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2号早上9点多发射,下午3点多就对接天和号核心舱,为何要这么快(平时都是两天左右才对接)?难道是航天员赶着进天和号喝下午茶吗?

非也,快速对接背后有着重要用途:紧急救援!
处于真空状态,没有空气;
无处不在的宇宙射线;
随时可能突然出现的陨石或者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太空垃圾。
这一切让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随时处于危险之中!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探索宇宙的开始阶段,就付出了很多位航天员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故而牺牲的代价。
比如1964年4月24日升空的苏联“联盟1号”宇宙飞船,升空后发生100多个故障,都被航天员科马洛夫排除,但返回的时候,降落伞无法打开!最后重重砸在地面,燃起大火,科马洛夫变成一团黑炭。
拿最近的国际空间站和曾经的美国航天飞机为例,就多次出现微小的陨石撞击事件,国际空间站还出现过小规模的泄气事件,虽然没有威胁到航天员生存,但也让地球人对航天员捏一把汗;
不过后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出现防热瓦被砸,造成返回地球时候解体,7名航天员和航天飞机化为流星,魂归蓝天的恶性事故。
如果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能提前发现防热瓦损坏,可以采用地面发射飞船紧急送去新的防热瓦,安装上去,就可以避免机毁人亡的悲剧。
除了按照通行的做法,在发射飞船的火箭顶部安装有逃逸塔(没有进入宇宙空间之前发射危险,可以利用逃逸塔带走航天员落地)之外,
还有一项大家可能都不知道的安排:
据专家透露,我国发射飞船上天的时候,每次都会安排两艘,一艘发射,一艘备用,作为紧急救援的飞船,这次天和号核心舱发射后,未来发射场将长期有一艘飞船待命!
万一发射的飞船或者空间站出现意外事故,作为紧急救援的飞船就需要紧急升空,快速对接,跟时间赛跑!
这时候,快速对接就显现出它的价值了!
快速对接需要准确的轨道计算,准确的导航,这些我国都已经具备!并且在天舟2号对接天和号核心舱的时候,就已经展示过一次了,这次神舟12号的快速对接只是第二次例行公事而已。
大国科技实力往往就体现在细节上!
当然,我们希望永远不要用到快速救援,但是我们必须具备这项技术和充分的准备,上天的航天员心理会更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