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0年北京宫殿建成,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1406—1420年建北京紫禁城时动用了三十万民工,共建了14年。至今已有560多年。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较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2、昨晚自个儿偷偷申请出校还没跟我说,看来是要给我个惊喜呢。
3、(喵语:人生一次尝试健美操,习惯了古典民族的我要努力变酷一点!)
4、百度、高德地图搜索“漕运码头”直接导航
5、香山之上,早已挤满了为一睹秋日红叶的男女老少;钓鱼台旁,手捧黄叶撒向空中已经成了纪念“北平秋日”的固定仪式。可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看了众多遍的故宫角楼。秋日的角楼,不知道会不会有些不一样。
6、2017年6月北京的故宫角楼
7、角楼里里外外错落有序地排列着若干层精细美观的斗栱,细究可知,斗栱的分布,包含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中的层次。顶层用了28组斗栱,寓意着代表广阔天宇的28星宿,中厅屋顶用了36组斗栱,代表36天罡星,底层用了72组斗栱,代表72地煞星,中层用了60组斗栱,代表人的六十甲子。它们结合得是那么合理、自然而紧密。匠师们把自己的意愿,物化在一件建筑艺术作品中,实为难能可贵。在我们了解了角楼这一突出的景观主题之后,再去欣赏角楼,是否会使我们的审美情趣更浓了呢?
8、2017年5月北京的故宫角楼
9、【故宫角楼文案】虽然角楼有两面开设了供人出入的大门,而其中一个是正门(据说是供皇帝走的),另一个是配门,从外表上难以区分。若细分辨,首先要看门内的地砖:正门内正中是一行整砖连铺到头,而配门内的地砖,正中的一块是整砖,第二块就正赶上一个砖缝,接下去就是一砖、一缝,一砖、一缝,这就是为偏、为阴;而门内正中全是整砖的就为正、为阳。角楼的彩绘上,正门上额枋画的是龙,偏门上额枋画的是草花。
10、2017年10月北京的故宫角楼
11、角楼采用减柱造做法,嗯室内减去四根立柱扩大了利用空间面积。
12、做到“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豪迈并不容易,但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尚可一搏。
13、首先,角楼采用的是三层外檐,符合道德经所指出的“三生万物”。
14、风和日朗晴空碧,胸中阴霾了无踪。
15、接下来是一些故宫和景山附近的夜景,还有北海的,某人还不知道白塔是在北海呢,我不说她是谁了hhhh
16、木玩具亲子课|木质飞机木质车船木质动物(适合5岁以上亲子家庭)
17、先要恭喜小猫圆满完成学校的运动会入场式,健美操比赛不仅进了决赛还拿了第五耶,好棒~
18、原本以为这里的冬天会轻而易举地令人一觉醒来享受瑞雪兆丰年的吉利景象,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听说前段日子广东都下雪了,而自打我安营扎寨以来就没在这儿见到过雪的影子。
19、至于一座角楼上有多少个鸱吻,多少个脊兽呢?可以数数来看。一座角楼上的鸱吻有90个,而脊兽(包括骑凤小仙人)总共有144个,合计234个吻兽。
20、专属课程定制|机器人皮筋枪等几十种定制课程(仅对团体客户开放)
21、故宫的艺术地位不可撼动,是其魅力之一。
22、总体说来,角楼的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力图将中国古代的阴阳观和吉数思想的理念融合在角楼的设计之中。角楼的形态构造和具体施工技巧使这种构想成为必然。
23、木块创意课|20个木块随意组合(适合3-5岁儿童)
24、故宫作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以其惊人的保存程度,展现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中国的审美,我们喜欢它,也是因为与我们血脉中遥相呼应的那一份华夏情。
25、逛完北师大家属区、买完稻香村之后,小猫提议想去夜游长安街,于是我们便开始了在北京的骑行之旅,这里先放一些路上的景色~
26、作者简介:张举涛先生,原籍四川达州人。业余时间喜欢摄影,拍摄了北京部分建筑、风景、市民生活。在图文的欣赏中,感悟到生活的热爱、美好、包容……
