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1、他在此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作了一番抒情的描述:早晨从苍梧启程了,晚上到达了悬圃。一天的奔波,该是多么地疲劳啊!本想在宫门之外少休息一会,但是不能啊!时间紧迫,天已快黑了。我请求羲和,不要再驱车前进了,崦嵫已在眼前,不要靠近它吧!(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2、对于在屈原《离骚》中的这第97句诗,已经成为很多人用以自励的千古名句了。之前流行的解释为:“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愚却以为,这已经不是此句在原诗中的本来意思了,它只是一些不识古文、没有诗词修养的后人在未看懂全诗时仅对这一句的一种望词生义、自行发挥的理解而已。虽然很豪气,很给力,很能启发人的上进之心,但却失去了原有的艺术魅力,显得苍白、单调、教条。而且听来会令人感觉到有一股“但求目的,不择手段”的冰冷邪气暗暗袭来。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诗中,与前后文一起贯通理解,不作断章取义、语录式的随意发挥,便可接触到屈原要向后人表达的完美的艺术内涵,见到一个丰满生动、合情合理的艺术形象。其得益将远远大于仅把它当做一句标语口号来叫喊,也可除去先前解释上的暴戾、固执之气。
3、诗人展现了一幅神奇莫测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神游太空、弛骋仙境,表达出诗人追求理想锲而不舍的精神。
4、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5、屈原作品的出现,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6、时间紧迫,天已快黑了。我请求羲和,不要再驱车前进了,崦嵫已在眼前,不要靠近它吧!摆在我们面前的路程是那样的长,那样的远,我已经立志,要百折不挠的去寻找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去探寻。
8、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9、《离骚》可分为前后两半部:前半部是诗人对已往历史的回顾,反复倾诉其对楚国命运的关怀及横遭迫害的愤慨;后半部是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通过向重华陈辞,求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表达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及不惜以身殉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10、为振兴楚国,左徒屈原力主对内革新除弊,对外联齐抗秦,为此起草宪令,修正法度,展示了非凡的治国理政才干。秦相张仪不仅几度破坏楚齐联盟,而且通过收买靳尚、设诡南后,蒙骗楚怀王,谗害屈原。逆境中,屈原仍执著地坚守着自己的美政理想,指斥楚国zz的失误,吏治的腐败,贵族阶层的贪婪,甚至直指楚怀王,怒其不争、怨其不察、恨其不用、哀其不幸,悲叹昏君误国。在楚国灭亡之际,屈原不计个人恩怨,为了维护楚国的利益,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留下千古奇恨、千古沉怨、千古悲歌。学生宋玉毅然承担起屈原的重托,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生命之路。
11、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12、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投汨罗江自尽。汨罗江边的百姓纷纷划着各自的船只往屈原投江处,想抢救这位爱国诗人。人们担心江中的鱼虾啃噬屈原,在划船前往营救的同时,纷纷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向江中喂鱼虾,由此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13、该剧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主要讲述了伟大诗人、zz家屈原的zz挫折和个人遭际,演绎屈原爱国、治国、救国之魂,立意高远、深刻、厚重,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14、(四库全书)版本“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原意解读
15、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16、此诗是屈原遭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遇到渔父两人的对话描述。渔父为隐者,为道家思想忠实信徒,此诗句为渔父结语,由于与屈原“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态度相悖,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说完便分道扬镳了。
17、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18、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19、 屈原有《离骚》,其中有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处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很少人知道,它前面的几句诗。现在把它摘录在这里:“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屈原清正、清廉、清明,是当今时代一个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因此,《屈原》这部作品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2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原意是说: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2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卜居》
23、首先说,这句千古名句出自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之祖”屈原的《离骚》。屈原学识丰富,博闻强识,志向远大。对内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屈原的一生颠沛流离,当自己的抱负得不到实现时,便将自己绵缠悱恻的情怀赋注于诗歌。
24、《少司命》是楚国人对所谓主宰少年儿童命运之神的祭歌,诗句表现了男女爱慕的情意。
