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韩非子名言
1、韩非用这两句话比喻国家制定的法令要为普通的百姓所懂,那些所谓高深的法令,连聪明的人也不懂,普通的百姓就更不懂了。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有过高的奢望。
2、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3、(感悟)出自《韩非子·喻老篇》,大概意思: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4、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不然将适得其反。
5、上无其道,则智者有私词,贤者有私意。
6、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7、今日精选其中的12句经典名言,句句直白入心,教你看透人性。
8、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
9、《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较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提供了理论根据。
10、(感悟)自出《韩非子·安危》。这两句大意是针刺骨上的病毒,局部感到小痛而整个身体却得到长远的健康;耳听深刻的忠言,心里感到小不舒服而国家却得到长久的洪福。
11、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12、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1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14、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15、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16、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7、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18、韩非深爱韩国,但不被韩王重视。入秦后陈书秦王攻赵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因弹劾上卿姚贾而致其报复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著有《韩非子》,他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为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19、《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理论。该书是研究韩非法治、哲学、伦理、社会思想的主要资料。书中记述了众多历史人物、事件、故事、传说,对研究中国古代zz、经济、文学、哲学、历史亦有重要价值。《韩非子》的许多篇章在作者生前即已流行,至西汉时期经人整理,成为定本流传至今。
2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二、二年级下册韩非子名言
1、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2、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3、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
4、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5、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6、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吹毛而求小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欲速则不达。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华而不实,虚而无用。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慈母有败子。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7、以七国为锋,山海为锷,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举世无双,天下归服,此为天子之剑
8、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9、如果实行严刑峻法,那么人人畏法不敢犯事,故可以禁止暴乱,若实行儒家的厚德仁政,人就有恃无恐,则难以制止乱事。对法家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可以批判地继承。
10、希望能帮助到你哈!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商君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韩非子》
1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2、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13、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
14、译文:一旦君主怠慢倨傲而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弑君夺位的灾祸。
15、感悟:韩非子的同学李斯在其出名的《谏逐客书》写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句话和韩非子的话如出一辙,不知道是不是李斯抄袭的韩非子的,呵呵。
16、译文:经常修剪枝叶,不能使枝大而主干小;枝大而主干小,就经常受不住风吹,经不起风吹,
17、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18、(感悟)出自《韩非子·大体》,大意是:泰山不以自我的好恶来选取土石,因此成就了它自身的高大;江海不分大小来容纳河流,因此成就了它的广博。
19、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官场是恶虎相争的角斗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君王要紧握权柄,时时抑制、杀戮爱臣、贵臣)。
20、(感悟)出自《韩非子·饰邪》,大意是:镜子保持明亮不受干扰才能照出美丑;衡器保持平正才能量出轻重。
三、韩非子名言什么过什么吝,从什么如什么
1、《韩非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它是在韩非子逝世后,由后人辑集而成。
2、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3、(解析)中国有句古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巧妙而狡诈的“机智”,往往会适得其反;拙朴的诚,才能最终赢得人们的信赖。
4、(解析)如果一个人是因为他人的话才对我友好,那他也一定会因为他人的话来怪罪我。
5、(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蠹》篇。贾指的是经商,做买卖。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袖子长了好跳舞,钱财多了好经商。
6、(感悟)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这两句大意是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
7、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8、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9、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10、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11、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
12、《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蜚鸟尽,赶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论衡·定贤》有“高鸟死,良弓戴,狡免得,良犬烹”,和这两句意思相似。
