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谐音的歇后语对联
1、汉字的谐音艺术,在古诗、歇后语、对联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同时也普遍应用于民间建筑、绘画艺术中。请为下面的应用选择合适的寓意。
2、 完成学习单,深入体验谐音歇后语。
3、 乙:真系衰多嘴;(都怪我讲多了话。)
4、 甲:“捉虫入屎忽——自找麻烦”。(那样像捉了虫子塞进自己的屁股,自己找麻烦。)
5、“筒”与“童”音谐。“菜”与“蔡”音谐,“羔”与“高”音谐,“荷”与“何”音谐,分别用打、泼、杀、吃等表达和他们不共戴天的情感。
6、在古时,歇后语就常被人们用来骂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种类繁复、作用复杂的歇后语。
7、 甲:点止咁简单,你随便讲样嘢,我都可以用歇后语形容。(岂止可以,你随意说件事,我都可用歇后语。)
8、王玉菊( 其他 )762284264@qq.com
9、白话文释义: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10、除了要根据基本的常识进行逻辑推理的之外,还有一种是根据谐音来的,比如人们所熟悉的“外甥打灯笼”,就是为了“照舅”,而“舅”又跟“旧”谐音,所以“外甥打灯笼——照旧”这句歇后语就应运而生,而其他的比如“炒了的虾米”,后半句是“红人(仁)”,也是一样的意思。
11、 甲:“睁大眼拉屎——明知故犯”。(你这样如张着眼不脱裤拉屎,明知故犯。)
12、除了这句歇后语之外,还有一句很经典的骂人歇后语,比如“猪八戒照镜子”,后面的谜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就是“里外不是人”。
13、金圣叹(明末清初人,出名的文学家)因冒犯皇帝而被朝廷处以极刑。
14、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15、门背后的扫帚---专拣脏事做开山平地---积少成多乌龟变黄鳝---解甲归田抹桌子的布---专拣脏事做挑水带洗菜---两得其便要饭的借算盘---穷有穷打算哑巴讲话---靠手做蚂蚁的腿---勤快种姜养羊---本少利长拳不离口,曲不离口---练出来的铁匠的工具---自已打的黄牛婆拉耙---尽力来常用的铁具---不生锈勤劳的蜜蜂---闲不着劳劳碌碌的蜜蜂---甜头给了别人瞎子打草鞋---摸也摸熟了瞎子走路---不分日夜瞎子弹琴---手熟捡来的麦子打烧饼卖---没本净利
16、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17、 元旦晚上,小弟带两位侨生到家晚餐,一个性情开朗,一个较为拘谨。席间,那位开朗的同学笑指拘谨的同学给我们介绍说:“他是从缅向来的,所以比较腼腆。”随后他举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仰首一饮而尽,接着说:“我是从仰光来的。”
18、在民间,由于以福为吉,将福作为家庭或个人追求的目标,所以,每逢过年,一定会在大门上贴“福”字。有时故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
19、清朝时,纪晓岚与和珅同时在朝为官,纪任侍郎(官名),和珅为尚书(官名)。
20、大姑娘送郎------老走在前面土枪换大炮------闹粗了王胖了的裤带------前松后紧水到屋边帆到瓦------水涨船高芝麻开花------节节高吕洞宾打摆子------颤仙(占先)泥鳅上水------争先恐后卒子过河------有进无退卒子走路------有进无退青出于蓝而胜蓝------后来居上草鞋无样------边打边象倒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鞋(邪)归正脚踏楼梯------步步升高落水麻绳------先松后紧暑天里的温度计------直线上升短杜的秤------上升得快矮子上楼梯——步步升高墙上栽花——高种(中)鞋帮做帽沿——高升鲤鱼跳龙门------高升磨子上睡觉------想转了矮子放风筝------节节高
21、土杏儿--苦孩(核)子 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22、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23、田头小憩,是乡亲们切磋“坎儿”的沙龙,叫作:该收的玉米秸——开砍(坎)。比之文人的吟诗比赛,自是:啃玉米——各有其乐。每每以挑逗开头,话里话外,不离年景收成:光脊梁削豆子——脱了坎砍儿。这坎,既是身上的布坎肩,也是嘴里谈吐的“坎儿”,还是半裸上身砍伐豆棵的动作,一石三鸟,算是开“坎儿”的叫板儿。指物说事的词语,只需绕过一个“坎儿”,就消解了劳作疲乏,逗乐了自己,用来为忙碌解嘲,道是:盲人摘棉花——瞎抓挠;譬如逗伙伴开心:爷俩儿剥棒子——大小扯皮。这扯皮的生动传神,被用之于旧时官场的责任推诿,对号入座到如今。而许多互相对答的歇后语,不乏妙语如珠,口耳相传的经典句子,是一副对联,上联出“形”:苹果葡萄山药蛋——个个有圆分;下联对“色”:谷穗豆荚大鸭梨——颗颗成黄事。圆分,谐音缘分;黄事,意同功败垂成;其引申意义,可宏图大业,可一己琐事,如意象在诗,思想大于词藻。
