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酒中八仙
1、贺知章的诗存世有19首,其中的《咏柳》、《回乡偶书》也是脍炙人口。
2、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3、袁枚是清代出名的文学家,与纪晓岚齐名,是“性灵诗派”的倡导人。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4、醉八仙,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唐朝嗜酒的八位学者名人,出自《新唐书·李白传》。
5、凤香型白酒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鲜明的个性,是陕西白酒的精华,有国家名酒西凤酒,国家优质酒太白酒等一大批凤香型白酒企业。
6、“抗战夫人”“沦陷夫人”和“劫收夫人”
7、饮中八仙歌——杜甫(唐)
8、出名教育家、作家杨振声
9、“酒中八仙”们轮流在一个烟台人开的顺兴楼和一河南人的厚德福两处聚饮,从薄暮时分喝起,夜深方散。有时他们还结伴远行,近则济南,远则南京、北京,号称“酒浇胶济一带,拳猜南北二京”。
10、高翔怪在淡泊,一生都是布衣之身,他擅长画山水花卉,也精于写真和刻印。
11、知章骑马似乘船⑴,眼花落井水底眠⑵。汝阳三斗始朝天⑶,道逢麴车口流涎⑷,恨不移封向酒泉⑸。左相日兴费万钱⑹,饮如长鲸吸百川⑺,衔杯乐圣称避贤⑻。宗之潇洒美少年⑼,举觞白眼望青天⑽,皎如玉树临风前⑾。苏晋长斋绣佛前⑿,醉中往往爱逃禅⒀。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⒁。张旭三杯草圣传⒂,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⒃,高谈雄辩惊四筵。(1)
12、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13、款识8:钟离权。看起来是个没留遗着的大哲学家,咸阳人,书上说历仕汉、魏、晋,你看他唐、宋都还到处找徒弟,后人纪录中,说他是汉朝的钟离权,却把他姓了汉,倒真是个有意思的事。以前人把他化成个胖子,我觉得还是瘦点好。
14、原来,在“青大”名人荟萃的教授队伍中,很多学者都有留学欧美背景,且年龄多为40岁左右,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杨振声经常和他们交流,品茶谈诗、煮酒论文,于是,文艺沙龙和定期雅集便出现了。“酒中八仙”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
15、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李白既是诗仙,也是酒仙,祥云瓶盖匹配李白“酒中仙”的身份。
16、冯小宁:品酒大师,国家勾调品评、酿造工程师,贵州省评委,原珍酒集团总工程师,原华贵集团总工程师师,原贵州老掌柜集团总工程师,茅江集团总工程师,遵义市仁怀市酒业专家wy会成员
17、黄永玉的画,一贯是趣味十足的,他往往能从生活的人群中提炼出最为诙谐的审美情趣,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这位90多岁高龄老头笔下的酒中八仙图,以人为画,艺从心造,趣中见妙,嬉笑怒骂间活脱脱的隐现似人似仙的形态!
18、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时期的四位诗人,他们的诗作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19、sūjìnchángzhāixiùfóqián,zuìzhōngwǎngwǎngàitáochán。
20、扬州八怪大多出身贫寒,经历坎坷,靠卖字画为生。他们的书画作品大胆创新,不同于古人,不追随时俗,近现代名家齐白石、徐悲鸿等画家都有受他们作品影响。
二、饮中八仙歌
1、在古代有很多文人合集,这些称谓到现在依然也是很多,四大、四小、十大等等的,再列举一些其他的文人并称。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2、●记身残不减救国志的《抗战日报》社长迟健民|蓬莱人物
3、吴中四才子就是江南四大才子,是明朝中叶时期吴中地区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名士。
4、黄慎怪在悟性,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诗文、狂草书法,绘画三绝。
5、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永玉作于玉氏山房时在辛卯春日。
6、●葫芦烙画的江湖沉浮|蓬莱人物
7、青岛大学原中文系主任刘增人曾经说过:“城市没有文科大学就没有灵魂,一座像样的城市必须有一所综合大学,其中文科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它的人才库、智慧库,是走向学术高端的起源和发动机。
8、在唐开元年间长安市上得八位“酒仙”
9、马致远的小令很多,最出名就是《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10、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11、八仙是道教中极为重要的神祗,关于八仙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由于八仙均是凡人得道,其性情与百姓最为接近,故在民间备受尊崇。传统的“酒中八仙”指的就是我们成语八仙过海中的八仙。
12、左起:赵太侔、杨振声、梁实秋、闻一多
13、卓文君是西汉才女,她的《白头吟》中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至今依然很流传。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峨