13、译: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14、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15、译:千里长的大堤,因为蚂蚁窝而溃败;百尺大的房屋,因为一点的烟火而焚毁。
16、(感悟)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这两句大意是兔子死了,再也用不着猎狗,就把猎狗煮吃了;敌国灭亡了,谋臣再也用不着了,就把谋臣害死。
17、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18、(感悟)出自《韩非子·大体》。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19、阅读《韩非子》时注意两点:第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受百家争鸣浪潮的激荡,其思想虽以法家为主体,但多少也沾染了百家的色彩,这在书中时时有所体现。第可以结合相关著作阅读,历代集注《韩非子》以今人梁启雄的《韩子浅解》最为优异,该书不仅对每篇原著都有题解,而且还对各篇真伪作了考证。
20、译文:防止奸邪的办法,较好是禁止产生奸邪之心,其次是禁止传播奸邪的言论,再次是禁止奸邪的行为。
四、韩非子名言
1、1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2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3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4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5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2、就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来谈谈最近大火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
3、有幸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
4、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不能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
5、韩非子以两个通俗易懂的比喻,说明古代顾大体者不察寻细微,陷人以罪。现在可借用来说明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无论对待上级或下属,都要看大体,看主流,对同志持宽容的态度,不可故意地挑剔别人的缺点、过错,构人以罪。成语“吹毛求疵”即由此而来,亦作“吹毛求瑕”。
6、原本已经很美好的东西,用不着再去刻意修饰,因为弄得不巧,反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嫌。这几句可供引用论述自然生成之物,往往是最美好的,不须要再加以人工的修饰。或引用说明过分地雕琢绘饰,会破坏事物原有的天然风韵。
7、两条线,一条以劳拉为主视角展开,通过她来放大她的邪恶——找情人不想被知晓,在车祸突如其来时,为了不公开她偷情的丑闻让男主艾德里安来处理他们认为已经挂掉的丹尼。其实插句题外话,一这车祸不是他们引起的而是突然窜出的鹿,第二两辆车也并没有发生相撞或者是接触,这种情况下干嘛要丢了西瓜取捡芝麻?到头来,西瓜芝麻都丢了。男主用劳以丹尼的身份盗刷银行资金来掩盖男主艾德里安的无奈、懦弱。第二条线以劳拉的死为故事载体,以一张p过的报纸为套路,一层一层将男主狰狞的内心扒开。
8、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9、(感悟)出自《韩非子·大体》,大概意思:较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较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10、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11、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12、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
13、比如,《内储篇》利异条下有这样一则故事:大成午从赵谓申不害于韩曰: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有两韩,我有两赵
14、阿娜瓦格纳对于弗吉尼亚古德曼这个人物的把握是整部电影的出彩之处。这个人物的嵌套是整部剧的剧中剧,她是托马斯的妻子,而她本来的身份是话剧演员。而在剧中她又饰演了两个角色之间的反串,扮演出名的律师以无罪辩护为借口,循循善诱,一点一点的撬开男主的嘴巴。一点点撕下男主伪善的面具,一点点从细节入手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只有从细节入手,反复推敲,将细节的撕裂性发挥到至臻。
15、(解析)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有些事情由于条件限制,可能我们一辈子的做不好,有些东西一辈子也得不到。怀一颗平常心,接受人生的不臻美。
16、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
17、(感悟)大意是: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18、(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
19、圣人之治民,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20、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五、日积月累韩非子名言
1、当然不会,我换到了更有价值的东西,倒还要感谢那个人呢。
2、长侮偷快,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
3、译文:君臣上下以怒对怨,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危机。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5、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於法之外,不为惠於法之内,动无非法。
6、保守机密,慎之又慎。无论是zz决策、经济情报还是军事机密、科技成就,一切应该保守机密的事情都应该严守机密,谨防泄露,一旦泄密,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方面的重大泄密,将给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因此,今天仍有教育意义,每个人都要引为鉴戒。
7、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
8、译文:使其不得越职,就不会有大权旁落或兼并权力的现象发生了。
9、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人无有不善——孟子
11、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没有制度、规则、法治的约束,没有人民的主权、治权,上下一日百战的戏会没完没了地上演)。
12、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13、(解析)事情由于保守机密而成功,说话不慎、泄露机密会导致失败。俗话说:“勿多言,言多必失。”
14、译:一个人右手面圆形,左手又要画方形,那么一定不能同时画好两种形状。
15、较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处世金针了。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较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
16、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7、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
18、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19、(感悟)出自《韩非子·功名》,大意是: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20、陈轻货于幽隐,虽曾史可疑也。悬百金于市,虽大盗不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