见重于世”,殆非虚语。
17、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18、清代郑燮《竹石》:
19、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其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20、诗歌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作用:抒情强烈,加强读者印象,便于读者诵记。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21、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
22、这首《咏竹》诗,描写的特定对象是雪竹,因此处处扣住“雪”着笔落墨。诗人的雪竹的视觉形象,赞扬了不畏挫折,奋发进取的精神。
23、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24、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25、——赵喜丽赏析王海娜老师《咏竹》
26、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27、含箨(tuò),包有笋壳。
28、译文:道出竹子淡泊清高,虚心坚定,凌云奋发的品性。
29、敬和朱晓飞《咏竹》
30、唐代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31、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32、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33、译文: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34、白话文释义: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历经众多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35、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36、翠玉梳风滤净尘,虚怀却得月中魂。
37、承句“漫山摇曳扫云开”,这一句是咏物诗提倡的“若即若离”中的“即”的部分。诗人抓住了竹子的生物学特征,写出了它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因为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生长的,如果下过一场透雨,春笋就会以很快的速度长出地面。“漫山”不仅极言其多,还体现了出了其生机勃勃的特点。“摇曳”则突出了竹子姿态优美的身材。“扫云开”运用夸张的语言极言其高并大有扫除世间一切不平之事的英雄气概,一个“扫”字用得极其生动形象。
38、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
39、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作将作者百折不挠的气概与宏伟博大的抱负跃然纸上。《咏竹》是宋代王安石的诗作,体裁为七言绝句。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40、 207于庚子立冬日
41、松:思想古板,冥顽不化竹:做事冒失,节外生枝说的就是他梅:性格内向,想出人投地却又怕树大招风,所以只可“为有暗香来”
42、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43、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