14、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唐朝时进入黄金时代,代表人物还是这四位,留下了很多诗作名篇。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耿湋、夏侯审
15、永嘉四灵是南宋末年四位浙江永嘉籍诗人。
16、982635793@qq.com
17、每一套「酒中八仙」配套当代鬼才画家—黄永玉《酒中八仙图》绢纺长卷一幅,以及国家邮票印刷局限量印制的同题材个性化邮票一套,将酒文化、诗文化、书画文化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艺术欣赏价值和文化收藏价值。
18、汉赋四大家是西汉和东汉四位汉赋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较高成就者。
19、楷书四大家是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元朝的赵孟頫。
20、形容:健康长寿,快乐无限,的一种情形。亲朋好友前来庆贺拜寿,喝酒猜拳酒令声声,贺词不断。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国家对耄耋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老年人发出内心的幸福自豪感。
三、酒中八仙客
1、王羲之擅长隶、草、楷、行书,他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一行书”。王羲之书法影响了后代的书法大家,楷书四大家、宋四家这些书法大家都极为推崇王羲之,所以他享有“书圣”美誉。
2、zuǒxiàngrìxìngfèiwànqián,yǐnrúchángjīngxībǎichuān,xiánbēilèshèngchēngbìxián。
3、全套“酒中八仙珍藏版”还赠送艺术大师黄永玉《酒中八仙图》绢仿长卷一幅,以及国家邮票印制局限量印制的同题材个性化邮票一版,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和文化欣赏性。
4、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辛卯春三月黄永玉作于玉氏山房。
5、三仙李适之,李适之出生在694年,是唐朝的宰相,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李承乾之的孙子,早年担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等等职位。724年成为左相,曾和李林甫争夺权力,但最后败了,成为了太子少保,被贬宜春太守。到了747年,李适之自尽。李适之非常喜好饮酒,据说能喝一斗都不醉,晚上喝酒,早上起来照样可以处理公务。
6、失意时喝一杯,李白能写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孤单时喝一杯,便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快意时喝一杯,奋笔疾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7、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贺知章出生在659年,是唐代的诗人,书法家。年少时期的他就早已成名,文学上有着很大的成就,还是浙江历史上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695年,中了乙未科状元,称为了国子四门博士,后来又被任命吏部侍郎等职位。贺知章是一位豁达之人,非常好酒,86岁告老还乡。
8、款识5:蓝采和。也是唐朝的进士,会唱踏雪歌,常在长安街浪游,爱喝醉,一天骑在鹤背上飞了。他热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也真不是个简单人物。
9、酒中八仙酒是五粮液推出的十分具有收藏价值的五粮液之“酒中八仙”酒动用五粮液百年窖藏的精华原酒,进一步萃取臻美,每万升仅能取到二三百升,这种比例百里挑一的精华原酒,属于的“60度特制陈酿”。
10、王勃的《滕王阁序》千古留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到至臻,还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是广为流传。
11、杨振声又是一个文学家,其代表作是《玉君》。他更是个教育家,曾在“青大”发动过以结构调整、内容更新为主旨的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他带头开设了《小说作法课》,并把新文学课提到与《诗经》《楚辞》等旧文学研究同等的地位,当时李云鹤和沈从文的未婚妻张兆和在图书馆当管理员,便经常去旁听杨振声的课,讲师沈从文和后来到山大的老舍也开《小说作法》课程,即发端于此。
12、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除了在瓶身上书《饮中八仙歌》的诗句,特地把瓶盖制成宝船样式,意指诗句中的乘船,代表相应的文化符号。
