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朗西斯培根介绍
1、《绘画》是培根早期代表作品之一。与身体分离的头部、咧开的嘴、悬挂在背后的生肉、不明生物的骨头、蛋糕形状的铁架、粉笔画般的地板,这些元素组成了纷乱不堪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就是培根混乱工作室的缩影,这种混乱也伴随了培根后来的一生。画作完成多年以后,培根在纽约又见到了这幅作品,他认为画面背景褪成了粉红色,想要重绘,但遭到博物馆的拒绝。(弗朗西斯培根介绍)。
2、比之同时代画家,培根的作品更令人吃惊,疯狂而无所顾忌。卢西安是他的崇拜者,他同样欣赏培根对于上流社会不屑一顾的态度。”费沃说道,“二人同样非常聪明、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欣赏严肃的谈话,也喜欢风趣和挑衅。他们都喜欢结交公爵和公爵夫人,同样热爱狂欢到黎明。”
3、同时他的主要作品还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等。
4、中文名:弗朗西斯·培根 外文名:FrancisBacon
5、戴尔和培根的关系是这位艺术家职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1963年,54岁的培根搬进了伦敦南肯辛顿一处马厩改建成的二层楼房。从此也迎来了他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比自己年轻25岁的乔治·戴尔,一个英俊而健美的小偷,此后一段时期,他成了艺术家最钟爱的模特。
6、戴尔缓缓地站起身,想在屋内寻找一些之值钱的东西,而这一切却已被闻声赶来的培根通过门缝看在了眼里。
7、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8、培根在1937年与其他年轻画家一起在私人画廊托马斯.阿格纽父子公司展览,同展者包括英国出名艺术家格雷厄姆.苏瑟兰,他成为培根的友人和导师,也是他将培根介绍给泰特现代艺术馆的馆长约翰.罗滕斯坦,促成日后使得培根名声大噪的两次回顾展。1945年,培根在伦敦的利菲弗画廊开办个人展,展出了成名作《三张习作》。1962年和1985年,培根两次在泰特美术馆开办了个人回顾展。
9、2003年,53岁的爱德华兹因肺癌去世以后,培根遗产基金会在其工作室中遗留的20幅作品基础上建立起来。
10、正如已故英国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2008年写道,“这个画家的鸡奸、施虐、恐惧和令人作呕的死亡,已经成为20世纪晚期英格兰最艰难、无情、抒情的艺术家,也许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11、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其代表作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论事物的本性》《论人类的知识》《培根人生论》《培根随笔》等。
1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3、培根的作品以「人的身体」为主题。人体通常被描绘成扭曲变形的,然而人们身上的衣物和周遭的景物却是正常未变形的。
14、2014年,纽约佳士得秋拍上弗朗西斯·培根的《教皇》以44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成交。培根的教皇系列是从西班牙画家贝拉斯克斯创作的英诺森十世教皇的肖像画和谢尔盖·爱森斯坦的1925年影片《波坦金号战舰》得到灵感创作而成的。它成为了该艺术家表达战后的恐怖和人类能做的事情的一个方式。
15、2008年5月14日,这幅画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中以8630万美元由一位匿名买家拍得。培根这套画作《三联画1976》的灵感,源自希腊的古老神话,充满象征主义的色彩。作品以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主题,由三幅画组成。中间画面是一个没有头的人被三只秃鹫环绕,两侧画面分别为一名面容畸形的男子。这一画作被认为是培根现存于私人藏家手中的较好藏品。
16、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17、即便是培根的恋人也从未获准入住他家,他为戴尔和其他随后的情人支付附近住房的租金,他们受到召唤时才会拜访他。培根从未想过家庭生活。“他讨厌所谓‘亲昵低语’的关系,”哈里森说,“他只喜欢性爱。本质上讲,他是一个孤独的人。”
18、培根的作品里有很多不凡的文章。出名的艺评作家如席维斯特(DavidSylvester)、赖瑞斯(MichelLeiris)和高文(LawrenceGowing)等人,都曾经写过非常棒的文章讨论培根作品的内在含义。我这里所谓的「内在的」(internal),指的是他在作品中定下的条件所主导的含义。培根的作品以「人的身体」为主题。人体通常被描绘成扭曲变形的,然而人们身上的衣物和周遭的景物却是正常未变形的。你只需要比较雨衣和被覆盖在雨衣底下的躯体,手臂和雨伞,以及喷出的烟雾和嘴巴。根据画家本人的解释,脸部和身体的扭曲变形是一种由发展「直接冲击神经系统」的特殊效果而演变出来的处理方法。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及画家及观赏者的神经系统,而且声称神经系统是独立的,不属于大脑管辖范围。至于那种由大脑去欣赏的写实的人像画,培根认为是图解式的,很乏味。