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描写月亮的现代诗
1、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2、月光下大海涌起爱的潮汐月亮离地球越近大海越是激荡不息那一层又一层的潮汐呵涌向了海滩苦地寻觅......月亮因羞涩而脸红了——虽然大海并不曾把她的嘴唇轻轻吮吸大海呵只是从月亮的流照那里得到了一种深深的激励那雪白的,爱的潮汐呵一排升腾起来一排又跌落下去——就这样来回往返生生不息可是,要接近月亮却是不可能的——大海知道这个于是把月的倩影默默地带回到海心的深处象为了孕育珍珠的贝壳夹进一粒沙子又旋即紧紧地合闭——只给观潮者留下一个永恒的谜这是沉默又是默许
3、视频微课:统编六下习作5“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4、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众多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5、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上,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夜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6、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
7、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想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8、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
9、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10、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11、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
12、我给你你对自己的解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自己的而惊人的消息。
13、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14、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只有那城西河中的明月,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照耀过在宫中灯红酒绿的人。
15、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16、宙斯正在无边无际的头颅里
17、在京师,皇帝与达官贵人们登上席次乘坐高座,手执麈尾,高谈重玄之道。
18、隔壁,赖茨一家正在练习克莱兹默音乐。
19、这首诗是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意,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可是,今天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一串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但是,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虽然现实是那么得艰难,道路是那么得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2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二、描写月亮的现代诗自创
1、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3、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其十三》
4、你在那里逗留很久,然后入剡溪寻找王子猷与许询等名人的遗迹。你肯定笑着读了曹娥碑,沉吟了许久蔡邕题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评语,也一定知道那是绝妙好词的意思。
5、关于关于月亮的诗句整理分享,月亮渐渐升高,像穿着一身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那么关于描写月亮的唯美诗句都有哪些呢?一起来欣赏
6、但她有一点子不好,她老爱向瘦小里耗;
7、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8、满怀逸兴,观赏吴云,一路飘飖到了浙江岸。扬帆挥手,海渡杭州与越州之间,在樟亭观望海潮。看惊涛怒卷海门巨石,看苍云横垣天际青山。浙江海潮如白马疾拉的白车,声如雷,迅驰而来,使人心骇颜变。
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0、道路已经选择,没有蔷薇花
11、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12、第二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在写法上与一首有相似之处。“水作青龙盘石堤”,用青龙比喻流水,既形象地写出了水流的曲折宛转,又赋予无生命物象以生气,使诗中景物充满生机。“桃花夹岸鲁门西”,不仅点明了泛舟的季节和地点,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两岸桃花掩映的美丽景象。“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两句也是运用了“王子猷雪后访戴”的典故,这里不涉及怀人访友,仅取山阴夜晚的景致和乘舟剡溪的兴致,表明泛舟东鲁门的景物环境与情致意趣。
1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4、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15、等您一振高名,誉满帝都之时,再旧来故地,与我一起玩赏峨眉的山月吧。
16、能靠上疲惫的头,需要有一双手
17、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18、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19、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20、视频微课:统编教材三下习作2“看图画写一写”
三、写月亮的诗句现代诗
1、而非经验,似乎在抽象意义上它可能被玩弄。
2、第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3、夕阳落了,白沙更亮,天空倒映水中;水波摇,石影动,流水回旋萦绕。
4、今夜我正在取水猝不及防,当看到月亮在我桶里,醉心于那些中国诗人和他们无瑕的痛苦。
5、这首诗所表述的不仅有古今盛衰的历史喟叹,而且有执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总是在不断追求着自由自在,追求着超越解脱。但是,这种渴望与追求常常难以实现,人就常常难免陷入一种痛苦绝望的境地。古今贤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无一例外。
