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至节气诗
1、心随小径孤山望,不见当年那抹霞。
2、东家窈窕娘,融蜡幻梅枝。
3、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锺。
4、红炉旺,绿醅旋,枕书雪夜眠。明朝叉手负微暄,不伤岁月迁。
5、大雪时节,风雪在心中澎湃
6、冬至日大安宅看古井遗址
7、斗子交天皓白萦,贺冬梅雪竞芳琼。
8、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9、千山寥落几苍茫,白雪萦头日影长。
10、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11、朔风数九欲寒天,不觉严冬亚岁年。
12、伏案遐想,不知古人的冬至是何景何情……
13、中央气象台预计,21日,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降水过程。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北部、陕西大部、山西大部、河北中南部、天津南部、山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河南东部、苏皖中北部、广东东部沿海、浙江东部沿海、江西西北部、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

14、风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
15、冬至节气的诗词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夜书怀(唐)王维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冬至感怀(宋)梅尧臣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16、邯郸驿①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17、今年初尽处,明日未来时。
18、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19、他年说今夜,听雨宿南城。
20、风冽冬寒,霜欺冷树河封眼。梅舒雪撵,箫瑟心晴暖。
二、冬至节气诗配画
1、功业嗟谋拙,星霜逼岁余。
2、日脚初添一线长,飞花撩乱压微阳。朱门满酌羊羔酒,谁念茅茨有绝粮。——《冬至日雪》宋朝·王炎
3、公园人接踵,溢彩夜苍茫。
4、水饺汤圆冬至食,江南塞北九霄天。
5、《邯郸冬至夜思家》——唐代: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至后》——唐代:杜甫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辛酉冬至》——宋朝: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冬至宿杨梅馆》——唐代:白居易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6、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冬至二首·少年多意气》宋朝·陈与义
7、起来无绪赋行藏。只喜人间,一线添长。
8、何者谓之几,天根理极微。今年初尽处,明日未来时。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冬至吟·何者谓之几》宋朝·邵雍
9、——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10、故园云物知何似,试上东楼直北看。
11、萧条陶令酒,清怨楚臣骚。
12、节逢冬至日将长,数九严寒天沁凉。
1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寒风凛冽少翠薇,探月嫦娥带样归。
15、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綺筵。
16、不须行年记,异代寻吾诗。
17、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18、举杯迎岁末,梦里已还乡。
19、寂静空蒙,露隐晨曦显。客行远,匆忙辗转,临岁应知展。
20、白居易这是人在他乡,过冬至时觉得凄凉了。古时候的人们冬至往往也是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过的,那一天也要全家团聚,然后一起吃饭聊天,搞一些娱乐活动的。这个其实和我们现在人冬至这些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有些类似,只不过现代人对于冬至这个节日并不是特别重视了,而古代人是拿它当一个重要节日在过的。
三、冬至节气诗词爱国
1、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黍酝盈瓢终寡味,石薪烘灶信奇功。颇嫌半夜欺毛褐,却喜年来麦定丰。——《冬至雪二首·佳节萧条陋巷中》宋朝·苏辙
2、冬至冰霜俱怨别,春来花鸟若为情?
3、而在南方,每逢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在杭州,冬至是要吃年糕的,寓为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四川人冬至都喝羊肉汤,而这也是冬日滋补之首,还有其他的一些地方,都有各自的饮食习俗。
4、在闽南地区,当地人会在冬至享用姜母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
5、展眉叶茂风尤细,开眼云高天更晴。
6、百味时尝堪乏腻,千年运幸欲知恩。
7、子云真拙者,寂寞为玄书。
8、始消寒九情长至,耽味黄钟律正声。
9、冰花添画景,玉魄入诗廊。
10、《小雪》当代·左河水
11、屋漏偏逢连夜雨,冬至寒冷,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诗人却故作轻松地自嘲还有谁会像自己一样,在万籁此都寂的季节只身前往古刹。表面的形单影只,内心怕是更凄然。
12、天地洪荒多寂寞,山河凝固少流觞。
13、走徧人间行路难,异乡风物杂悲欢。
14、严冬嘉树偏生色,迷目春光。迷目春光。粉粉红红,飞雪弄霓裳。
15、霜彩临空展,春来舞巨龙。
16、不经冷冽寒侵骨,哪得霜飞瑞叶来。
17、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18、苡仁赤豆锅中煮,娇耳端盘美酒斟。
19、高天银粟飘原野,依梦梨花漫树丛。
20、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四、冬至节气诗歌朗诵
1、古岸观澜旭日升,半河寒水半河冰。
2、党群情感深如海,朋友帮扶近似亲。
3、阴阳均等月朦胧,昼夜祥和暖意融。
4、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5、案积陈编闲检点,志期旧学重商量。
6、夜长伤梦短,画地以为牢。
7、文朋雅会诗书暖,绿蚁新醅醉几盅。
8、策划/文字编辑:新媒体文案部
9、三年北户梅边暖,万里西楼雪外寒。
10、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11、传承仲景驱寒饺,谨记医师阻疫声。
12、冬至阳升更又寒,护生不懈最为难。
13、寒云风后白,高木雨来疏。
14、冰堤弄柳千层雾。冷树凝枝两寸花。
15、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16、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17、菊萎东篱梅暗动,方知大地欲阳升。
18、这是杜甫晚年的诗,离开长安后流落他乡。每年冬至独自在外,不能和家人亲亲热热欢聚一堂,旅居外地自是感到倍加冷落。他一生颠簸流离,难享天伦之乐,着实让人唏嘘。
19、吐蕊红梅香岁首,描春画卷美端台。
20、不作归山计,空悲走马鞍。
五、冬至节气诗词歌赋
1、吃完汤圆,我们就全家围在一起喝热茶,看腾腾热气在冷空气中久久不散。茶是父亲泡的,他每天都喝茶。但那一天,他环视我们说:“果然又长大一些。”
2、崔日用,唐朝大臣,诗人。进士出身,先是攀附武三思,后附唐玄宗。在诛除太平公主前,玄宗跟崔日用讨论,日用说:“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住在宫府(太子),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并建议“先定北军”,七月初玄宗完全按照崔日用的计划行事。遂诛太平公主。史称崔日用“每朝廷有事,转祸为福,以取富贵”。
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阳气始至。
4、带露含烟垂翠色,繁丝茂树向天空。
5、更有忠良谋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
6、叶落依然伴峭梁,梧桐寒里孤寂尝。风吹桐叶与枝断,烟出兰台随影伤。
7、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8、数九始知今夜长,借些雪色探梅香。望中只有白茫茫。
9、游客惊莹美,心留一脉香。
10、《大雪》当代·左河水
11、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专俗称“冬节”、“长属至节”、“亚岁”等,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还有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12、傲雪红梅妆样美,苍松翠柏栉风阳。
1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4、竹屋消残半瓦霜,冰河冻裂一渔航。
15、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西江月·丙午冬至》宋朝·吴文英
16、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17、济时吾力薄,俯仰一悲叹。
18、回复“格律”,获取诗词格律与写作全集
19、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20、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