27、其次是宫殿颇具文化意蕴的形制。严格地按照《周礼考工记》当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定营造。故宫的前半部分,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给人以浓重,雄壮,威武,不可侵犯的威严,后半部分的内廷则给人以轻松愉快错落有致的氛围。前三殿是平时举行国家大事的地方,在偌大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皇帝登基,结婚,封后,过节,布榜,点将,宴请时的情景。或山呼万岁,群臣伏拜,或莺歌燕舞,推杯换盏,或庄重祭拜,万籁俱静,或礼贤下士,凯旋归来,国运随之浮沉,万民因此俯仰,华夏的风范令人神往。
28、2017年11月北京的故宫角楼
29、玲珑俊雅四秀阁,诗描画写皆失色。
30、第六篇故宫角楼之“天地人合”
31、色濯清露隽意永,辉摇惠风晓梦浓。
32、随后袭来的是兵荒马乱的毕业季,还没来得及完成告别,就再次踏上了迁徙的征途。等我再次来到这里,已然是盛夏了。
33、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即所谓“究天人之际”,意思是要搞清人与自然对象的相互关系。儒家对这种关系表述为“天人合一”。天、地、人合称“三才”。天、地、人合是人们追求的一个最理想的境界,即,万物均可和谐相处,万事均可顺天、地、人之意,得以发展。建造角楼的匠师们深怀这种天、地、人合一的美好向往和期盼,借用了自认为能够代表天、地、人这些抽象概念的艺术构件,将这种理想表现在了角楼的结构中。
34、还有故宫当中鲜艳明丽,纯净喜庆的色调。金色的,翠绿的,天然的。大红的琉璃屋顶,正红色的大片宫墙顶着金黄的瓦片,融合了江南的秀丽和敦煌的浪漫,中原的稳重和北方的粗犷,色泽纯正,简单即是精彩,愈加历久弥新。
35、听说最近有粉丝朋友迫不及待地要催更,今天第二期这不就来了嘛!
36、中国出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梁思成曾经说过:“故宫建筑上的(鸱吻、脊兽)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上的美丽冠冕。”
37、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较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38、郑和船队分别于1417年6月-1419年8月和1421年3月-1422年9月完成第五次和第六次下西洋行动。
39、角楼顶层的斗拱就用了二十八攒,三层屋顶的阳角(翼角)合计二十八个(一层十二个,二层十二个,顶层四个),岔脊二十八条,窝角沟二十八条,顶层有四个山花面,每面山花上各设置了二十八个沟滴。另外,角楼一层中厅四根柱子柱中至柱中的距离为96米(此数据得自营造学社民国三十一年即1943年测绘的角楼图纸),合清营造尺28尺(清营造尺1尺=32cm),也就是说角楼中厅就用了四个二十八的吉数,总括起来全角楼十二处用了二十八星宿数,是否寓意得到二十八星宿较大的护佑呢!
40、成人木作体验课|小羊伍迪、挖勺、亲亲一家象、花器、砧板
41、观角楼之外形最上方是一个宝顶,下有三层屋檐,台基上有七步台阶,全部采用奇数,为阳。再观其围栏,无论从哪一个沿边看,其望柱数都是五等奇数。当然之中的栏板数就是偶数了,不过它属弱,总体看还是显示了“阳刚阴柔”之理。
42、今天,它褪下了政治的色彩,展开了文化的光辉。它承载着众多历史,历经朝代更迭,斗转星移。但无论彩色或黑白,无论阴霾或丽日,都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让我们一起,用眼睛作为镜头,用心灵作为胶片,记录下它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中的大气与从容。
43、(喵语:挺喜欢这张的,有种新旧更替的历史交融之感,这或许就是北京城的魅力所在)
44、翼角:上层4个,中层12个,下层也是12个,总共有28个翼角。
45、2017年3月北京的故宫角楼
46、2017年2月北京的故宫角楼
47、角楼造型奇特多姿,十字形屋脊,重檐三层,多角交错,大木构架和斗拱是很复杂的,经过有关人员仔细实测和研究,才悟出其中绝妙规律。
48、第二篇故宫角楼之“阴阳五行”
49、总之,角楼三层外檐及四面抱厦的设计使得角楼外观呈现出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既不乏庄重、宏伟的体量感,又富于玲珑、隽秀的装饰感,既富于变化又浑然一体的优美风貌。角楼在总体形态和构成上的设计,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均收到了叹为观止的效果,既体现了设计者较好的审美鉴赏水平又体现了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底蕴和内涵,很值得后人研究和领会。
