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养成一些坏习惯,比如学习的时候要吃东西、写作业的时候要听着音乐、看书的时候玩手机看电脑等等。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上述不好的习惯,一定要很严厉地制止,明令禁止孩子再犯。严厉是为了让孩子记住这一次,以后不再犯;制止是因为这样的习惯确实会影响学习效率,影响成绩!

3、发现孩子的坏毛病一定要严厉制止
4、培养孩子具有责任心的习惯孩子做作业时候,不许孩子随意撕本子,也不许孩子随意拿橡皮擦来擦,养成一个少撕本子不随意用橡皮擦的习惯。每当孩子做完作业,要求孩子把书、本子不能皱折合放,一定摆放整齐才放在书包里面。需要把所用的学习用具摆放整齐在文具盒里,准备好第二天所用的学习用具,特别是小学低段孩子要准备好铅笔等。
5、家长和老师对自身存在的缺点是最难以觉察的,当你发现在孩子或者学生身上有哪些难以忍受的习惯,比如说脾气暴躁,死不认错,蛮不讲理,推诿责任,思想消极,言语刻薄等等,此刻反倒是首先要反观自己,因为这些习惯很可能是孩子或学生通过模仿你的行为模式,语言模式和思维模式学来的。当孩子遇见很多问题,家长或者是老师要通过发脾气来解决,一方面你确实在帮助孩子解决他目前的问题。但从另一个方面想,你是不是在给孩子示范,解决问题非要用这么暴躁的方法才行?
6、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对待,而不需要父母或者他人再三催促。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通过每天的点滴积累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7、陪伴孩子阅读: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我们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他喜欢的书,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
8、③培养孩子动脑的习惯。大脑中隐藏的丰富想象力、无穷的创造力、思考力、高速的右脑记忆能力、快速的理解力、正确的直觉能力等,"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全脑开发的方法。它把眼、脑、耳、手结合起来,培养孩子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消除头脑中潜在的发声现象,形成眼脑直映,用以提高记忆、理解、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从小锻炼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9、各位家长,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四年级二班的班主任董老师,今天我分享家校共育的题目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0、要引导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少孩子在遇到难题时就习惯放弃,此时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物举例子来引导孩子慢慢解答这些难题,慢慢的养成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11、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2、家庭的学习氛围很重要
13、孩子小的时候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在家里,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较大。所以想要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就需要做榜样,长期地给孩子一种好的影响,由于孩子天天看到父母这么做,久了以后也会形成这样的好习惯。父母可以将工作的事情拿回家里来做,给孩子一种时刻认真刻苦的印象,不要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只是做些家务事、看电视、休息等等。
14、让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也要做到,要做出“牺牲”。不让孩子看电视,结果你打开电视自己看,孩子虽然因为家长的强权约束,不能看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但他可以跟着你看,不让孩子玩手机。不让孩子玩手机,结果家长自己抱着手机玩,让孩子在旁边看着,这些都不能断了他看电视玩手机的念头,只会越来越强,因为他就像一头“饿狼”看着有肉却得不到。家长的“牺牲”,其实就是让孩子远离这些”诱惑“,断了他的念头,等他培养了自己的好习惯,自然就对这些诱惑不感兴趣了。
15、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16、家长应该配合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比如在家就餐时,翻看手机,就该引导他放下,专心吃饭。做作业时也一样。先完成作业再干别的习惯在家做作业不要拖沓,不要到深夜作业还没做完耐心认真帮孩子完成背诵、辅导、签字。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主业,大人很重视
17、孩子毕竟是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还是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多多帮助,才能更好地有自律性。所以我们的家长在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8、(3)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的模仿性很强,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就就应该率先垂范,不能一边看电视或一边打牌,一边呼三喝四的要孩子认真完成作业。
19、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记录作业题的好习惯一个学生每天如果能养成记下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意味着这学生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例如:我朋友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就给孩子买好记事本,告诉孩子记事本是用来专门记录教师交待的事情和教师布置的当天作业题的,要求孩子每天的记事本都有记载,不能有空隙,一开始我每天都会检查孩子记事本的记录情况,看孩子记得是否认真,还是没有记,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改为不不定期地抽查一下。假如发现孩子没有记录的话,就取消孩子玩得时间,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0、如何养成作业、考试认真的习惯
二、
1、从点点滴滴引导孩子,发掘他的内在潜质,培养他的自身素质和兴趣,让他慢慢的学会自己去做计划,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改正问题,自己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对世界、社会与生活的认知和对自己的规划能力。个人意见