24、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姜唯)实难旅步(吕布)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
25、由此可见,歇后语其实跟过去的人们时常用的一些对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使用的场地很多,作用也很多。
26、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27、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28、 ( )——节节高
29、音类孔夫子搬家——尽输(书)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嘴上抹石灰——白说(刷)精装茅台——好久(酒)
30、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31、 唐代大诗人李贺才华横溢,童年即能词章,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前辈李益齐名。等到他要考进士的时候,与李贺争名的人说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所以他应进父讳不举进士。礼部官员昏庸草率,致使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参加考试。仕途失意的李贺,年仅27岁便郁郁而终。
32、白话文释义:春蚕不会老去,它日夜都在结茧吐丝。何必担心薄弱的身子将尽,总有缠绵的时候。
33、正如一些学者所指,谐音在汉语、汉文化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的确,众所周知,谐音不是汉语独有的现象,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都有这种表达,而唯有汉语将谐音发挥得淋漓尽致。
34、新联:院后廊中,院里郎中,郎中行廊中,廊中幽郎中悠。(无情)
35、解释:“晴”,谐音为“情”形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
36、不过,即便是少,我们在生活中又会不自觉地经常用它,比如歇后语。
37、 观察闯关题,发现歇后语的某些秘密。
38、 乙:哇,你真犀利!咁多得?(你真厉害,这样都可以。)
39、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下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40、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他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41、比如:“始欲识郎心,两心望如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42、 (1)自读教材中5组谐音歇后语,1分钟速记,同桌互背。
43、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44、天上无合去一口,家家都有,猜一字答案是:人天天,猜一个字答案是:晦
45、 上弦的月亮——( )
46、 甲:“嬲蓑衣救火——惹祸上身”。(你就像穿了农民从前用的蓑衣去救火,引火烧身。)
47、三条泥鳅夹两条给猫吃---图耳边清静大头鱼剁了脑壳---咸身子大河里洗煤炭---闲得没事干六月间的庙堂---鸦雀无声孔夫子的徒弟---贤(闲)人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喝盐开水聊天---净讲咸(闲)话盐店里的老板---咸(闲)人盐坛子里装个鳖---咸圆(闲员)
48、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我学会了____》写作指导与范文
49、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50、土地庙里的菩萨---没有见过大香火井底下的青蛙---只看见簸箕大的一块天从门逢里看大街---眼光太窄了坐井看天---见识太少眉毛上吊钥匙---开眼蚂蚁爬槐夸大国---小见识背着八面找九面---没见过十(世)面眼睛看在鼻尖上---一寸光老鼠子眼睛---一寸光眼睛长在屁股上---只看见自己的一堆屎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螺蛳壳里赶场---地方太狭小了
51、 (2)组内互改:互相朗读,提出修改意见,品一品歌后语在语境中是否用对了地方。
52、 乙:形容叫人做事,但别人不理反而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