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句摘抄网》精选好句摘抄诗经中用典共38句分享给大家欣赏,下面一起来阅读这些诗经中用典吧!精选38好句内容如下:
诗经中用典
1、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2、译文:从起兵抗清到现在离别故乡已三年,今日不幸又成了俘虏。
3、出自:出自先秦的《子衿》。
4、73.辛弃疾词善于运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5、17. 丛菊两开他日泪 况阳景召我以烟景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封狼居胥
6、D.六句视听结合,野鸡欢叫、麦苗青青、蚕眠叶稀,宁静里透着祥和,悠然中透着满足。
7、用典的作用: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③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近体诗有字数限制,诗句应力求经济)④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句)
8、译文:端起一杯浊酒,想起家在远方,边功未立,敌寇没破,我又怎能返乡。
9、 (蜩螗沸羹) 《诗·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10、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1、《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正声雅乐,分“大雅”、“小(1)雅”,有诗105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是“五经”之诗经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12、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13、减字木兰花·好望角
14、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1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16、 (暴虎冯河) 典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17、诗词格律的五大要素——篇制、句式、平仄、对仗、押韵,经历数千年孕育而定型,是汉语智慧对文字声韵、语言结构、思维表述、诵读效果等多种关系长期忖度的诗化结晶,其整饬均衡的形式是与其它文体(包括自由体诗词)最显著的区别。有格律的形式与有层次的诗意均衡布局,给阅读者提供整饬的美感、有规则的思维范式和记诵的便利。如《诗经·秦风·无衣》:
18、译文:我终将使尽力气拉开饰以彩绘的弓,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19、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20、《诗经.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21、明月在诗中是“兴”,既是环境,又是美人之象喻,其美无法尽言,有无限可能性,有丰富的可解释性。
22、hhaa717:你好。(典坟):(《三坟》和《五典》的省称。)都是上古的典籍,诗经、汉府。。。。。。前面的上古,还没有典籍记载(甚至没有文字,所以结绳记事。)。至仓颉始作文字。何来用典。
23、【诗经中用典】写登飞来峰的感想。“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在这里是用典。表现诗人变法革新的zz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24、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
25、D.这首诗把难以名状的野色描绘得活灵活现,表现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26、借用“勒石燕然”的典故,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表达了将士们思念家乡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27、——四箭皆中,可止祸乱。
28、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29、曹操《短歌行》引用《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0、猗嗟娈兮,清扬婉兮。
31、(注)宋帝: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
32、 毛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
33、《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34、B.颔联是杜甫的自谦之语,写诗已不再琢磨,全是随意付与,春光明媚,花香鸟语,快乐异常。
35、译文: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
36、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37、《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38、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