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根说过的一句话
1、如果一个人的样貌不太出众,我们可以欣赏他的才学见识;
2、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还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头脑的缺陷,是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的。
3、塞巴特勒也说过:“懂得欣赏别人的人,一定会被别人欣赏。”(培根说过的一句话)。
4、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说过的一句话)。
5、《论学问》:“读书是为了娱乐、修饰和增长才能。”“怠惰是把时间过多地花费在学问上;虚伪是把学问过多地用作修饰;完全按学问的规则来判断,则是书呆子的嗜好。天生的才能犹如野生植物,需要用学问加以修剪;而学问本身若不受实践的检验,则所作的指导就太空泛,因此学问可以使天性臻美,而经验又能使学问完善。狡诈的人蔑视学问,愚笨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读书是为了权衡和思考,而不是为了闲谈和演说。有些书只要读其中的一部分就行了;有些书虽然可以全部阅读,但不必过于仔细;还有少数一些书则应当通读、精读、细读;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议论,以及那种比较平庸的书籍还可以请人代读,由别人代替自己作摘录,但经过删节的书就会像普通的蒸馏水一样乏味。也就是说,有些书可供品味,有些书可以吞食,还有少数的一些书应当咀嚼消化。”“读书使人充实,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问能陶冶人的性格。”
6、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7、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图画所不能表现,初睹所不能见及者。
8、《论人的本性》:“可以说自身本性与其职业相合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9、惯于作假其实只是一种因软弱和不动脑筋而促成的狡猾,并不是较好的策略。
10、3类致癌物(guoup3):现有证据无法分级,也就是说对人体致癌性还没有归类,或者尽管对某些动物有致癌作用,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用用。(一般认为对人类不致癌,但尚不十分确定)
11、庄周有晓梦迷蝴蝶的大境界,其实就在于它会分享,他是一块胶泥,它能融入外物而寂静无声,他与万物分享着心灵的一方净土,分享着每一寸阳光,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构建和谐社会中找出他思想的影子。
12、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13、学会欣赏自己,你会慢慢发现,即便我们慢慢老去,但是我们的心却永远年轻。
14、《论习惯与教育》:“马基雅维利说,天性的冲动和豪言壮语都不可靠,除非有习惯加以证实。”“天性和口头承诺都不及习惯的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它实际上就是培养早期的习惯。”
15、如果一个人的头脑不太聪明,我们可以欣赏他做事时的踏实肯干;
16、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如此一来,对于太阳辐射(日光浴)、中国式咸鱼、槟榔、柴油机废气、烟草、雾霾、酒精、石棉、美法仑(抗癌药)、白消安(抗癌药)、硫芥(化学武器,有人想用它开发抗癌药但由于毒性太强没能成功)等都归到1类致癌物就不会大惊小怪了,如果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果真将培根火腿升级为1类致癌物,也同样不会大惊小怪,归为同一类,只是因为它们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都非常充分,而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同等的毒性,化疗药和硫芥可是很毒的,日光浴、槟榔跟它们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但致癌性跟毒性没有直接的必然关联,致癌机理各有不同,致癌性很大程度并不取决于一次的“量”,而是长期的累积量,一年几次的日光浴或一年嚼几次槟榔可以说几乎不会带来伤害。
17、但记住:我这样说,并不是鼓励大家吃这些东西,而是要大家正确看待,不要胡乱恐慌。这些东西当然较好不要吃,但偶尔吃一点也无妨,但一定不要经常吃,长期吃,更不能形成饮食习惯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那出问题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18、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专业。
19、类别:修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0、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
21、1类致癌物(guoup1):有充分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对人类确定致癌)
22、如果民众讲的比上层人物讲的更可信,这不必奇怪,因为民众讲话不用担风险。
23、网上曾经流传过无厘头的段子: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就是培根。这个段子也是从外国传过来的。
