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贵妃的诗
1、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2、骊山北麓华清宫,玉宇琼楼耸入云;
3、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4、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
5、出自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6、猛然听到通报说:唐朝天子来使者;
7、《清平调·其一》唐代: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释义: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一首,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
8、第三首花、人合写。名花生在世间,不得绝代佳人赏玩,枉为名花;绝代佳人不得在沉香亭赏玩名花,枉为佳人。今佳人、名花相映生辉,又得风流天子赏爱,故两不辜负而相欢,亦无所遗憾。也只有牡丹之名花、倾国之妃子,两不相让而对欢,才能现出玄宗的春愁春恨。
9、第二首写杨贵妃因貌美而得宠。一枝浓艳之花,露华凝结而天香喷发;今贵妃亦非凡品,其如花之容,令明皇眷恋不已,如露凝而花香愈浓。贵妃的宠爱,前代少有,巫山神女虽自荐于襄王,毕竟只能在梦中相随,孰若贵妃朝朝暮暮侍奉于君王之侧。
10、回头俯身向下看,滚滚黄尘罩人间;
11、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12、有朝一日,被选在皇帝身边做妃嫔。
13、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
14、《清平调·其一》唐代: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其二》唐代: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清平调·其三》唐代: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15、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16、杨贵妃(公元719〜756年),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小名玉环,自幼丧父,在叔父家长大,后入选寿王府,被封为寿王妃。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八月,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从此恩宠十余年,杨门也随之显贵。
17、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
18、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遍寻天堂地府,都毫无结果。
19、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
20、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二、杨贵妃的诗句长恨歌
1、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贵妃的魂魄。
2、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3、总之,李白这三首《清平调》,语语浓艳,字字流葩。将花与人浑融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云想衣裳花想容”:既绘花光,又摹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花枝招展,花色迷人,晶莹剔透,娇嫩欲滴,暗香浮动,体香袭人。
4、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5、萋萋马嵬山坡下,荒凉黄土坟冢中,
6、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
7、《清平调三首》李白(卫东朗诵)
8、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9、忽然听说海上有一座被白云围绕的仙山。
10、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带雨的梨花。
11、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12、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
13、尤其是一首《清平调》,李太白用白云和鲜花来衬托杨贵妃的美,又用瑶池和山峦来表现美人的生活环境,显得有格外的有情调。正因如此,杨贵妃与唐玄宗,都对这首诗赞不绝口。
14、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
1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6、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
17、凝脂:形容皮肤白嫩滋润,犹如凝固的脂肪。《诗经·卫风·硕人》语“肤如凝脂”。
18、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
19、云鬓:《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金步摇:一种金首饰,用金银丝盘成花之形状,上面缀着垂珠之类,插于发鬓,走路时摇曳生姿。
20、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三、杨贵妃的诗
1、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2、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3、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4、“明皇为诸王时,故宅在京城东南角隆庆坊。宅有井。井溢成池。中宗时,数(shuo)有云龙之祥。后引龙首堰水注池。池面益广,即龙池也。”(《雍录》)是说唐明皇当诸王时,旧宅在京城的东南角上。宅院里有口井。井水涨出,形成个池子。到了唐中宗时,屡屡有云龙的祥瑞影像映现在池子里面。后来,就把龙首堰的水引注入池。这样,池面就更加广阔了,这就是“龙池”。有一天,李商隐来到这儿,见景感慨,写了首《龙池》诗讽刺挖苦荒淫无度,乱朝毁纲的唐明皇道:
5、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6、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7、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8、李白是在沉香亭风的杨贵妃,但他却觉得自己是在群玉山头,是在月下瑶台,这就是杨贵妃的绝世风采,她在的地方,就是人间仙境。
9、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10、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11、在戏剧中演杨贵妃的故事更多,元朝白朴撰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明朝有屠隆隆《彩毫记》传奇、吴世美《惊鸿记》传奇、无名氏《磨尘鉴》传奇,清朝有洪升《长生殿》传奇,京剧有《百花亭》、《贵妃醉酒》、《太真外传》、《马嵬坡》等,其它地方剧种也有许多演杨贵妃的故事,真是不胜枚举。尤以梅兰芳主演的京剧《贵妃醉酒》,以其独创性及卓越演技唱腔,饮誉海内外。小说则有《杨太真外传》、陈鸿《长恨歌传》、《隋唐演义》等。
12、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13、“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一人。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华清宫》)
14、缠绵委屈的美人,最终马前丧了生。
