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郦道元翻译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2、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3、从《水经注》中我们可以看到,郦道元以其饱满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千四百年前中国的地理面貌,使人们读后可以对各地的地理状态及其历史变迁有较清晰的了解。例如从关于北京地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北京城的城址、近郊的历史遗迹、河流以及湖泊的分布等,还可以了解到北京地区人们早期进行的一些大规模改变自然环境的活动,像拦河堰的修筑、天然河流的导引和人工渠道的开凿等。这是我们现在所能得到的关于北京地区最早的地理资料,也是我们研究北京地区历史地理变迁的一个重要地点。这些资料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4、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5、《三峡》是北朝北魏出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写,三峡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是一篇出名的山水之作。
6、“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下文即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
7、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8、龙腾盛世,霞光满天·陈骏
9、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10、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11、(7)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12、《水经注》中的内容,除郦道元亲身考察所得到的资料外,还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其中引用前人的著作达437种之多,还有不少两汉、曹魏时代的碑刻材料。这些书籍和碑刻,后来在历史的变迁中大都已经散佚了,幸而有郦道元的引用转录,才尚存一斑,使我们能够知道这些书籍和碑刻的部分内容。这又是我们研究我国文明发展历史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13、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1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15、撰《水经注》四十卷。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16、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南方周末
17、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18、品读经典,书香育人——梁冬青老师赴融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19、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20、(5)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绝:阻断。
二、三峡郦道元翻译朗读
1、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2、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遇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以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坐船快。
3、一段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就形象的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就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4、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5、按照时间顺序——季节的顺序。先写夏季,再写春冬,最后秋季。因为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有帮助请给好评,谢谢
6、走进厂矿企业,拥抱成长——“爱文居”宝钢湛江钢铁行记
7、整本书之思辨读写——2019年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现场会
8、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9、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黄倩蕾
10、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
11、①省略句(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12、裳(cháng):衣服。
13、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14、★八年级必读书目摘抄(汇总)
1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16、小蝌蚪找妈妈•方惠珍、盛璐德
17、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8、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1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20、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三、三峡郦道元翻译视频
1、郦道元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北方为北魏、北齐、北周政权,南方先后为刘宋、南齐、南梁、南陈政权。郦道元虽然只是活动在北魏统治的地区之内,但他的著作并没有受政权和地域的限制,他的视野远远地超出了北魏政权统治的范围,反映了他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心情。在《水经注》中,郦道元所记述的内容包括了全国各地的地理情况,还记述了一些国外的地理情况,其涉及地域东北至朝鲜的坝水(今大同江),南到扶南(今越南和柬埔寨),西南到印度新头河(今印度河),西至安息(今伊朗)、西海(今苏联咸海),北到流沙(今蒙古沙漠)。可以说,《水经注》是北魏以前中国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理学的总结。
2、医生,请接受我的感动·姚远
3、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4、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湛江市第二期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研修班培训总结·邱娇
5、(21)空谷:名词作状语,从空荡荡的山谷中。响:回声。
6、永远的钟巧玲老师·陈骏
7、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8、阅遍纷纭终淡然,披尽黄沙始到金——工作室迎接市中期评估小记
9、以生活涵养语文,用语文化育生活
10、古文名篇|吴均《与朱元思书》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体会富春江山水之美!
11、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
12、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白落梅
15、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7、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18、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一作:山献)
19、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20、《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四、三峡郦道元翻译和原文注释
1、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3、您好,《三峡》郦道元中的“风”,原文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里的“风”意思是:疾风。整句话的意思是: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望采纳,谢谢
4、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5、携手“爱文居”,师生共成长——王月如老师为文化、写作系列讲座揭幕
6、原创美文(按作品音序排列)
7、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8、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9、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10、《三峡》一文创作背景:
11、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诗意•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湛江朗诵艺术沙龙公益活动100期大型诗文朗诵会后记
13、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14、咏怀八十二首·其阮籍
1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绝巘一作:绝?)
1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第四段写秋天三峡之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暗指秋季,以实景补足前意。这时已无江水喧腾,却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之气。写秋峡用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天三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
18、“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大赛·湛江徐闻区域
19、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20、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五、三峡郦道元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通:缺;重峦一作:重岩)
2、此篇即节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文题为后人所加。是作者记录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和四季风光所作。
3、主旨:《三峡》是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尽管只有155个字,却写出了三峡七百里的万千气象。文章生动地描写了江水流经三峡时的壮观场面,描绘了两岸的景物;山石树木,飞泉哀猿,情景历历如绘,使人读后,宛如身历其境。
4、那一世·仓央嘉措(信徒·何训田)
5、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6、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辛弃疾
7、古诗名篇|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感受白居易被贬后的悲惨遭遇!
8、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9、古文名篇|杜牧《阿房宫赋》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学习杜牧给唐敬宗总结的历史教训!
10、四季之美·清少纳言(翻译:卞立强、周作人)
11、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14、以文学之名立树人之志——记第九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文学教育交流大会
15、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16、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17、在春、冬两个季节,就会看见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里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18、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19、留取丹心照汗青·卞毓方
20、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