24、4类致癌物(guoup4):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会致癌,也就是很可能对人类不致癌(对人类不致癌)
25、《论报复》:引用了所罗门的话:“宽恕别人的过错便是自己的功绩。”
26、很多人马上会提出疑问:槟榔居然是1级致癌物,槟榔这么毒?槟榔怎么会致癌?你看,这个问法就说明你还是没明白我上面说的所谓致癌物分级,1级或者说1类致癌物,并不是说这个东西肯定一毒非常毒的,再次强调,所谓的1级、2级、3级、4级并不是按照这个东西的毒性程度来分的!槟榔归属到1级致癌物中,是因为对它的致癌性研究证据已经很充分,也就是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会致癌。槟榔其实是食物,本身并不是那么毒,为什么会致癌?一种东西为什么会致癌与它归属哪一级致癌物,这是两回事,前者是致癌机理的问题,后者是对它致癌性研究的证据充分与否的问题,不管这个东西是怎么致癌的(不同的物质致癌机理各有不同,这个并不影响它们归属为同一级致癌物),只要关于它的致癌性证据非常充分,那么它就可以归为1类致癌物,否则即便你从理论上分析它会致癌或者认为它毒性很强,如果没有研究证据支持它会致癌,那么它也不能归为1类致癌物。
27、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专业。
28、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29、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30、《论花园》:“一个种植花园的是全能的上帝。的确,这不仅是人类乐趣中纯洁至极的消遣,也是人类精神较好的滋补品。”“一个高中的、有品质的花园,我认为,应该是与一年中所有月份都相适宜的花园,在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都有漂亮的时令花木。”
31、我确实问过老师“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就是培根”是什么意思,并得到了整整10分钟对“知识就是力量”的解释,但“法国就是培根”却一无所获。
32、那位拥有一颗圣洁之心的修女德兰,总是慷慨的于那些苦难的孩子与穷人们分享自己的所有,让疼痛减轻,让关爱延续,她分担着人们的痛苦,在分享与分担中缓缓徐行,认清自己该做些什么,让那些本来生活在地狱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的天堂曙光。
33、听我这么一分析,立即心生恐慌:妈啊,这么恐惧,吃槟榔还能吃出癌症?不能吃了。类似的,对其他致癌或可能的致癌物,很多人也会心生恐慌:妈呀,这个东西会致癌,不吃了。可是,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活着有什么意义?
34、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不是在我们的背后。
35、 虚伪的友谊有如你的影子;当你在阳光下时,他会紧紧的跟着,但当你一旦横越过阴暗处时,它会立刻就离开你。——培根
36、《论建筑》:“还是把那些只为了美观而建造的漂亮房子留给诗人们做迷人的宫殿吧!”
37、除了上面的段子,网络上还说培根是这样的说的“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这更是为了迎合当前的“知识与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托古之词。
38、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凡是能够钻研一门学问的人,都能够完善一个人的习性性格,养成良好的品性。多读,多看,多听,多想,多彩的生活会让你更加圆满。
39、《论礼节与仪容》:“一个人必须要有过人的大才大德,才能对自己的行为丝毫不加以掩饰,就好像是一颗不加任何衬托而镶嵌起来的宝石,必然是至为宝贵的一样。”
40、《论宗教》:“与虚假就像出现在尼布贾尼撒梦中的雕塑一样,那雕塑的脚趾一半是铁制成的,一半是泥制成的,铁和泥虽然可以粘在一起,但是永远也不能融为一体。”“愤怒的情感并不能真正体现出上帝的正义。”
41、其实这种充满哲思的句子在《培根随笔集》中俯拾即是。这本书中共收录了培根的58篇短论。每一篇都充满了他的思想智慧,表达着他的远见卓识,洋溢着他的志趣情操。
42、《论交涉》:“用人还要注意量才使用:嘴甜的人可以委派他去规劝;机智的人可委派他去观察和探询;勇敢的人可以委派他去争辩;刚愎自用和荒唐的人,则可以委派他去交涉那些未免有些理亏的事务。”
43、有的知识只要浅尝即可,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读其中一部分即可,有的书只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44、《论掩饰》:“守口如瓶的人无疑可以听到很多人的忏悔。”
45、写全了就是Readingmakesafullman.Conferencemakesareadyman.Writingmakesanexactman.这里makes的意思是“使人,造就...样的人”。
46、在这里培根说的是这样一个段位的人群:该段位的人们对上帝的了解比对它自己(工作和行动)的了解的宽广,再通过括号补充说“因为知识自身是力量”。按写作惯例,括号内的knowledge应该是对上帝的。
47、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48、还有一个问题,对于那些已经明确会致癌的1级致癌物,比如烟草,有的人总会拿出例子来反驳:有的人抽烟很厉害,一天一包甚至两包三包,但并没有得癌,或者照样寿命很长;有的人从不抽烟,可不到四十岁就得癌了。其他的致癌物也是一样,有的人天天吃这个所谓的“致癌物”,但并没有得癌,而有的人很注意吃,也就是吃得很健康,不还是得癌了?这个怎么解释?