50、角楼的这一个角上正好可以看到7个翼角,四面合起来正好就是28个翼角
51、【故宫角楼文案】故宫院中空旷,四望茫茫,白石块满地,草坪花木罗列,秀松亭亭。有一对十余米的华表立于院中须弥座上,汉白玉质地,蛟龙缠绕,风从云生,上有云板、承露盘和蹲兽,庄严肃穆。
52、摇摇乐亲子课|深度木作加工体验(适合5岁以上亲子家庭)
53、“五”,古人将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并尽全力用这五种物质说明它是世界万物的起源,“五”就成了受人尊敬之数了,并由此引出了五彩、五谷、五金、五官、五脏、五律、五绝、五经、五伦等,客观上也有五帝、五代以及五岭、五岳、五大洲。当然外国也有称“五”为大的,如较高将领称为五星上将等。中国古代阴阳学以奇数为大,为阳,在九阳数中,“九”是较大的阳数,而“九”和“五”的结合数就成了领军之数。皇宫殿阁如天安门就是檐面九间,山面五间,这是领军之建筑,唯皇帝所有。
54、红砖色的角楼宫墙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显得格外耀眼辉煌。不过我们到的时候有些晚了,没有拍到正面夕阳下的角楼,有些可惜了。
55、2017年匆匆而过,圣诞、新年很快来临。仅以此文,感谢一年来有恩和帮助过周密斯及其家人的人们。祝福各位新年交替万象更新,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56、位于紫禁城四隅的角楼,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了。角楼是作为瞭望警戒的城防设施,平面呈十字型,三重檐,四面显山。纵横交错十字歇山顶,正中安铜鎏金宝顶,多方位采用优质楠木材料,结构精巧复杂,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据说这个设计的灵感是来自于蝈蝈笼子),间以蓝绿为主调的旋子彩画,黄琉璃瓦,朱漆门窗,白石台基,造型上似楼非楼,似阁非阁,是由多种建筑造型组合成的一座复合体的建筑。秀气中彰显富丽,代表了明代炉火纯青的建筑工艺,是紫禁城中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与瑰宝。它与城墙、护城河、城门相映成趣,构成如画的风景,为世人推崇。
57、中国古人将天上众星分为二十八星区,是用以观测月亮的运行和划造季节的。于是在春分日黄昏时观天,把二十八星宿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为四大星宫,并将四个星宫的星象构想成为四种动物,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龟蛇),四方各七宿,称为四象。
58、我始终记得一次面对角楼时的样子。
59、我避开了快捷有效却与地面景观形成空间隔离的地铁,乘坐公交沿着阜内大街往东,经西什库拐入西安门大街,由文津街越过北海,再次站在了西北角楼的面前。
60、在紫禁城中,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角楼。与雄伟华丽的故宫宫殿相比,角楼如静静躲在一角的沉默者。其实,故宫角楼的建筑构造是世界罕见的。是无与伦比的。是出色的。
61、更应该指出的是,一幢角楼共有仙人、小跑234个,这之中包括着36个仙人,每个仙人是由仙人和他坐骑的似凤非凤的、长着鱼尾的兽组成。也就是说如果计算角楼所有仙人、小跑的总个数的话,还应该加上36个仙人的坐骑,那就是234再加上36个,仙人、仙人坐骑、小跑的总个数是270个。这个数字在一幢角楼中是没有什么讲头儿的,但如果以紫禁城城垣上有四幢角楼来计算,270个乘以其积正是1080个,也就是说,整个紫禁城是有十倍的108较大圆满数的仙人、小跑(兽)在守护着它。
62、故宫,好个气派的宫殿!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器宇轩昂,肃穆庄严。宛如一部雄壮的史诗令人心潮澎湃,又如一部宏伟的民族交响乐让人荡气回肠。
63、故宫那朱墙黄瓦,光辉夺目,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檐牙高啄,错落一景一兽,栩栩如生。古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令人叫绝,不得不叹为观止了。