15、擘金钗来分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1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7、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18、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
19、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20、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诗
1、《清平调》词三章。据说玄宗好几次想给李白封官,还曾经答应给他做中书舍人,皆因杨贵妃的阻挠而作罢。原来,李白用「可怜飞燕倚新妆」来衬托、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而以在御前为李白脱靴为耻的高力士却故意在杨贵妃面前歪曲说:「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因为赵飞燕是个出身微贱,得势后又骄纵放荡,最后被废自杀的女人,虽然贵为汉成帝的皇后,名声实在太差,因此,当杨贵妃知道李白竟把自己比做这样的女子后,十分生气,也就多方阻挠李白的做官机会。不过,对於这段故事,后人多持怀疑的态度。
2、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3、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5、然而事实上,李唐时期,杨贵妃不孕唐玄宗的儿女们为何多次品易夭折154唐玄宗有子女59人,生育能力超强
6、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
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8、君王宠爱救不了,掩面哭成个泪人;
9、玄宗返回长安杨贵妃早已死,旧时恩爱难忘国家开始振兴。
10、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11、而李白却是和贵妃在同一个时代,他的《清平调》可以说是看着贵妃写下的,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天宝三年,正值春季,唐玄宗和杨贵妃于某一日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就在伶人准备表演歌舞助兴之时,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可用旧日乐词。”便召李白进宫写新乐章,相传此时李白正喝得正醉,让高力士脱靴,贵妃磨墨,便写下这三首诗。实则出自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实为文人快意编出的小说家言而已。
12、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13、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想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14、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15、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16、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起句,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修饰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拟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哪里比得上杨氏的花容月貌!
17、昭阳殿里恩爱情,年深月久已断绝;
18、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19、太真听说君王的使者到了,从帐中惊醒。
20、为了使舞蹈更美,舞者要经常变换动作。杨贵妃是这样描写这个过程的,她的舞姿就像在山顶上有一团白云,突然一阵风过来猛地吹散一样。能让观者有如此的视觉体验,舞者也必须有足够的功底。
五、杨贵妃的照片真人照片
1、花冠不整都不顾,匆匆跑到堂下来。
2、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3、圣主伤心思贵妃,朝朝暮暮恋旧情。
4、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杨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伤。请问汉宫佳丽谁能和她媲美,就算赵飞燕也要靠精心化妆。
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6、李白带着唐玄宗赏的一大笔钱,头也不回地走了,长安,对于他是一个伤心的地方,他的zz抱负与情感泡影,全部在长安破灭了,他从此再没回来过。但同时,他一生中最精彩的段落,最快乐的时光,也发生在长安的,李白不仅在长安见了大世面,成为金銮殿的座上客,还亲眼目睹了杨贵妃那倾国倾城的美貌——
7、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
8、李白写给杨贵妃的诗:清平调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见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浓艳露凝香,云兩巫山十全断肠。借门汉宫谁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千。
9、奈何红颜终为祸水,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最终被逼无奈,赐死贵妃,从此这一风华绝代的美人便在马嵬坡香消玉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为任何一个赞叹了世俗的佳人停止过,但杨贵妃的美,被永远印刻在这三首诗中,在历史车轮上留下不灭的印记。
10、有一次,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可是,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土只得又把她召回来。750年,贵妃偷了二十五郎邠的紫玉笛,独吹自娱。事发,以忤旨又被送出宫外。贵妃出宫后,剪下一绺青丝,托中使张韬光带给玄宗,玄宗大骇,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张祜《分王小管》诗云:“金舆还幸无人见,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诗叩弹集》卷五)就是咏此事的。杨贵妃知道玄宗没有她,便寝食不安,更为骄纵,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时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之谣。(《杨太真外传)))李肇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唐国史补》卷上)杜牧《过华清宫》诗云:
11、这就揭露了封建皇帝为讨宠妃欢心不惜劳民伤财,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穷奢极欲、权力不受制约的较高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12、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13、蓬莱宫中度时日,仙境幽幽万古长。
14、欲知隋唐事,走进隋唐史
15、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16、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17、「清平调词三首」李白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18、穿上衣服推开枕头出了睡帐。
19、(ID:suitangshixuehui)
20、车队走走停停,从延秋门西出长安才百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