49、凡事想开点,多与人沟通,自然容易收获快乐。不做与世隔绝,与人隔绝的人,因为那样的人是特别苦闷的。与人沟通,分享的是快乐,分担的是忧愁,那么生命中的风雨就会少一点,彩虹就会多一些。快乐与忧愁都是会传染的,快拉在传递中累积,悲伤在分担中归零。
50、 2A类致癌物:有充分的动物实验致癌证据,但是人类证据有限,也就是说,理论上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但作用尚不明确(致癌可能性较高)
51、其他的东西,比如火腿、培根、香肠等属于加工肉制品,泡菜、咸鱼等腌渍食品,腊肉、熏肉等熏烤制品、烧烤油炸食品等等,也是同理,不是说你吃了几根火腿几根香肠、吃了几块咸鱼、几块腊肉熏肉、吃了几次烧烤或者几根油条,就会得癌,当然不是的!少量吃,偶尔吃,问题通常不大,但如果长期吃,经常吃,甚至成了生活饮食习惯,就会出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有的地方胃癌和食管癌特别高发的原因之因为那个地方有吃咸鱼或吃腊肉熏肉吃泡菜的传统饮食习惯,这个地方的人就更容易得这种癌症,有的是某个家庭长期同样的不良饮食习惯,于是就有了“夫妻癌”,因为他们有同样的饮食爱好,时间长了,就容易得癌症。
52、《论猜疑》:“猜疑是人类世界中的蝙蝠,总是喜欢飞翔在昏暗中。”
53、培根以伟大的思想家流芳千古,他的著作是多方面的,但在所有著作中,最为众多读者所欢迎的就是这部《培根人生论》。这部随笔英文名称是《Essays》,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此书初版刊行于1597年,篇数只有10篇。其后不断增订,培根生前最后一版(1625)已增至58篇。1597年,《培根人生论》在英国首版后,即以文笔优美、语句简洁、趣味隽永、格言精妙而大受欢迎,多次再版重印,历400多年而未衰,被译成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最受喜爱的十本著作之一。它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54、第三段话:某种东西的致癌性,是一个概率名词,也就是说,不是接触或吃了这种东西肯定会得癌症,而是说,长期接触或吃这些具有致癌性的东西,你得癌的概率会增加,患癌风险增加。这也正是导致很多人心存侥幸的重要原因之因为概率不是“一定”不是“百分百“,吸烟的人可能不会得癌,只是风险大,不吸烟的人也可能得癌,只是风险小,所以有的人就认为也许那个得癌的风险不会降临到他头上,于是心存侥幸,照吸烟不误。
55、黑格尔曾说:“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能,通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来当作格言。”诗人雪莱曾这样赞扬培根的这部散文集:“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能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古往今来,关于人生,关于生命,有许多出名的论断。而培根关于人生的论述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这部《培根人生论》不知对多少人的性格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56、我慌乱地站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办。坐在我身旁的妈妈看出了我的异样。她轻轻地握住我的手,在我耳边小声说:“不要怕,孩子。你永远是最棒的!你要记住你较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战胜了一切。”
57、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58、《论迷信》:“上好的典章和律例腐坏了就会变成繁琐冗长的形式,就如同新鲜的肉一旦腐坏而生出许多蛆虫一样。”
59、幸运的时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只要你稍有延误,它就将掉价了。
60、看到别人过得好的时候,只会埋怨世界不公平;
61、这件事已过去很长时间,但爸爸的那句话却令我难以忘记,做人要以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这句话将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62、《论虚荣》:“苍蝇坐在战车的轮轴上,向人们高声叫道,‘看我扬起了多少尘土啊!’这是伊索的一个绝妙的寓言。”“在那些要付出相当代价和承担巨大风险的伟大事业中,为了使事业有声有色,可以吸收一些好大喜功的人,而那些天性老实稳重的人,则更像是一艘大船上的压舱物,而不是风帆。至于学者的名望,如果没有炫耀的羽毛让他得以在天空飞翔,它也难以名扬天下。”
63、《论无神》:“西塞罗说,我们完全可以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
64、小时候,父亲谆谆教导我:“知识就是力量....弗朗西斯·培根(KnowledgeisPower....FrancisBacon)”,但是我却懵懵懂懂地理解成“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就是培根(KnowledgeisPower;FrancisBacon)”。
65、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不是唯我独尊,不是自我陶醉,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自立自强,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并能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
66、人们喜爱谎言,不仅因为害怕查明真相的艰难困苦,而且因为他们对谎言本身具有一种自然却腐朽的爱好。
67、正如知秋所说:“花若有香,自有蜂蝶来恋;人若有品,自有知音来伴。”
68、夫妻的爱,使人类繁衍。朋友的爱,给人以帮助。但那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人堕落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