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诚信10大名句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道德经》
2、最催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老子诚信10大名句)。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4、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功告成。不自以为大,所以为天下王”,实际上是在强调因循自然。(老子诚信10大名句)。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8、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1、《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1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1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14、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15、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16、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 《道德经》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0、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1、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22、●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
23、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
24、解悟:能够了解别人,只能称为机智,能够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人。战胜别人,说明你能力比较大,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向的人。
25、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26、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7、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zz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2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
2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30、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3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2、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3、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3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35、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3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老子 《道德经》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战国思想家
39、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4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 《道德经》
41、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感人以诚不以伪。
42、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4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44、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