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③这一部分,着重分析双喜和阿发为例。(书)
2、(种子达人)⑴对生活品质的“不讲究”与对工作的“不将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3、⑤解放军医疗队的队员和颜悦色地接待前来就诊的病人。
4、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较好的一年。
5、各抒己见,不求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D.经济发展的最终成果,要体现在人民生活的多方位变化上,这也成了这座城市70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8、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9、2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瞑:天黑,暮色笼罩。弄影:谓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弄,摆弄。
10、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来的语言,五声是根据所唱而制定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
11、那种说空话,不办实事,专搞形式主义,好大喜功,必须禁绝。
12、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作者观点。
13、本诗尾联富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赏析。
14、2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水汽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15、?初中语文考试易错拼音300个,初中生一定要知道!
16、5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17、25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1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19、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20、A.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不言而喻。
21、推荐14部寒假必看的纪录片
22、C项,错误,说法。“只要克服了这种心理,就是一个有公德心的人”错误,依据“培护社会公德,关键在于引导公众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功利目的”可知,克服狭隘心理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3、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风正:顺风。悬:挂。海日:海上的旭日。残夜:夜将尽之时。江春:江南的春天。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24、一个人,如果被周围的人称为有素质的人,那他一定是一个好学习的人。其实学习是人们生活、工作和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活动,知识的更新、思想的进步,使人变聪明、睿智、活力四射,常被人们成为有素质。
25、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题词》)经历众多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6、A.误解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读《桃花源记》的时候是否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
27、超多实用方法、干货,原创知识点集合
28、B.孜孜不倦:意思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语境是说只要勤奋不知疲倦地工作和学习,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使用恰当;
29、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30、C.疫情期间,众多莘莘学子借助教育部门开设的“空中课堂”,努力学习,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31、【形容思想进步,觉悟高的句子】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充足支撑条件”,请结合材料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32、④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
33、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应对这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筛选对象及筛选范围;其次在筛选的过程中要仔细,不要遗漏要点;最后将筛选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分点作答。
34、④某份报告指出,部分农村现状堪忧:有的村子,房屋年久失修,村民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村子,青壮年全部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
35、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君子有卓越的才能或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36、【形容思想进步,觉悟高的句子】B.追溯:本义为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探索缘由。使用正确;
37、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38、D.事半功倍:意思是花一半力气,收到成倍效果;指做事得法,因此费力小,收效大。符合“学习方法运用恰当”的语境。运用正确;
39、※他小学毕业,就回乡参加生产,所以很能干,也吃得苦。
40、C.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句中指每个人都被妥善安排,各尽其能,符合语境;
41、描写的角度有钟扬工作方面的,有生活细节方面的。
42、②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43、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4、⑷从上海实验学校一位学生的介绍中可以看出,钟扬在科普工作中什么都干,什么都做得令人肃然起敬,并归结到钟扬的育人上,从侧面突出他的工作上的热情和才华以及对人的影响。
45、?统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生字词及释义汇总
46、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47、35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燮《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书斋里挂着的一副对联,同时也是他艺术创作的一种心得。意思是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同时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也就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48、诗人通过诗歌表达情感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感、理想、志向、抱负等,融入到诗歌形象(人、物、景)当中,借助某些诗歌形象含蓄地去表达。我们把寄托或承载诗人主观情感的诗歌形象称为意象,即有“意”之“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
49、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
50、在“五四”启蒙下催生的现代回族文学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学气质,但同时表现出更为明确的民族属性;但随着左翼文学的感召、经由革命文学的洗礼后,现代回族文学汇入到了主流抗战文学的时代大潮中,从而完成了时代性取代民族性的历史转型。对于现代回族文学而言,其发生与流变的过程反映出少数民族文学在时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独特的话语演变。
51、2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梦李白》)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也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52、D.恹恹欲睡: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使用正确;