——我总是期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地做到将事实直接地、未经修饰地铺陈在世人眼前,然而,如果当事实的真相赤裸裸地摆在眼前时,人们往往又觉得可怕骇人。为了使作品达到这样直接刺激神经的效果,培根非常依赖于随机创作他自己所谓的「偶然」(theaccident)效果。「在我的经验,我感受到任何我不曾喜爱的事物,几乎都来自工作中偶然的结果。」发生在他画作中的「偶然」是当他在画布上「无意的挥洒」时,他的「直觉」在这些挥洒的东西中开发形像。开发的形像对神经系统而言是具体的,但亦同时是有想象空间的。——我们总是希望一件事情能够尽可能的写实,然而同时又希望它能深具暗示性或具有神秘的感受而不同于简单插画般的平铺直叙,这不也是艺术所包括的吗? 对于培根而言,「神秘」的主体,经常是人的身体,他绘画中其它的东西(椅子、鞋子、百叶窗、灯的开关、报纸)都只是插画。——我想要做的是歪曲事物的外在,但是在曲解下却呈现事物的面貌。我们由以下的观察来解释这个过程:身体的外貌遭受到「无意挥洒」的意外痕迹,这歪曲了的形像直接进入了观赏者或是画家的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重新发现在外加物下身体的形像。除去偶发的创作所留下的痕迹,有时也在一个身体上或是在床垫上有刻意画上去的痕迹。通常会很容易看到的是一点点的体液——像是血、精液或排泄物。当事件发生时,在画布表面的污点,就像是表面上真的接触过身体的污点。关于绘画,培根经常使用偶然、生的(rawness)、痕迹(marks)这些具有双重意义的字眼,甚至于他自己的名字都似乎变成了激情的代言词,一种溯源于他自我意识雏型时期的经验。在培根的世界里,没有什么选择,也没有出路。时间的意识或改变的意识也不存在。开始作画时,培根经常取材于照片去想象。照片记录了一瞬间。在绘画的过程中,培根找寻将一瞬间转成永恒的意外。在生命中,能够驱逐先前和其后的瞬间的,经常是实质痛苦的瞬间。痛苦或许会成为培根激情渴望达到的理想。然而,他画的内容,包括它们的吸引力却与痛苦无关,一如往常,激情的散失容易,而的意义却需另觅。培根的作品据说是西方男性心灵极度痛苦、寂寞的表现。他的形体隔离在玻璃盒中,在纯净色彩的范围中,在无名的房间中,甚或只是在他们自身中。他们的孤绝并不能阻止他们被注视。(有一组三联画就透露出这样的征兆,在画面上每个形体都是孤独的,但又可以为其它人所见。)虽然形体是孤独的,但是他们却完全没有隐私。他们背负的痕迹、他们的痛苦,看起来是自残的结果。一种非常特殊的自残并不是藉由个人而是人类这个种族,因为在此宇宙性的孤绝情境下,个人与种族间的区别变成毫无意义。
19、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使得两个人的命运从此改变,一个小偷与一个绘画大家的虐恋开始了。之后,戴尔成为了培根最伟大的缪斯,他出现在了培根的许多画作中。
20、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以及“功”的物理量。他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换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能量守恒定律,最终发展出热力学一定律。
21、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2018年),英国剑桥大学出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22、弗朗西斯·培根(1909年—1996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他是英国二十世纪一位风格怪诞的表现主义画家。培根通过作品中的怪诞形象来揭露当时世界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灾难。丑陋的面容和极度痛苦扭曲的表情,让培根的绘画作品极具表现力和煽动性,也让培根成为二战后最有价值的艺术家之一。
23、培根最受争议的作品可能是十字架系列中野兽手臂上的纳粹袖章。事后他自己承认,画纳粹袖章是很愚蠢的做法,他只是想在那里加个图案,好让画作的颜色得到平衡。对他来说,那幅画中的纳粹标志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不具有意义,因为当时他刚好在读有关希特勒和纳粹的书,看到了很多卍形的标记,也就下意识地将这个标志带入了画作中,不过这个解释恐怕令很多人不满。
24、Thereforetheycommonlyliveasolitary,private,andshadowedlife;withasmallcircleofchosencompanions,alldevotedadmirers,whoassentlikeanechotoeverythingtheysay,andentertainthemwithmouth-homage;tillbeingbysuchhabitsgraduallydepravedandpuffedup,andbesottedatlastwithself-admiration,theyfallintosuchaslothandlistlessnessthattheygrowutterlystupid,andloseallvigorandalacrity.
25、离开家的培根并不潦倒——凭着亲友和过去的人脉,他在伦敦的社交圈小试牛刀,为自己找了几份秘书的工作,在包括圣马丁在内的艺术学院听了些课,后来又跟着远房长辈到了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