6、而另一面,任何事都可能发生,
7、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较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zz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8、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9、忽然浮起了,一个梦。
10、这真是一首有趣的诗歌,将月亮从升起到落下的轨迹,变成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月亮升起,但月光还没有洒在大地上,半小时之后,才勾勒出门框的轮廓;我品茗赏月,看着月光慢慢移到床上。
11、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12、一只蜡烛被自己的光催眠,
13、变成了月光的合金,外形
14、视频微课:《草船借箭》2——人物特点
15、一个美好的夜:竖笛悠扬。
16、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7、千利休取一莳绘海鸟波涛纹漆盘倒入清水,镜花水月
18、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19、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
20、将会真真确确地告诉你:
四、写关于月亮的现代诗
1、这里既有天问里的对月问天,又有对于人生有限,江月无穷的感慨。全篇以题为纲,一句句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展开,真是一点儿也不跑题,但其中体现的高于诗思的人生哲学感慨,却是其他诗篇里从来不曾体现的。
2、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
3、她跳出云头,跳上树,又躲进新绿的藤萝。
4、寒月照着流荡的清水,流萤的光芒闪烁在窗前。
5、世上所有的欢乐,星星正在消逝,
6、慢慢地,我的体内长出一种声音,
7、至于那位女士——她将永远等待;
8、圆圆的明月像灯笼温暖的光照耀着我们的身心会让我们忘记烦恼我们要向月亮一样照亮别人即使做不了太阳月,总是那样的美。晶莹剔透,是大,是宫。月宫里,嫦娥神女,用月亮梳妆,没有胭脂,五千年向着人间显示。寂寞嫦娥舒广袖,美的空旷,美的寥廓,美的宁怡。洒向人间神秘和暝想,让人类陶醉月光,陶醉幽会。月下老人,抚慰青年男女,人间就更加美丽。
9、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心,不知在哪里停泊
10、没有细节,神话,原型,灵魂
11、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
12、我望见有两个月亮:一般的样,不同的相。
13、向它投去平和的目光,脑边,
14、在那个注满蓝酒的杯里,
15、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16、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17、永无休止?我知道某人,有一天,
18、李白写诗还常常运用夸张的艺术手腕使描绘的对象理想化、化,以引起读者想象与思慕的情趣。这在此诗中有典型的表现。例如,“宅”为常见事物,并无新奇之处,可是在前面加上“万古”二字,就变得、空灵而耐人寻味了。又如一轮明月挂在溪边的松树上,景物固然迷人,但若仅仅如此,诗味并不很多。诗人别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长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这样人和物都发生了“超凡入圣”的变化,涂上一层瑰丽的色彩,从而引人遐想,逗人情思。唐人张碧曾用“天与俱高,青且无际”(《唐诗纪事》)评价李白的诗,这八个字形象地表现了李白诗歌超迈而又质朴自然的特色,是很恰当的评判。
19、看一轮明月圆在中秋时刻
20、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五、描写月亮的现代诗歌尽量短些
1、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生生不息,可是,要接近月亮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4、古诗也曾写过这种“人有情而月无意”的感觉,那便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可是,在古城这首现代诗中,这种感情更加细腻,有镜头感。
5、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6、读完之后,只觉中心摇摇,如醉如痴,仿佛自己被切成了五仁月饼的馅料,又一点一点塞回到月饼里面,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我的心思,已经因这一番解读,远远地飞到了江面之上,夜色之中,月亮之上,一起唱: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7、可以说,李白对峨眉月始终未能忘怀,就是万里远游之后,也一直既看且忆,更感觉她相伴而行。而今在黄鹤楼前看见来自故乡的僧人,他带来了峨眉月,这明月定将伴送他到长安去。这明月不仅照到江夏,照到长安以及周围的秦川,而且回到蜀中仍有峨眉月相伴。其实,万里共明月,本无所谓这里明月那里明月之分。但是,这一方面可见李白对故乡月亮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对比自己身似浮云,滞留吴越,羡慕蜀僧归时还可见到峨眉月。
8、而我听见杜鹃被月光一直弄醒着
9、如今,峨眉山月又将随风伴送您西入长安。
10、宋代之后,写月亮的作品不知有多少,其实是我看得少。但有一篇,确实是因为高中课文选了,所以记下了。虽然不是诗作,但全篇情深意切,拿来当诗读亦不为过,于是开个后门放进来。
11、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12、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13、请看诗人张健的《敲门的月光》:
14、我像浮云一样在吴越游荡,而您却能遭逢圣主,一游丹阙。
15、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
16、但确有这首《月梦》,真真的浅酌低唱,临水自怜,对月怅惘,配乐的吉他亦是如诉如怨,如不自胜,而于高潮(有小朋友不高兴了,好吧,请自动脑补成副歌,谢谢)部分,突然一把和弦扫下来,清脆干净,真有当街表白,无遮无掩的畅快。
17、树木的南面模起来却是干燥的
1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山涧中。——王维刚拿起笔想写点什么窗外的桂花香把灵感全熏跑了他闲闲地负手阶前这般月色,还有一些些,一点点……月亮从空山窜出吓得众鸟扑翅惊飞呱呱大叫把春涧中的静全都吵醒而他仍在等待静静地等待,及至月,悄悄降落在稿纸上把光填满每个空格
20、舟上只见月儿随着碧山回转,水与青天相合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