2、http://video.baidu.com/v?word=%C2%AC%C7%DA%BC%D2%CD%A5%BD%CC%D3%FD%BD%B2%D7%F9&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oq=%C2%AC%C7%DA&f=3&rsp=1去这找找吧,有毒我去死~~~是百度视屏,给我分吧,谢谢,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3、比如孩子在晚上的学习效率比较高,那么制定的计划一定也是晚上做一些比较薄弱的课程习题,家长这时候就要监督,让孩子按照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不可打乱计划。
4、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就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有了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孩子就会按照这个计划上规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学习,慢慢地就能将这样的学习节奏转化为自己的身体本能,学习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5、要使孩子成为出色的人才,不是现在拥有多少知识,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俗话说的:"金山银山,不如好的习惯"。
6、每当孩子放学回家或者周末在家,孩子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那么家长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学习氛围的空间。安排孩子学习的地方应该固定在一个屋子,让孩子安心在那屋子学习。家长不能为了自己娱乐不顾孩子学习,不能随意让孩子临时找一个地方学习。小学低段学生最不适宜随时移动学习,那样会让孩子不安心学习。
7、从小抓起,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8、有条件的家长陪孩子学习
9、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计划,这个还是应该从这个计划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还有家长尽可能挤出时间角度来写。
10、送孩子去专业的学习辅导班
11、陪伴孩子预习: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来预习,中高年级的孩子就可以自己预习啦。
12、严格要求作业格式:比如在写每项作业前较好写上日期,在日期的上下方各画一道横线,这样看起来更规范。
13、陶行知先生说:"较好的教育,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14、学生们以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把孤立静止的知识联系起来、活跃起来。经过整理,丰富庞杂的知识如同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随着学生良好习惯的逐渐养成,它会长出更加茂盛的枝干,并从容的开花结果。
15、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模仿家长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家长自己在处理家庭中的事件时要做到有条不紊,言行一致,通过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引导子女。如果家长们本身做事虎头蛇尾,拖泥带水,即使是再教育子女,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对子女没有什么实则上的帮助意义。
16、陪伴孩子写作业:家长要给他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写作业前把要做的事情都完成,然后再坐下安静的写作业,对于孩子的坐姿,作业认真程度都是需要我们的家长时刻提醒的。
17、现在有些不正常的现象是,孩子们觉得学习、生活是父母亲的事,好的习惯是为了父母亲去做的,甚至于成了跟家长讨价还价的理由。通常在培养好的习惯时,如果孩子表现了类似责任转离的现象时,家长要坚决地告诉他们,按时完成作业是他们自己的事,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作业,产生的后果应由他们本人承担,家长们切记不能在培养习惯上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来。
18、知识点的学习是零碎分散的,缺少归纳整理,就如同废品收购站一样,乱七八糟,混乱不堪;有了归纳整理,才可以理清关系,巩固所学,形成合力,构建起强大的知识网。
19、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需要长时间持续努力培养。
20、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有些困难,但只要你方法得当,那没有什么!真的!要多用鼓励的方法,千万不要责骂,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和自尊。不要用钱来引导,那会是孩子扭曲了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可以在孩子学习是夸他,说他是好样的,是一个好孩子。不要让他只学习哪一类的,那样会产生疲劳感。不要强迫他学习,要在他有兴趣是再加以鼓励,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孩子有松有弛,不要让孩子一直学,要学一会,玩一会,这样既有效率,又不会很累。
三、
1、树立良好习惯,我的方法围绕三点来展开:
2、我的这几个意见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不容易。需要时间,需要智慧,需要爱和耐心。
3、孩子们只要有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想法,这种想法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机,坚定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实现梦想的热情
4、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自觉性
5、一旦为孩子制定了良好的学习计划,家长就一定要督促孩子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来执行。比如早上几点起床读课文、背单词,晚上几点钟必须上床睡觉,效率高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放松的时候不要因为任务而放不开手脚。
6、并不是家长不能给孩子做这些事儿,而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真的觉得孩子辛苦,就让孩子放下学习,休息十分钟吃点东西;前往不能让孩子边吃边学,养成学习第万事第二的想法。有的孩子就养成了“学习成绩好,父母倒洗脚水算什么!”这样危险的想法,最终只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7、要引导学生归纳问题类型,总结解题规律。
