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借荆州歇后语后面是什么
1、曹操南下,刘表死、刘琮降,荆州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孙权的势力未变,其余尽归曹操所有。之后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虽战败,但并不意味着荆州7个郡归了孙刘,因为曹操仍占据整个南阳郡以及南郡、江夏郡的大部,江面四郡处于“自治”状态,孙刘控制的地方十分有限。
2、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准备一统天下,准确的说,当时已经没有人,是曹操的对手,想的很简单,此次战争一举消灭东吴和蜀汉,然后收复天下。
3、曹操不再南下,转而开始收拾西北凉州的马超了,这是后话。
4、公元184年,当时23岁的刘备起兵镇压黄巾军,战场上的他表现活跃也因为军功而被提拔,官场几经浮沉后,去到高唐县任高唐尉。黄巾军围攻高唐县时刘备不敌战败,不得已他只能去北平投奔自己的老同学公孙瓒。起兵之前刘备曾与公孙瓒一块在卢植处求学,公孙瓒年长,刘备私下里称其为大哥,二人关系很融洽。
5、然而,历史没有假设。周瑜撒手人寰之后,孙权在淮南与曹将张辽的对峙中屡战不利。而占据荆州南部的刘备也想攻取益州,但苦于南郡的江北部分已经被孙权方面占据,所以屡次提出要借南郡。
6、《三国志》鲁肃传:“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借之。”
7、杀人的偿命,借债的还钱 ———— 理应如此;理所当然
8、孟获归降――口服心服孟姜女寻夫――不远千里
9、从战略上看这的确是高明的一招,受益的不仅是刘备,还有孙权自己,《三国志》记载“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但需要注意的是,史书里对这件事一会儿说的是“给”、“与”,一会儿又说“借”,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