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
1、止露尻尾尻:狼亦黠矣黠:
2、从历史故事读文言文|熟读成诵
3、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
4、鸠曰:“林晓之才,无与伦比。确实听有所值。”
5、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6、让孩子们结合课堂所学文言文表达自己的见解,可谓绝妙之极!
7、注释:①淳于髡(k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④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⑤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8、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9、下午1:30—3:20
10、解析:“常一人居外”的原因是“家无井,而出溉汲”,翻译过来就是“家里没有水井,(因此)要外出取水”。
11、从神话故事读文言文|皇帝擒蚩尤
12、内容小结《穿井得人》这则寓言选自《吕氏春秋察传》。“察”即细查明辨,:“传”即传闻。《穿井得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有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挖出了一个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有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经信,不能盲人,更不能以讹传讹。总之,这则喜剧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笑声,还应该有我们笑过之后的理性思考。
13、解析:结合全文来看,其他人对丁家人说的“穿井得一人”理解有误,且这种错误的理解越传越广。文章最后一句说:“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指的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14、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5、一个成语,一个道理。古文短小精湛,鬼斧神工,内涵深刻,读来耐人寻味。
16、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17、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18、《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汉的伟大的、。
19、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20、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
二、穿井得一人文言文全文翻译
1、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2、(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4、从历史故事读文言文|和氏璧
5、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6、一对一辅导:杨老师15307135271
7、讨论并归纳: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8、总部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步行街中百仓储对面30米湖北省儿童中心二楼“走向北大”俱乐部
9、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学也日益兴盛起来。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而文言文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现在的小学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文言文的学习,甚至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文言文课程。比如文言文版四大名著的阅读课程都已经在很多学校开设起来。
10、杭州的初中,民办初中管理和教学质量往往比公办学校初中的更胜一筹,因此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六年级的时候能够冲刺民办初中。而民办初中每年的小升初考试中,语文都必考古典名著常识以及文言文阅读,像比较好的民办初中文澜、建兰、锦绣、育才、公益等,考的文言文都比较难,如果孩子没有扎实的文言文基础,是无法读懂整篇文言文的,更不用说做题了。因此,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想冲刺民办的孩子来说,更是必须学习的。
11、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
1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不然()苟无岁()
13、齐整、一致,这里是看齐的意思
14、从历史故事读文言文|晏子使楚
15、从寓言故事读文言文|月攘一鸡
16、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17、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18、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9、上完林晓老师的“5天突破初中文言词汇语法”课后,我发现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更深刻,也有了更多对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的理解,真诚地感谢林晓老师!
20、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三、穿井得一人文言文人译文
1、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
2、启示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以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以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3、从神话故事读文言文|嫦娥飞天
4、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5、青山建五校区(青山区和平大道建设五路热电宾馆3楼)
6、水二中七(1)班张蕴含感言:
7、从寓言故事读文言文|愚人食盐
8、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9、从寓言故事读文言文|掩耳盗铃
10、(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11、注释:①管仲、隰(x)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12、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13、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14、从神话故事读文言文|精卫填海
15、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出名典故,即___________。
16、从历史故事读文言文|曾子杀猪
17、(1)穿井得一人——穿:挖掘,开凿。
18、从寓言故事读文言文|狐假虎威
19、文言学习有困难的你,语文考试中文言文总拉后腿的你,还在等什么?赶快来学林晓老师的“5天突破初中文言词汇”课!千万别再错过!
20、林晓老师初中文言词汇课1月23日开课啦
四、穿井得一人文言文原文翻译
1、②其人曰——其,代词,那。
2、①身亡所寄()②奈何忧崩坠乎()
3、(3)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5、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
6、名师班级提前挂号:15307135271杨老师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答:《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中的一词多义有:
9、从历史故事读文言文|杨布打狗
10、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翻译: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11、吕不韦(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前292年—前235年)
12、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
13、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zz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14、(提示):这则寓言提醒人们:听到什么传闻之后,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以讹传讹。
15、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抄袭给你看的撒
16、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17、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18、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19、宋之丁氏:丁氏,姓丁的人家。之:的
20、屠暴起暴:又数刀毙之毙:
五、穿井得一人文言文及翻译
1、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
2、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3、成语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
4、10大分校区:武昌理工大、三层楼、南湖、实验小学、青山、华师校区、汉口育才、长港、黄孝河、永清城、常青花园
5、(5)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6、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7、撷一束光阴,让好课的种子永留心间,积淀语文素养,努力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相信,经过洗礼之后的实小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越来越出色,越来越臻美。
8、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
9、5: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10、1:溉汲——打水洗涤。溉:音gài,浇灌。汲:音jí,从井里打水。
11、师说:一群孩子在公园里玩。
12、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④盖以诱敌以:_____
13、上了林晓老师的5天突破中考文言文词汇语法课,我精神倍儿爽,思路倍儿清晰。
14、《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收入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改名为《穿井得一人》,2016年收入人教社新版语文教科书中(与两篇《伊索寓言》及列子作品《杞人忧天》同属《寓言四则》。
15、朗读课文,体会古文朗读技巧。
16、⑦使——使用,指劳动力。穿井得一人(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17、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18、(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19、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
20、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