64、经过修缮后的紫禁城西北角楼,已焕然一新,色彩调和,黄色琉璃瓦顶和鎏金宝顶在阳光下闪烁生光,衬着蓝天白云,越发显得庄重美观。
65、可以说古老的天文学测定出的这天之大数“十二”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渗透力是极强的。它在角楼的构造上也反映极强:角楼台基是两组十二个阳角;围栏是十二个阳角;二层屋檐各十二个翼角;大小抱厦后十二个坡面;二层合角吻十二套、垂兽十二个;顶层垂岔脊兽十二个、仙人十二个、梅花钉十二组。加上前面所提到的全角楼用了十二个二十八星宿数,整幢角楼共用了十二个“十二”、“天之大数”。若从乐的十二律、医的十二经脉、人的十二脏、地的十二支等分析,古人们认为一周天为十二年,这是反映了客观存在规律的天意。为此以“十二”建造角楼是完全顺乎“天意”的。
66、完工后,皇帝爷亲临角楼,焚香敬请众星神。众星神高高兴兴地住进了角楼,从那天开始角楼就像活了一样,从筒子河的倒影中可以看见角楼总是在不停地飞动。细看每座角楼是一公一母两个龙头合为一体建造的。两个大抱厦就是两条龙的嘴,台阶上的拦板就是龙的下巴和龙牙。公龙占了正门,母龙占了偏门,龙脸各朝一方,全城四个角有八条龙看守着紫禁城。角楼上的二十八星宿及两百多个吻兽,上千只神眼,日夜守城,各种魔怪、灾星、难鬼、谁也不敢贴近宫城,就是皇宫里有点灾呀难的,星神吹一口气,那灾难就被吹化了。”
67、篮球,旅行,摄影,Sneaker,以及一切只与生活有关而与正业无关的东西。放空双耳,热泪盈眶。
68、游览故宫的游客可从来不分淡季旺季,神武门外一年四季都是人潮汹涌。可仅仅几百米外的角楼,秋日里除了摄影爱好者们偶尔会架起长枪短炮占据并不拥挤的机位外,几乎安静得出奇。时而有大批的鸽群从檐顶飞过,伴着咕咕的鸽鸣,连扑棱翅膀的声音都能让人听得一清二楚。护城河里的水也仿佛比往日清澈了许多,角楼的影子被倒映得明明白白,掉个个儿都分不清真假了。
69、再看飞檐角上有一个仙人,他坐在一个似兽非兽、似凤非凤的长着鱼尾的兽上。有人传说那仙人是封神的姜太公,有他在可以镇邪消灾;也有人传说那仙人是禹王,因屋脊聚龙太多,易发大水,所以禹王在此镇之。
70、角楼之顶有四个大吻,稳稳坐镇东西南北四方,紧紧围着的是镏金宝顶,而有八个脊头插入宝顶根部。此造型可表示为天宫四大星象稳坐于此,又有四面八方的扶持,江山社稷必永固矣!
71、地址: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国家4A景区)
72、汤圆的馅料几乎是“无所不能”,从五仁坚果、到豆沙杂粮,从水果鲜花到芝士巧克力,甚至还能像饺子一样包上各种肉馅儿。而元宵的馅儿相对单传统上基本都是甜的,不过慢慢地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口味,不过整体不如汤圆那么丰富。
73、工坊会员|年度(已招募满员)、半年(限招)、计次会员
74、(喵语:明明是好心的大爷夸我的!我哪里有臭美)
75、一篇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故宫角楼
76、中华民族为“龙”的故乡,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及其演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秦汉时期龙的初形就被确定下来了。汉代,高祖之母刘媪梦宿大泽,与龙交而产高祖,视高祖为“龙子”。“龙”就开始明显地受到特殊重视,龙也逐渐成为皇权的象征,也成了民间文化及艺术造型中的重要题材。
77、笑看人间风云变,多少浮华在心中。
78、一夜之间,北京就变成了老舍口中的“北平”。
79、现在的我,离开了暖气真的啥也不是。
80、角楼上共有吻兽234个,比庞大的太和殿上的吻兽(98个)多出136个,这就值得在此介绍一下有关这些吻兽的传说了。
81、窝角:上层没有窝角,中层8个,下层也是8个,总共有16个窝角。
82、首先是磅礴的气势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吸引着众多游客。贯穿故宫的中轴线和北京的中轴线重合。故宫就像是天上的北极星,地上的故宫被周围的所有建筑众星拱月般的环绕着,显露着领军之风。宫殿的结构大方严谨,错落有致。中轴线上排列着三大殿,后三宫和御花园。故宫的四个城角都跨着精致典雅的角楼,大气之中见细致,宫外有护城河,既是守卫也是景致。
83、本喵表示很喜欢这两张,很有生活气息~)
84、但是emm路上的风实在是太大了,五束花有三束花瓣都被吹飞了,到了北师门口就变成这样了呀hhhh
85、似水流年驻芳华,情真意切醉落霞。
86、明代铸钟上的青龙与星宿图
87、游北京故宫,赏中国文化!