8、数学的每一节,每一章都有重点难点.调动学生归纳出来,并下功夫掌握住,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要害,对整个学习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9、(1)在学期初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在学期初的几个星期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肯花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10、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
11、此外,一个人只有在自信的时候才愿意面对自身缺点并改正。这不难理解:
12、孩子总是喜欢听到表扬她们的话,我们的家长也要在生活中多鼓励孩子。比如今天孩子自觉完成了作业,我们可以奖励孩子一朵小红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认同,学会主动地做一些事情,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习惯,这就是鼓励的作用。
13、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与好奇心。
14、第家长和老师要注重身教言传;
15、②不局限“学习”的理解,生活即学习。孩子的好奇心就像一颗种子,他们听到的声音、闻到的味道、感受到的温度、拥有的资源、体验过的事情、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态度等都是学习的过程。家长应给予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而不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意愿去“教育”孩子。
16、美国教育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确实是事实,孩子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终生受益。家长离不开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呢?很多家长在生活中束手无策,因为家长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没经验,从何谈怎样培养啊。
17、这些习惯当中,最需要培养的就是认真听课的习惯,听课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高低。其次才是其他习惯。无论任何一个学段,认真听课始终都是决定学习好坏的关键因素。所以培养学习习惯要明确侧重点,很关键。
18、然而如今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没有养成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家庭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以上这些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老师、家长平时对学生能做到严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我想学生以上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是会逐步克服掉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一些实践体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9、孩子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家长就不能松懈,要比孩子更加用心,更有坚持!
20、帮助孩子确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四、
1、如何养成上课提问的习惯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好是在孩子上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级以前。这个时候孩子的求知欲比较强,对什么都好奇,喜欢问“为什么”。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慢慢有自我意识,且越来越强,他的兴趣爱好也越来越多,喜欢看电视,喜欢玩手机,喜欢做各种游戏等等,这个年龄段也正是培养孩子性格和良好习惯的时候,家长给他开了一个什么头,铺的什么路,他就按照这条路惯性走下去,刚开始的时候还需要家长帮助他们抑制各种诱惑,比如看电视、玩手机等,等孩子慢慢长大,自我意识增强,学习已经慢慢成为了习惯。
3、这个问题我咨询过一些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不少孩子已经长大的朋友,加上我个人的体会有这么几点:
4、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在生活中家长们不要事事都去插手孩子的事情,这样只会害了孩子,变得优柔寡断。想让孩子独立、自律,还是要让孩子掌握主动权,自己学会安排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好习惯。
5、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建立一个错误收集本,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避免下次出现类似错误
6、“学区房”不如“好书房”。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孩子花大价钱买个好的“学区房”,而要根据自身条件,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为孩子打造一个环境良好、安静舒适的“好书房”。
7、犯错的事情当中孩子就一定没有做对的事情么?我曾经表扬了一个在我跆拳道课上总是往地上趴的孩子,我说你虽然总往地上趴,但是有一点做得是非常好的,你从头到尾没有搞出别的动静,没有干扰别的同学上课,这说明你是一个注重别人感受,知道课堂纪律重要性,会尊重别人的人对么?然后在我没有强化他趴下这个习惯下,这孩子慢慢得上课也就不趴了。所以呢,别死盯着孩子的错误不放,跳出错误本身来看,你就能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强化它,坏习惯慢慢就自然消失了。
8、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促人向上,而且具有提有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功效。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根据儿童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应着力培养专心致志、认真思考、知难而进、定时定量执行学习计划等学习习惯。
9、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应当从小开始,为幼儿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强制幼儿严格遵守
10、行为一旦变成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省时省事的自然力。习惯养的好,终身受益;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累。
11、从心理学上看,抓住好的一面,不断告诉孩子其本质就是在给这个孩子行为强化他做得对的方面,不对的方面慢慢的你不搭理也就自然弱化消失了。为什么很多孩子揪毛病总是揪不完?同理,你总是在强化他错误行为嘛!
