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
1、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过去的不会再回来,即使回来也不再臻美。生活有进退,输什么也不能输心情。生活较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着我。对于过去,不可忘记,但要放下。因为有明天,今天永远只是起跑线。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学会简单其实就不简单。
2、我们都是时间的过客。人生,空手而来,必然空手而归。在你我的时间尽头,一切都将化成云烟。因此,在拥有时,要好好珍惜;失去之后,要舍得放开。失去之后还紧追不舍,最终追回来的只有无尽的落寞和悲伤。能拥有的即使再不堪也比会失去的强,只有懂得珍惜,舍得放手的人,才能邂逅越来越好的拥有。
3、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
4、她说:哈哈,那还倒好,这群猴子太野性了,最近这些天下雨,这里游客少,他们吃的东西少,平时惯坏了游客们都是不停地喂食,今天看见你们怎么会放过啊。
5、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
6、彻悟的女人,不再紧紧揪住这些外在的东西,她们随之变化、勇敢接受、把内心的独立和勇敢发挥出来,面对世间的无常。
7、20)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8、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9、9)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0、说话要先想清楚再说,做事要先考虑好后果再做。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因为,轮回的路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11、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学佛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2、人生的痛苦,源于跟自己过不去。眼是审美的,结果纠缠在丑中,最后都审了丑;心是收藏快乐的,结果困于计较中,最后都盛了痛。总是执迷于困境,才挤走原本属于我们的快乐。淡之喧嚣,坐拥宁静;舍之奢靡,但享温馨;失之无忧,得之快乐,此谓生活。
13、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
14、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5、可是,彻悟的女人,明白一路走来,这些外在的依赖,都是不稳定不靠谱的,如果把心思和情感都全部托付在外在的事情和人上面,一旦这些人和事情发生了变故,情感和心就会崩塌,很多女人到了很大年纪还没有想通这件事,最后出现了问题,塌得一塌糊涂一蹶不振。再也无法恢复。
16、师太听了笑笑说:有道理,确实是,女人本来就喜欢买东西,社会商业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没有办法买得到这么多东西,自己也没有这么多钱,时代发展了,疯狂购物的条件成熟了,这个本能就被刺激出成了不受控制的欲望。
17、4)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18、人之所以烦恼,在于记忆。人之所以心累,在于徘徊。人之所以前行,在于感恩。人之所以快乐,在于豁达。人之所以成熟,在于看透。人之所以放弃,在于选择。人之所以宽容,在于理解。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感情。人之所以充实,在于过程。人之所以成功,在于勤奋。人之所以幸福,在于知足。
19、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无所谓;放下了,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面对得失,有些人内心豁达,不会纠结很久,遇到什么都能随遇而安,心安了也就自在了;有些人则耿耿于怀,难以面对,要么愤世嫉俗,要么自暴自弃,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了困扰。所以,外境好坏并不是苦乐的来源,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们的心。
20、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1、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
22、师太说:一个女人依靠情感决定了一件事的处理方法,这个方法就算看起来没有理智,也是她的理智。因为情感就是她的理智,男人认为女人不理智,是觉得女人没有男人那种所谓的理智,他们不懂其实女人的理智就是从情感出发归于情感。
23、家,很平淡,只要每天都能看见亲人的笑脸,就是幸福的展现;爱,很简单,只要每天都会彼此挂念,就是踏实的温暖。幸福并不缥缈,在于心的感受;爱并不遥远,在于两心知的默契。心,只有一颗,不要装的太多;人,只有一生,不要追逐的太累。心灵的愉悦,来自精神的富有;简单的快乐,来自心态的知足。
24、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种东西,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收获另一个馈赠。关键是,我们要有乐观的心态,相信有失必有得。要舍得放弃,正确对待你的失去,因为失去可能是一种生活的福音,它预示着你的另一种获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25、做人可以不聪明,但一定要有分寸感。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应该是你的,才是你的;不该是你的,连搭腔都不要。宁可藏拙,也不要露怯。话说得越多,反而会显得自己越浅薄。所以,人要实,话要藏,用做事的结果来征服人,而不是说服人。
26、我上司不停点头,说:师父,没想到你是出家人,也懂这些东西。那我想问,假如一个中老年女人,想要活得大彻大悟,要怎么样呢?