25、《湘夫人》这首缠绵凄恻的诗词,描述了湘夫人娥皇、女英对舜的朝思暮想。为爱殉情的湘夫人泪染斑竹,最后投江自尽,一番思念寄情于芷兰芳草,忧郁哀婉飘荡在潇湘之间。
26、这篇名作写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屈原痛感自己的治国之道不能为楚王所接受,他只好悲愤地走开了,去寻求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27、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屈原
28、每天进步一点点,贵在每天路漫漫,难在坚持上下求。“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要耐得住寂寞,不因收获不大而心浮气躁,不为目标尚远而猜疑动摇,而应具有持之以恒的韧劲;要有顶得住压力,不因面临障碍而退缩,不为遇挫而垂头丧气,而应具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还要抗得住干扰,而应有专心致志的定力。
29、他在此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作了一番抒情的描述:早晨从苍梧启程了,晚上到达了悬圃。一天的奔波,该是多么地疲劳啊!本想在宫门之外少休息一会,但是不能啊!时间紧迫,天已快黑了。我请求羲和,不要再驱车前进了,崦嵫已在眼前,不要靠近它吧!摆在我们面前的路程是那样的长,那样的远,我已经立志,要百折不挠的去寻找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30、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即端午节。
31、由于某种原因被重新启用数年后,又因为屡次进谏怀王被闲置,遂通过别人继续劝谏怀王“合齐”(与齐国联合),周赧王十一年,屈原又被流浪汉北。
32、日拱一卒,似乎并不难,但很多人做不到。比方说,每天花10分钟看书,并没有什么困难,但要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就有许多人做不到了。一个人能坚持到执着,坚持到在磨难与非议中义无反顾,其心中的强大支柱来自坚信。因为坚信自已选择的路没有错,所以才能够风雨无阻。马云曾说:“人必须要有自己坚信不疑的事情,没有坚信不疑的事情,那你不会走下去的,你开始坚信了一点点,会越做越有意思。”
3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第97句。结合上下文可理解为: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结合上下文则表达了屈原“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问题。
34、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诗中,与前后文一起贯通理解,不作断章取义、语录式的随意发挥,便可接触到屈原要向后人表达的完美的艺术内涵,见到一个丰满生动、合情合理的艺术形象。其得益将远远大于仅把它当做一句标语口号来叫喊,也可除去先前解释上的暴戾、固执之气。
35、而且听来会令人感觉到有一股“但求目的,不择手段”的意味。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诗中,与前后文一起贯通理解,不作断章取义、语录式的随意发挥,便可接触到屈原要向后人表达的完美的艺术内涵,见到一个丰满生动、合情合理的艺术形象。其得益将远远大于仅把它当做一句标语口号来叫喊,也可除去先前解释上的暴戾、固执之气。文言文离骚原文节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36、《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zz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37、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38、有一种成功,叫永不言弃;有一种成功,叫坚持不懈。世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好运和霉运常常交替而来。不身受多大创伤,心情多么沉重,一贫如洗也好,没人理解也罢,都要坚持不懈。最终在笑的人,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那一个,但肯定是能够坚持到最后一秒的那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等到成功的到来。
39、出自《离骚》,意为: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飘落的花瓣。诗人以凤凰非露水不饮、非炼食不食的典故,表达不与世同污的高洁情操。
4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41、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
42、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
4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44、《礼魂》记述了送神祭祀仪式,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礼魂,由美丽的女巫领唱,男女青年随歌起舞,还要传花伴歌伴舞。屈原记录了这个庄重的祭祀仪式。
45、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4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诗人两种情感的聚焦:一是遭到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二是上下求索的决心——“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真理不懈求索。
47、出处:屈原《离骚》97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8、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9、出自《离骚》,意为: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春夏与秋冬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50、出自《渔父》,意为: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双脚。
51、出自屈原《楚辞·卜居》,意为:尺,有它的短处,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其不够的地方,人的智慧有其不明的地方;占卜有其算不到的地方,神灵有其不通晓的地方。诗人启迪人们,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