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句摘抄网》精选好句摘抄魔道祖师取名来自哪些诗句共50句分享给大家欣赏,下面一起来阅读这些魔道祖师取名来自哪些诗句吧!精选50好句内容如下:
魔道祖师取名来自哪些诗句
1、(编案:《秘传还丹诀》云:“以五脏真气、三田真气,合和神水下丹田而曰九转。”又云:“内丹之功,起于一而成于九……转而成九为阳数之极,数而至于则道果成矣。”又据五代陈抟所传《九转内丹诀》,九转还丹为:“一转降丹;二转交媾丹;三转养阳丹;四转养阴丹;五转换骨丹;六转换肉丹;七转五脏六腑丹;八转育火丹;九转飞升丹。功至九转,无法无诀,任其消遥,为大圆满,陈抟诗曰:“九转消遥道果全,三千功行作真仙。金丹玉简宣清诏,鹤驾云车赴洞天。)
2、“一念之慧锋,斩断尘中之见网”。什么见网?八十八结使。这些都是佛学专有名词,“见”代表一切观念。我们许多烦恼都是“见网”把我们网住了,只有用智慧的刀锋才割断得了。
3、“能使难思教海、指掌而念念圆明。”
4、(华中采其灵瑞,照中耀其神光,食中喂其乳糜,水中饮其甘露,药中服其九转,主中遇其圣王。)
5、这一节统统跟我们说完了,重点在“根本性离,毕竟寂灭”。下面的文辞都是形容这个本体。
6、所以,禅宗引用的非常好,悟道,就是见到本来面目。实际上,我们活一辈子,从没见过自己的面孔。像机照出来一百张,有一百个样子,因它的焦距经过调整,翻洗后变动很厉害,不是本来面目。自己在照镜子时,焦点角度也是交叉变化,我们根本没见过自己的面孔长成什么样子?谁假使见过,若不是世上一等聪明人。就是一等笨人!
7、善财童子后来参的都不是和尚,他最后见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宫殿很科学,比现在还要进步,种种无尽的楼阁,房间里还有房间,大的小的一间套一间,没有门。一脚进去,门在哪里搞不清楚;站在哪里也不知道,始终进不去。东西南北、上下十方,弥勒的楼阁无门可入啊!一切根本智、差别智都完成了,最后却进不了弥勒菩萨的楼阁,这下惨了!只好找老师文殊菩萨。
8、云梦江氏主母,家中排名第三故称虞三娘,号紫蜘蛛。紫鸢来自《代别情人》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性格高傲,脾气暴躁,貌美如花,也应了名字的景象,紫电原主人。
9、十信: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
10、【魔道祖师取名来自哪些诗句】振策升崇巘,扬舲溯长川。
11、永明寿禅师说他为什么写这部书?不得已的事,为那些没有到达的人,未解脱的讲解脱。“所冀”,目的是“因指见月,得兔忘筌”。禅宗有部《指月录》,是根据《楞严经》说的;月亮在那里?不要拿指头说月亮在这里,那就糟了!这部书就是用指头指月亮给你看,你要去找月亮,等猎人网到兔子后就要丢开兔网。
12、第二章 坦坦觉路作迷途
13、那时南方文化还很落后,生公等于被赶出国,自已越研究越觉得有道理,最后没得办法,南方和尚看他是被北方赶出来的,是外道之见,他在南方也很可怜,没事打坐把石头排好,跟石头讲经说法,讲到一阐提人最后也可以成佛,问石头:“你们说对不对?”石头都摇起来。所以叫“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当时被认为大逆不道、思想错误,被赶出北方时说;“若我所说,反于经义,请于现身,即表疬疾,若于实相不相违背者,愿合寿之时,据狮子座。”后来他去庐山,得以读到新译的《大涅槃经》,果然跟他所说的相符。
14、所以、自性本来在这里,较高的性理和较高用功方法都告诉了,就是这两句:“不求而自得,无功而顿成”。
15、朋旧固云旷,山水聊夤缘。
16、我们提出“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宇宙在手,万物由心”三个观念,大家研究一下,是同是异?最后可说都是一样。
17、要注意一个“了”字,了了以后才知道万物由我。这里发现几个大问题,文字看起很简单,好象很容易了解,但我们的思想,经常被这些好句子及其丰美的文采覆盖住,如果不帮大家深思细读,很容易忽略过去!
