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曾子杀猪阅读答案
1、⑦特……耳:不过……罢了。特:只不过,只是。戏:开个玩笑。耳:同"尔",罢了。
2、女:通“汝”,你,你们。
3、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视频(全)
4、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5、四年级上册数学视频+练习+知识梳理(全)
6、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7、★★《战国策·秦策二》:曾子杀人
8、母亲假装认真地点了点头。小儿子立刻破涕为笑,又到一边玩耍去了。
9、下列“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10、小儿子一听说要吃炖肉,立刻就止住了哭声,认真地问道:“这是真的吗?”
11、(4)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
12、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严格要求自己。
13、十七世纪时,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的开头,便开宗明义地说过这样一段话:
14、走过路过(在看)不要错过
15、六年级下册语文六年级下册数学
16、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年级下册数学
17、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18、妻适市来⑤,曾子欲捕彘杀之⑥。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⑦。"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0、(3)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曾子杀猪阅读理解
1、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C.曾子谈论的是孩子应如何对待父母的教育。
3、一个杀猪,一个杀人;一个信言,一个谣言。如此臻美地发生在曾子身上,实在是一个不小的玩笑。
4、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5、最认真的文言文学习平台
6、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
7、A.为女杀彘——杀猪给你吃。
8、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kēng)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9、A.曾子谈论的是孩子的学习方法。B.曾子谈论的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10、父母是子女的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将来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见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处处以身作则,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
11、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12、曾子曰:"婴儿非与戏⑧也。婴儿非有知⑨也,待⑩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⑪,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⑫不信其母,非所以⑬成教⑭也。"遂烹彘也⑮。
13、D.婴儿非与戏也——不可以和孩子做游戏。
14、“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引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
15、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她对孩子说:“你先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阻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不能和孩子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他什么都不懂,要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就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给孩子吃了。
16、——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7、答: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要有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
18、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19、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20、顾反:回来。反:通“返”,返回。
三、曾子杀猪阅读及答案
1、(3)特与婴儿戏耳(开玩笑)(4)遂烹彘也(于是)
2、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夫人)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开玩笑。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在欺骗他,这就是教育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啊。”于是曾子把猪给杀了,煮了之后把猪给孩子吃掉了。
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遂烹彘也。
4、一般情况下,孩子出于对父母的信任,凡是家长许诺了的事,不会轻易忘掉。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为了赢得家长的许诺,是付出了“代价”的。比如故事中曾子的小儿子,本来特别想跟母亲一起上街,但为了赢得母亲“杀猪给他吃肉”的许诺,放弃了上街的要求,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他是做出了“牺牲”的。如果家长说话不算数,许诺的事不兑现,孩子就会以为说谎、骗人是允许的,很有可能也跟家长一样,也学着去说谎、骗人。
5、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他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体现了儒家“言必信”的道德理念。
6、曾子之妻之市:一个“之”是“的”,第二个是“前往,去”妻止之曰:“止”是“阻止”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你现在欺骗他是在教他学会骗人呀。
7、声音来源:实验校区四二班汪玥彤
8、(博古通今)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9、在孔子众多出色的学生中,曾子的人品受到孔子的称赞。他不仅孝敬父母,也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10、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
11、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小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小孩的模仿能力极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他们记住,并且也会用于他们IEI后的实践中去。曾子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教育子女,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如果是做不到的事,那么一开始就不要轻易承诺;既然已经说了,那就要努力做到。
12、读完故事,不要忘记写个阅读笔记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13、(2)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
14、读“经”:曾子杀猪又杀人?