53、36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沉默,不说话。抖擞:振作,奋发。
54、①一到星期天,农贸市场上便熙熙攘攘,买卖十分兴隆。
55、据雪莱的夫人回忆,这首诗作于1820年夏天的一个黄昏,当时雪莱28岁,他在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56、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城楼,当时浓云从蟠溪上空涌来,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
57、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形容“加油助威声”,使用不恰当;
58、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59、象红烛拯救世人、燃烧、执着、无悔
60、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61、C.疫情爆发后,志愿者们纷纷援助疫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62、(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63、C.主治医生妙手回春,护士精心照顾,使前不久遭遇车祸导致三处骨折的陈大爷,能够下地行走了。
64、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65、(14)现在那么多女孩子都做着灰姑娘的梦,殊不知灰姑娘有那么好的身材和一张经得起看的脸蛋,更重要是的她的为人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66、这次全校篮球比赛,真想不到我们班会夺取,并且一连战胜了六个强劲的对手。
6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孔子说:“智者以水为乐,仁者以山为乐;智者懂得变通,仁者心境平和;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6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琢磨玉器。即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69、③记述自己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点点滴滴的感悟。
70、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71、看视频,谈感想:播放《全国劳模张秉贵:将卖糖果做到至臻》视频,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72、部编新版必修上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
73、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
74、(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75、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76、A.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在此形容市民对闯红灯行为的痛恨,使用正确;
77、D.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词或做作的行动去迎合群众,以博取好感和支持。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78、A.随声附和,意思是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责备阅览室里撕书的人”是正义的行为,贬词褒用;
79、?中考语文必考名著:鲁迅《朝花夕拾》全考点+中考真题(电子版)
80、阅读下面的材料,给“工匠精神”下定义,不超过55个字。(5分)
81、“诏”是“应”的宾语,且“而”为连词,表承接,所以应在“应诏”后断句,排除A、D两项;“拜”是授予官职的意思,“童子郎”是“拜”的宾语,所以在“童子郎”后断句,排除C项。译文:黄琼很惊奇,就拿他的话回应皇太后,而深深地喜爱这个小孙子。后来黄琼担任司徒,黄琬因是其孙被授为童子郎,他推辞说有病而不就职,京城的人都知他的名字。
82、(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开篇点题,指出面对乡村振兴战略,青年人应勇挑重担。第二段重点阐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第三四段则围绕领军的寄语举秦玥飞和严克美的例子论证青年人应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第五段则进一步指出乡村大有可为,是青年人建功立业的较好舞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83、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园子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探出墙头来。
84、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态的经验教训,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树立起靠科学技术,加快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85、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感动了很多很多人,正在发挥着他的巨大作用,因而显示了“一团火”精神的崇高可贵。
86、①记叙看到的或记忆中的农村风光、美好记忆或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
8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天下的难事,必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必从细微处着手。所以,圣人自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而能成就其伟大的事业。作起,兴起,现在起。
88、(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89、作为新生力量的青年一代,应该成为时代的青年,每个青年具有新的思想,准备更替旧的思想。这也是人类进步和人类进程的条件。作者:别林斯基
90、(中考文言文)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训练
9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多方位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的立体中国。由此看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乡村振兴刻不容缓。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92、③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人际和谐的基础,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五个方面的社会公德内容,涵盖了维护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既针对全体公民也面向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把这些社会公德要求融入日常生活,强化制度保障特别是法律法规保障,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促进人的多方位发展、社会多方位进步。
9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
9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95、进步的激情左右着一切。获悉世界作用于某种力量,依赖于某种设计,进而创造和维系,人们感动不已,决心成为世界和生命的理智的主宰。他们踌躇满志,企盼更美好的明天。经验告诉我们,思想意识,只要大众坚守并付诸实践,必可改造世界、变为现实。出处: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
96、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字面上说,冬天来了,春天马上就会到来;实际上是说熬过了苦痛与艰难,就将迎来美好的春天、光明的前途。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向上,永不放弃。
97、(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98、(1)允发书视毕,微戏琬曰:“江夏大邦,而蛮多士少。”
99、D.在《长津湖》影片中,战斗英雄杨根思令人肃然起敬,在压倒性的敌对力量面前,他奋勇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00、(本题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