18、要注意!他不向北边走、也不向东方走,更不向西方找阿弥陀佛,他要向南方走,去参访五十三位大菩萨。菩萨不一定出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大善知识,只在开始碰到一个比丘;这位比丘站在妙高峰上,山峰又高又妙,出了家站的又高又妙,高不可攀。
19、但是这么一解释,反而画蛇添足,因为既有所界,就变得有范围。实际上,法界无量无边,非常空洞;空洞不是假的,包括极为众多。然而在思想表达上,又不得不以这四句来解释法界。
20、别称道长,小星星。来自《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一尾拂尘、一把长剑。性格坚毅,为人正直。最后也只能魂归星尘,一切皆化为虚无。
21、魔道祖师:每个人物的名字都有深刻的含义,名字的出处你还记得吗
22、(不求而自得,无功而顿成。)
23、“此是如来自到境界,诸佛本住法门。”
24、文字很明白,就是我们大家的根器太差,太弱了。“靡鉴”,看不清楚;“学寡”,学问、学识太孤陋寡闻;“难周”,不能圆满周遍;因此不能了解性宗与相宗。
25、平常你们有一大堆问题,只要懂得这两句话“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就没问题了。你只要有一点名相、境界在,都不是,都不是“真源湛寂,觉海澄清”,已经离道远矣。
26、(如性穷相表、相达性源,须知体用相成,性相互显。)
27、据说,欧阳修看考卷时,非常迷信,因为考卷都密封,不晓得是谁写的文章,好与坏很难断定。古时候,是用蜡烛光,在夜里,湿气又重,阴阴森森,鬼影幢幢,始终看到一位穿红袍子的,站在他前面。有时,看到一篇好文章,正想要录取,但抬头见到那位红袍的影子就不敢了,因为此人一定做了坏事,如果看完一篇文章后,再看到那位穿红袍的点头示意,那他就录取了。所以,他有两句诗:
28、一般文字排列习惯先排理法界;照先后秩序,应该先有事法界,因为事代表物理世界、有形相、无形相,乃至人等一切事实。理法界包括观念、概念、思想范围。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理必有其事。其事无疑就是把理事融会贯通,没有障碍。
29、较高的形而上道“一义天”,不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天人之天,这个天是理念世界。这个“本体”是“形而上”的东西,这两个都是借用名词,讲一声形而上早变成形而下了,讲一声本体已经不是本体了,一落言语已经不是了。一义天也是这个道理,至高无上之义,义即是理。后来一般大祖师都引用这两句,文字好,尤其“升腾”两个字用得多美!如龙飞于天际,变化升腾,悠游自在,义理好,佛法的道理,由渐修而到证悟都说完了。
30、这两句实在是一个意义,但是有差别不同。唯识法相宗,开始是釋迦牟尼佛发挥创立。而唯识这个观念在釋迦牟尼佛以前,印度所有的宗教形而上思想就有,不过很不完整,经釋迦牟尼佛整理,等于中国文化经过孔子整理归为五经一样。印度文化关于唯识及其他部分都经过佛整理。佛经上的五蕴、六根这些名词都是原有,不过经佛的裁定整理,如同孔子的删定礼乐,唯识亦然,确定为八个部分,即心识分为八识。
31、幻云满天疑无日
32、2015年10月31日于晋江文学城连载,初版于2016年3月1日完结(正文),至2016年9月7日修文完成(正文+外三篇),网络版正式完结。
33、大家注意这篇文章,先是提出“三乘五性”,而不是这么讲,当然被我们这样一讲,等于狗啃骨头,啃得支离破碎。如果诸位自己回去念,在灯前点一支香,不是为了信佛,诚诚敬敬的,灯太亮了,味道不好,不如点一支蜡烛,若隐若现,两腿一翘,泡一杯茶,如果你抽烟,较好抽一支,然后高声朗诵一番,不涅一个槃,那个槃都来涅你,啊!那非常清净!一读就到了,这文章就有这样好。我们现在不是涅槃,是狗啃骨头,盘(槃)子都啃翻了!味道不好了!这个文章要注意!回去还要研究。