15、五年级下册语文五年级下册数学
16、然后发送消息“阅读卡”
17、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
18、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为人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好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做人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真诚待人。
19、大班幼儿通过自主阅读故事绘本,说说故事内容,尝试续编故事情境的环节,想象曾子的儿子在学习到诚信之后会怎么做,也可进行亲子表演活动。
20、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曾子的这种行为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孩子也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
四、曾子杀猪的读书笔记
1、pep六年级上册英语视频+一课一练(全)
2、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3、相比流传极广的“曾子杀猪”,这个“曾子杀人”的故事可能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但这个故事讲的道理大家是不陌生的——在谣言面前,一次两次或许还不会相信,但如果次数多了,就连最了解、最信任的人也难免会信以为真。
4、pep五年级上册英语视频+一课一练(全)
5、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B.子而不信其母——孩子就不再相信母亲的话。
7、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
8、曾子之妻之市②,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③,顾反为女杀彘④。"
9、往“女”通“汝”,你不过,仅,只是曾子的教育方法是对的。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10、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视频(全)
11、妻子听了,觉得丈夫的话句句在理。她佩服丈夫,言而有信,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以真诚的态度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她深深地责备自己,不再阻拦丈夫,终究避免给孩子心灵上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然付出的代价不小,但很值得。
12、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13、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4、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忙完家务,准备要到街上去买东西。三四岁的小儿子,也要跟着去。母亲怕麻烦不让去,儿子没完没了地纠缠。实在没办法了,灵机一动,便哄他说:“听话,在家里玩。等我回来,我把咱家那口大猪杀了,给你炖肉吃。好吗?”
15、"曾子杀猪"是记录在《韩非子》中的一个故事。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之一。据说曾子的妻子有一天要去集市上,曾子的儿子跟在后面哭闹着非要去。她便对儿子说:"如果你听我的话回去,回来后给你杀猪吃。"儿子一听,便停止哭闹,乖乖回去了。曾子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便去猪圈里将猪逮出来要杀。他妻子制止他道:"哄小孩子的儿戏话,你怎么当真!"曾子却说:"你当儿戏,小孩却并不当儿戏啊。小孩子不懂事,都是跟着父母学的,你今天欺骗他,便是教他欺骗;并且你今天欺骗了他,他以后就不会相信你了,你就没法再教育他了。"曾子最后将猪杀了。这个故事在历史上被当成"身教"的典型。
16、今天继续跟着柚子老师一起来从历史故事读文言文。
17、三年级上册数学视频+练习+知识梳理(全)
18、★《韩非子》:曾子杀彘(zhì)
19、曾子即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被尊称为曾子。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并以孝著称。曾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并且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是以此作为规范。
20、是教子欺也,去”妻止之曰曾子之妻之市:“止”是“阻止”今子欺之:你现在欺骗他是在教他学会骗人呀:一个“之”是“的”,第二个是“前往
五、曾子杀猪短文阅读答案
1、(1)同”,人称代词,你(2)开玩笑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儿子欺骗呵。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对即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4、这个故事,几千在中国流传,经久不衰,引人深思。
5、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应为“只是”之意)
6、⑪子:你,对对方的称呼。之,代词,指儿子
7、小孩子不仅在智力方面处于蒙昧状态,在道德方面同样也是处于蒙而无知的状态,是非、善恶、美丑分不清楚,辨别能力很差,容易受外界影响,特别是父母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成年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又是他们心目中最有威望、最值得信赖的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笃信不疑;父母做什么,就学什么,毫不走样。
8、小班幼儿在家长陪同下阅读故事绘本,了解故事内容,尝试理解内容。
9、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10、每天坚持陪孩子学习十分钟,影响孩子的一生。
11、对于“曾子杀彘”这一故事你有何看法?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说说你的理由。
12、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
13、曾子母亲在相信曾子杀人后是怎么逃走的?
14、曾子,名参,鲁国人,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后世尊为“宗圣”。
15、我很想知道,曾子的儿子长大以后,如果他也遇到“曾子杀人”的谣言,他会怎么办呢?
16、曾子在儿子小时候,特别注意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努力做到“谨于言,慎于行”,反映他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在他看来,在子女教育上“无小事”。在与孩子相处中,在处理有关儿童的问题时,家长的一切言行举止,都要服从儿童的教育。
17、二年级下册语文二年级下册数学
18、对曾子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9、别忘了文末(点赞)和(在看)哟
20、③女:通"汝",人称代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