88、故宫当中的建筑细节也是各位游客流连驻足的原因。故宫房脊上的小兽,昂首挺胸,疏朗有致,安静地护佑着着古老而年轻的宫殿。斗拱额枋上细刻的纹饰,上面的文案或动物或龙凤或狮虎或鸟兽,融入自然风趣,山川,日月,星辰,游云,纳天地万物,怀世间真趣,不愧为帝之居所。
89、月色如水逢佳期,与君天涯共此时。
90、早在周代时就以十二累进计时。“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同时人们又“划地有十二洲”;后来有古乐十二律;中医讲十二经脉;人体器官十二脏;以至十二地支等等。到清代,曹雪芹先生还苦心以十二钗写了《红楼梦》。
91、据说其一子螭吻(也称蚩吻),由鸱尾、鸱吻演变而来,它好吞,当它飞吞屋脊时,被张天师一剑定在脊上,它就是角楼正脊上的大吻,背上还显露着剑柄;而它的孩子不愿离开它,就背在了背上;螭吻的众多兄弟,人们称作螭龙的,好险,也蹲在其周围(垂脊、岔脊上)守着它;更有趣的是说它的妻子也不愿离去而藏在屋檐下(角梁头上的套兽)等着它;再看屋檐盖瓦头上都有一个个小疙瘩,传说那都是它的“乖龙子”(也称“龙种”)。
92、可这并不影响这座城市对于冬天独特的响应。
93、让晨光衬托你轮廓的朦胧,让雪花滋润你的时光匆匆。
94、到了元、明时期,帝王三令五申,专龙权于皇家,民不可用,并立法典。因人们喜爱龙,亲近龙,为避皇权就制造了“龙生九子”之说,并创造了许多非龙而又属龙族的动物形象,它们“皆不成龙,各有所好,各行其职”等等,以为民所用。其实,所称“九子”是含众多之意,龙子据记有十余种,如囚牛,好音乐,就将其刻在琴头上;蟋蜴,好腥,就将其刻在刀柄上;椒图,好闭,就将其铸在门上衔门环用,等等。
95、汤圆和元宵做法有所不同。汤圆是先有皮儿然后把馅儿“包”在里面而成,元宵是先有固体的馅儿然后滚雪球一样“摇滚”而成。外面的白色部分基本都是糯米粉,那么两者营养和热量上的不同,主要就取决于馅儿的不同。
96、话说宫里的大臣们正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天上一道霞光中走出来鲁班爷,大家连忙磕头求救,鲁班爷拿出蝈蝈笼子说:“角楼我已设计好了,你们要一丝不苟地照着它放大二十八倍建造就成了”。大家谢恩后,就立即组织工匠干了起来,很快角楼就造起来了。
97、同时必须要夸一夸小猫独特的取景角度!
98、捕捉一只被迫营业而且拍照不会笑并且看起来傻傻的小笨熊!
99、时光荏苒夏花谢,刻骨铭心秋雨迟。
100、那还是在约两年前的春天。也不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魔力吸引着我,趁着某次学术会议的间隙,我从天安门西站下了地铁,沿着南长街一路向北,路过北海公园,便到了西北角楼的面前。一路上遇到乐于攀谈的老外,聊起居住多年的武汉和地球另一侧的Maryland倒是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可一旦说起脚下的北京,千言万语却只能汇成一句“DudeIamnewhere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