34、这本书专门挑你见解上的刺,排出你的知见、思想、智慧上的毛病。永远截断你的贪、嗔、痴、慢、疑的根。大家说:“佛说的都对!”古人有两句诗:“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世间上的好话,佛经上都说完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见不到呢?信不过!因为我们天性内在的多疑,无论是聪明或愚笨,任何人天生带来的,不会相信人。以佛法的观念来看“人”是最可怕的,他永远不会相信人。
35、十向: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
36、金凌,字如兰。墨香铜臭原创耽美小说《魔道祖师》及其衍生作品中人物。金子轩与江厌离之子,兰陵金氏现任家主和现存较好正统嫡系。
37、江澄,字晚吟:江澄,墨香铜臭所著原创耽美小说《魔道祖师》中的角色。世家公子榜第年少时魏无羡与其许下了“云梦双杰”的约定,现为云梦江氏宗主,居住莲花坞。
38、在永明寿禅师看来,各种修法所造就的境界,也都悟到了一点,但不是全体。悟到了全体就是佛境界。真正成佛了,如大虚空包含一切。善的、恶的、对的、错的,都在它包含之内。这是本体的道。
39、明月清风晓星尘,傲雪凌霜宋子琛。”我见诸君多有病,料诸君见我应如是。——魏无羡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蓝忘机守一无人城,候一不归魂。——薛洋清煦温雅,款款温柔。——蓝曦臣金星雪浪,一世敛芳。——金光瑶有匪君子,照世如珠。景行含光,逢乱必出。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生前哪管身后事,浪的几日是几日。忘羡一曲远,曲终人不散。望采纳,谢谢!
40、我们跟着永明寿禅师这么美的文字般若兜了一圈,受他的骗,最后归纳所有佛经的道理!一念不受。他骗走的是什么?就是叫你回转来找自己这一段,很简单。他说,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就是“穷心之旨”。学佛修道、明心见性的宗旨就在这里。“达识之诠”,诠即解释,你对唯识较高的注释都理解了。
41、关于这一节,永明寿禅师作了个结论:
42、他说《宗镜录》的著作,是集中了所有经典的骨髓、要点。我们不多讲,但是要注意每一个字,文字太美了!往往文学气韵盖过了思想。
43、强调,不耐烦。魔道祖师wifi对旺叽表白说,天天和他啪啪啪,后来没想到被汪叽压了,受不了想后悔,旺叽说“天天就是天天”!
44、魏婴,字无羡;蓝湛,字忘机。取名“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出自宋朝汤恢的《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原句: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在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祢,十里荼种。
45、道友们应该都记得,含光君的武器被叫做忘机琴,甚至还曾被模仿,当然也是不伦不类。忘机琴和忘机古曲,交相辉映,恰好证明了蓝忘机名字的由来。
46、这种情形就不是悟道,对人生执著至死不悟,硬是抓牢一个东西,其实没有,还把它当成真的。不知一切皆是因缘所生法。
47、问题来了,一位彻悟的祖师,最后还要来调心?见得大、行履上是两回事。象二祖这种境界是水穷波末,见着体;用上,一点小地方也要去试验。有些修行人,拼命用功,后来一悟,即是波彻水源。
48、现在继续看序文。
49、此了真难了“真了了”之后,你才能证到“万物由我”。永明寿禅师写这个文章不是玩弄文字,他是清净的人。
50、深山与穷谷,往往尝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