27、我们在念佛、念经、学佛的时候,一念中我要成佛,观世音菩萨,人间真的很苦啊,我不能再待下去了,我真的要好好修,我要脱离六道,我真的在人间太苦了,我受不了啊,我真的要脱离六道,这个时候你就是佛啊。祈求观世音菩萨,在走之前我要多度人,人生很短暂,就这么几十年,我要多带一些人学佛,我要把他们带到天上去,这个时候你就是真佛了,那你就成就圆满了,其实只不过在你的一念当中啊。所以要多想想自己是佛啊、佛啊,然后多念为真。就是说,当一个人动一个好脑筋的时候,你是一个好人,因为你只有一个善良的念头;当你每天都是善良的念头的时候,你一定是好人,一定是善人。
28、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29、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何处不红尘?何处无佛陀?何时、何事、何处不修行?《佛经》
30、凡夫没有智慧,才会不停向别人解释:我确实不是这样、你不要误会我……于是,他的生命变成向别人诠释他的身口意了,他会落入一种痛苦,祈求别人了解他。
31、原来那些刻骨铭心,你根本无法抛弃。人生,总是写满了走来与离开。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看清,麻烦,看懂,伤感。世上之事,太过难缠,世上之人,喜欢纠缠。看不清,一种轻松,一份安宁。何况,人生看不惯的东西真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
32、人生不是赢在获取,而是赢在放下。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个惊喜;放下一种偏见,获一种幸福;放下一种执着,收获一种自在。舍不得放下的获取如同手拿滚烫的山芋,烫伤的是自己。放下,是勇气,更是智慧。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人生,赢就赢在敢于放下。
33、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彻底明白
35、久违的人生,谁都不容易;满身疲惫,却有卸不下的压力;一肚子的苦衷,总有不能说的时候;摔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爬不起来;失去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总回忆;风雨之中,打伞也要前行;失败之后,带泪也要站起来;没地方喊累,因为这就是生活;没有人诉苦,因为这就是选择;相同的演出,不同的落幕!这就是不一样的人生。
36、但是,当亲人突然离去的时候,你才发现一切都已经晚了,人已经不在了。
37、(出自):元·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38、不明白,要有明师指点,没有师父,你们怎么办啊?师父以后有观音村了,晚年也就是坐在那里,话筒好一点,下面坐个两三千弟子,每天晚上给大家开示,听师父讲讲,大家都受益,天天法喜充满。
39、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学会放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40、心量宜宽阔,不疑不贪执。守住这颗心,凡事向上看。
41、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就是大彻大悟。大彻大悟的境界3大彻大悟是人生至高无上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就到云水禅心地步了
42、门是双向的,推门者常将对方碰得鼻青脸肿;拉门者方便了自己和别人。开着的门,人们毫无兴趣;紧闭的门,人们浮想联翩;半开的门,最易勾起人们的窥视欲。大人关上门才觉得较为可靠;儿童打开门才不会害怕。心灵也有一扇门,关闭它,只有孤独相伴;只有打开它,放精彩走进来,才能让自己走出去。
43、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44、彻悟的女人,不再为琐事烦心焦虑、非要用斥责和唠叨才能发泄自己的情绪,她们会轻轻挥走这些负能量,自我消融心外之幻对自己的影响。
45、比如一个事看似理智了,打个比方看中一件衣服没有买,晚上回来开始后悔挂念了。这个看似理智的行为却导致了不理智的情感波动。
46、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
47、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无非是你要什么就不给你什么。而生活的智慧是什么呢?是给你什么就用好什么。
48、人如果能真正看破红尘,看透人生,就不会前仆后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不会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能把钱财看成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身外之物的人,才会懂得生命健康是最珍贵的东西,才会认真对待生活,好好生活,才会感恩上天赐予的一切。
49、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50、但是如同男人也有软肋一般,女人也有软肋,那就是感情和柔弱,感情的软肋,和柔弱的软肋,让女人无法不去寻找依赖,要依赖男人、依赖亲情、依赖伴侣的体贴宠爱、依赖世界对她的包容。
51、我细看之下,师太也就差不多五十左右,一脸的祥和慈爱。我心里感觉这位师太不是一般人,于是我问:师父,你说,为什么猴子和人都是动物,却有这么大的差别?它们为何这么野性难驯呢?
52、休外觅,识取自菩提。有相身中成锻炼,无为路上证牟尼。
53、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4、要圆满地觉行,才是正道。什么意思呢?就是要非常周到地考虑,觉是感觉、觉悟,觉悟是思维上的觉悟,我什么都明白,我要做好事、做好人,叫觉。行是什么?
55、人生在世,生死并无一定。暂时来此世间,又得离开,如月亮有圆有缺;又如花有盛开,也有凋谢之时。这辈子出生是上辈子死亡的接续。前世假若没有死亡,今生何以能生?如果这辈子智慧不明澈,下辈子如何能保有福慧与人身?
56、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7、(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指彻底明白
58、顺境时,春风得意马蹄疾;落魄了,门前冷落鞍马稀;
59、较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
60、10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佛语有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61、我上司吓得惊声尖叫,我们又不敢和猴子们打,只能受困于此。那时候这段路上没有其他任何人。
62、永远不要抱怨自己的人生。人生中没有假设、没有如果、没有可能,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平平常常的小事情。假如你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可以做,那么就做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吧!给一个可爱的孩子做尽责的父母,给一对可敬的老人做孝顺的子女,和你的另一半一起经营温馨幸福的家。简单生活一样美好。
63、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面对一些中伤,或者是莫须有的指责和抱怨,这真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不管面对多少冷言冷语,权作是对生命信念的热身和洗礼。佛门有句话,人生较大的敌人是自己,一双眼睛是为了生活,不是用来观察别人的过失,多一分包容和宽松,不要让人生走成一个迷宫,人生一回,从善如流。
64、14)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65、人生的彻悟是瞬间的醒觉。是自身遭遇到能激发沉默的.觉悟智慧的事情所敏醒悟过来的认知。
66、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不退道心,属于大菩萨的境界。如《观无量寿经》谓:“廓然大悟,得无生忍。”清代有位出名的禅师,是临济宗三十六世,即以“彻悟”为号。他主张禅净双修,大弘净土宗。“大彻大悟”与通常所说的“开悟”程度不同。
67、知道尊重别人是一种境界;愿意宽容别人是一种胸怀;能够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乐于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善于反向学习是一种智慧;欺骗自己的人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打败自己的人强化了自己的能力;批评自己的人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孤立自己的人教导了自己的独立;伤害自己的人磨练了自己的心志。
68、越是不能在现实生活当中臻美呈现的愿望,越能成为人类的信仰和礼让的对象,我们人类所有在精神当中形成的无穷热望,都是要在大彻大悟中使生命的所有快乐得到完全的释放。
69、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大彻大悟,佛学是需要我们学习的,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很多的人生道理。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大彻大悟,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的。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大彻大悟1常人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很难,能至幡然醒悟已是难得。
70、人生活来不容易,那些所有的承担,都是生命的机缘,那些生命中的失落,又何尝不是生命另一种的自然,这世间的所有水流风动,无一处不是这岁月的提醒。流转的时空,心地的较量,世间怎么样,若要好风景,还需放心看,把心闲下来,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