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诗兰黛夫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高端品牌女创始人,从出生到逝世,这一生都在玩“脑经急转弯”,没人知道她姓名,没人知道她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甚至2004年与世长辞那一刻,都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年龄。
梦想
一切伟大的事物都始于一个远见、一个梦想。
——雅诗兰黛夫人
与其他化妆品集团创始人不同,雅诗兰黛夫人并非药剂学或化学家出身。
父亲早期经营一家贩卖马饲料和种子的小店维持全家生计,母亲则是做家务带小孩儿。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化学家叔叔约翰为了躲避战事从欧洲来到美国,住在雅诗兰黛家里。
约翰在曼哈顿开设了一个小小的美容所,雅诗兰黛每天看着叔叔在煤气炉前不断把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搅匀它们,直到成为芳香馥郁的雪花膏,从此雅诗兰黛的化妆品帝国开始萌芽。
“我的未来从此写在一罐雪花膏上。”
没有任何化学与皮肤经验的兰黛,自个儿在家倒腾众多次之后,终于在一台黑烟冲天煤油炉上,熬出一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护肤油——雪花膏。
此后,雅诗兰黛每天宅在“家庭作坊”的后院中配制护肤品。不过做出来的产品自己是不会用的,靠着好看的脸和会说话小嘴儿,全卖给了邻居张老太、隔壁许大姐和街坊马小妹。
推销天才
“我生命中工作的每一天无不是在推销。”
——雅诗兰黛夫人
她是“20世纪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推销天才”的女性,在一次舞会上,兰黛认识了当时纽约美容业的名家海达娜·鲁宾斯坦夫人。在仔细端详了这位夫人之后。
艾诗蒂很有礼貌但也很直率地对她说“很荣幸能认识你。你长得很漂亮,也很可爱,但是如果你的脖子上再擦上一点雅诗兰黛粉饼,那就更美了!”说完,艾诗蒂随即赠送了一盒雅诗兰黛化妆品给海达娜·鲁宾斯坦夫人。
事实上,这个创举在今天,已经成为化妆品营销的经典手段。她始终相信“好的产品会说话”
当她得知纽约最豪华的第五街萨克斯百货公司的助理采购员姆斯小姐由于汽车事故而使脸上留下难看的疤痕时,艾诗蒂主动把自己生产的雪花膏给她送去。
几个星期后,这位小姐脸上的疤基本消失了。没几天,萨克斯公司的化妆品采购员主动找上门来,向艾诗蒂订购了一笔货。
就这样,或赠送,或邮寄,或在慈善活动时免费派发,或随购买的商品一并给予顾客。兰黛因此赢得了众多的顾客。
1948年,劳德夫人凭借出众的口才,说服纽约出名大百货公司“SAKS第五大道”允许自己开设专卖柜台。雅诗兰黛作为高级美容护肤品品牌的有名度,从此直线上升。
爱情
“每一个女人都可以永远美丽和时尚”
——雅诗兰黛夫人
19岁那年,她认识了约瑟夫·劳德,一个穿灯笼裤的漂亮小伙子。
一次见面,他对她打招呼,“嗨,金发姑娘”,她的脸刷地红了,赶紧转身溜走。
3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孩子,可蜜月刚过,她便整天扑在作坊中制作化妆品,对丈夫不闻不问。晚上,加班加点批量生产产品。白天,流窜在大街小巷推销产品。
后来,男方实在受不了结了婚还过着单身狗的日子,干脆提出了离婚,虽然兰黛伤心欲绝,但还是痛苦又果断的离了,这一年兰黛31岁。
离婚后的雅诗兰黛就像重返自由的精灵,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一边创业一边扩展人脉。
只有失去了约瑟夫之后,她才发现他对于自己的生命是何等重要,在她忙忙碌碌的事业和整个人生当中,他是她较好的平衡。
离婚3年后,艾斯蒂选择和约瑟夫复婚,他们达成了默契,共同投入到化妆品事业中去。艾斯蒂负责化妆品的制造和销售,约瑟夫负责管理。从此,雅诗兰黛的化妆品王国初见雏形,紧接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诞生了。
约瑟夫始终支持着雅诗兰黛,以雅诗兰黛为先。他有一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生命的终结。那就是每当艾斯蒂走进房门,他总要放下正在看的报纸,有时甚至起立以示迎接。艾斯蒂说话时,他总是把手里的事停下来全神贯注地听着。
装妆美说:从姊妹众多的贫困家庭小孩,成为拥有曼哈顿府邸、棕榈海滩别墅的豪宅女主;从点煤油灯熬雪花膏的黑脸少女,到与温莎夫妇、美国前总统里根夫人南希私交甚密的密友,雅诗兰黛一生堪称传奇。她在1985年的自传中为自己做了总结:“经商是纯粹的戏剧——只有结果才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