12、指导孩子养成工整书写的习惯,减少对电脑等外物的依赖。工整书写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并能展示他独特的个性。虽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日益普及,但是硬笔书写仍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孩子如果从小能够养成工整书写的学习习惯,必然能使他一生的学习生活都受益无穷。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应该把书写练习当做孩子的一个专门课程,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训练。例如指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书法知识,例如字的基本构成、笔画顺序和字间距的问题等。对于孩子错误的书写姿势,父母应该及时纠正,如果有条件,可以送孩子去书法班练习一下,同时父母应随时对他们的书写习惯进行监督。
13、经常复习,是学习习惯中最基本但又是最关键的,能帮助孩子明确自己对学业的熟练程度,加深记忆,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重复
14、其实很多孩子并不能意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学习,做习题。作为家长,首先要让孩子了解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告诉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他们在1个小时里做完以前2个小时都做不完的作业。”这样,孩子自己意识到学习习惯重要性,就会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了。
15、耐心为孩子解答问题。
16、我本身这么出色了,我为了更出色怎么办?有缺点我乐于改正的。
17、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这一阶段差不多可以说习惯基本形成,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恭喜你,孩子成功了。
18、孩子喜欢看电视,玩大人的智能手机,贪玩等,这都是孩子的天性,但他们没有自我控制力,这个时候就要给他们立规矩,每天只能看多长时间电视,玩多少分钟手机等,都要有规矩,而且规矩要有刚性,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每天坚持。
19、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0、指导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1、这种情况在许多家庭都出现过,我们的家长总会抱怨说孩子不听话,自律性差,有拖延症,就知道玩。其实,这根我们的孩子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有关,有时候束手无奈的父母总结一句自我安慰的话,孩子不喜欢学习,或者孩子不愿意学习,其实许多家长都应该知道,一旦自身有了自律的好习惯,这些计划安排对于孩子来说,就都不是个事了。
2、其次,要孩子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家长要有一个好心态,不能期望今天告诉孩子怎么做,明天开始孩子就能按照你的指示怎么做。“欲速则不达”,耐心加方法才能让好习惯顺利养成。
3、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4、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5、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及时吸收和积累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作业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足以让孩子终身受益。一个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必然做事马虎,也不能形成谨慎的学习态度。因此,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写作业时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在未完成作业时邀请同学或者朋友来家里玩;写作业时应该认真进行思考,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不能蒙混过关,要及时向父母请教;写作业时态度要端正,书写要工整。
6、方法五: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来对待
7、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
8、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
9、要求学生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
10、(1)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11、应该还是要慢慢的来培养吧,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基本上就是先,从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开始,要让他有一个养成,生活好的习惯的开始。
12、(1)鼓励是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灵丹妙药。
13、在关注学习的时候,应多加关注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14、一是,在家里,要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㘯所,家长可以陪在一边,尽量不要出声。
15、帮助孩子独立思考。
16、我用最简单的文字~来告诉你~~良好的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下认真学习一定能成才~~我个人建议~~读书~多了得多听音乐~~会帮助消化
17、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从心理学角度看,习惯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行为,能使一系列的行为细节形成一套自动化的、有机的行为整体,只要在一起的条件下,毋须经过人的特别努力就会自动出现,这就是“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贻害非浅。。。。。。更多详情请浏览:。
18、第任何事情有两面性,抓住好的那面反馈给他。
19、对孩子多鼓励。由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学习努力程度不同,所以学习成绩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一。所以家长从孩子上学一天起,就要有正确的心态,只要孩子努力了,无论成绩如何,排名怎么样,都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及时加以鼓励,这样孩子才会慢慢地爱上学习,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0、所有教育行为,教育者定要随时警惕一条:身教言传,谨记!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