13、当时的山大,叫做“国立青岛大学”,出名教育家、文学家杨振声校长以北京大学为榜样,效法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当校长时倡行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科学与民主”的办学方针,积极延聘专家学者到校任教,以提高新建立的国立青大的师资力量和学术地位。许多出名专家学者如闻一多、梁实秋、黄敬思、黄际遇、汤腾汉、曾省、闻宥、游国恩、沈从文、傅鹰、任之恭等均应邀来校任教。杨振声校长还经常邀请蔡元培、冯友兰、顾颉刚等学者名流来青岛大学讲学。在名人荟萃的师资队伍中,很多学者有留学欧美背景,且年龄多为四十岁左右,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14、《旧唐书》记载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在饮中八仙中,他资格最老。“金龟换酒”的故事发生在李白初到长安的时候。李白到达长安,住在一家旅馆里,贺知章一个来拜访他,看到李白气度不凡很是钦佩。李白拿出《蜀道难》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解下自己佩戴的金龟(在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这种金龟)用金龟换酒,宴请李白,使李白的名声大振,轰动了整个京城。天宝三年(744年),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家宅为道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皇帝诏令准许,赐鉴湖一曲。唐玄宗以御制诗赠之,皇太子率百官饯行。其间,写下《回乡偶书二首》,为人传诵而脍炙人口,未几病逝,年八十六。
15、岭南三家是清初岭南地区的三位诗人,他们在当时岭南地区最享盛名。乾嘉三大家(江右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
16、八仙喝酒时一般都邀朋友共乐,一桌一般十几人。从下午六时喝到八点左右,不胜酒力的五位先起身告辞,剩下的九位则是兴致正豪,开始宽衣攮臂,猜拳行酒。不作拇战,30斤花雕不易喝光,梁实秋曾经调侃道:“在大庭广众的公共场所,扯着破锣嗓子‘鸡猫子喊叫’实在不雅。别个房间的客人都是这样放肆,入境只好随俗。”
17、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是出名草书书法家,和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毛笔,是张旭最趁手的伙伴。
18、在一次饮宴上,闻一多趁着酒兴环顾座上共有八人——七个“酒徒”加一个“女史”方令豫,一时兴起,便说道:“我们是酒中八仙!”一语道出了他们豪饮取乐的情态。“酒中八仙”也因此而得名,校史上也便留下了“酒中八仙”的趣话。
19、(人物春秋)打手、舵手、推手:蒋经国的一生
20、李适之是李世民曾孙,李承乾的孙子,曾任左丞相;李琎是唐睿宗李旦嫡长孙,唐玄宗李隆基的侄子,被封为汝阳郡王;崔宗之是宰相的儿子,袭爵齐国公;苏晋袭封河内郡公,后任吏部侍郎;焦遂是一介平民,事迹记载也不多,因为嗜酒如命、酒量惊人而出名。
四、酒中八仙记忆顺口溜
1、余方强:夜郎古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仁怀市白酒协会理事、仁怀市酱香型白酒专家库成员、遵义市品酒专家库成员、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特邀省级白酒评委
2、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3、“酒中八仙”缘于国立青岛大学。而提到国立“青大”,人才济济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也是青岛人的骄傲。校长杨振声继承了恩师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衣钵,使尽手段,为“青大”吸引了梁实秋、闻一多、赵太侔等各界精英人才,并利用人脉关系邀请蔡元培、陈寅恪、胡适、竺可桢等来校讲学,可谓群贤毕至,名流云集,为青岛留下了文学作品及人文踪迹,也激励了青岛文脉的传承。正是因为如此,海归派教授们为“青大”注入了活力,高考已经结束的学子们也都对“青大”校园充满了向往。
4、诗中的焦遂是一位雄辩家。他是一介布衣,但却很有名气,闻名的原因,一是因为他喜欢饮酒,且酒量很大,能饮五斗;二是因为他口才出众。焦遂平时口吃,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一旦酒醉,却马上变得口才流利、高谈雄辩、妙语连珠,如入无人之境,令在座的人目瞪口呆。他可以说是“酒仙”中的一位奇才。
5、醉八仙,指唐朝嗜酒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酒中八仙、饮中八仙。《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瓷器画面绘饮中八仙,每每于人物之上书以人名,以清朝为多见。
6、厚德福本是老北京的一家河南菜馆,梁实秋父亲是厚德福的股东,梁实秋到青大任教后,在他建议下,厚德福到青岛设了分号。梁在《酒中八仙:记青岛旧游》中回忆说:“厚德福是新开的,只因北平厚德福饭庄老掌柜陈莲堂先生听我说起青岛市面不错,才派了他的长子陈景裕和他的高徒梁西臣到青岛来开分号。我记得我们出去勘察市面,顺便在顺兴楼午餐,伙计看到我引来两位生客,一身油泥,面带浓厚的生意人的气息,心里就已起疑。梁西臣点菜,不假思索一口气点了四菜一汤,炒辣子鸡(去骨)、炸肫(去里儿)、清炒虾仁……伙计登时感到来了行家,立即请掌柜上楼应酬,恭恭敬敬的问:‘请问二位宝号是在哪里?’我们乃以实告。此后这两家饭馆被公认为是当地巨擘,不分瑜亮。”
7、刘本钊一生涉猎极广,尤精于金石字画之品评鉴赏。他一生一直想当一名记者,却始终未能如愿。尽管如此,却始终与报刊有着密切关系。在北京、青岛、昆明以及台北各高校工作期间,仍坚持写作,留下千余篇文章,其中有京剧述评、杂文、历史小品等,并在各报刊上大量发表。可惜大多因战争等历史原因而散失殆尽,仅在台湾写的一部分保留下来,亲自定名为《台墨残痕》,分为“梨园逸话”和“小品与杂文”等部分。
8、诗中的李白,就是人们熟悉的“诗仙”。他性格豪放、潇洒浪漫、喜欢豪饮,他的精美诗篇大都是在醉意朦胧中创作的,人们所说的“斗酒诗百篇”,就是赞美他的。传说,有一次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花园中观赏牡丹花,唐玄宗兴起,立召李白进宫写诗助兴,谁知,此时,李白已醉卧在长安街头的酒肆之中。待高力士将他扶进宫时,他仍在酒醉之中,唐玄宗认为他已无法写诗,但李白却说,他是酒中仙,他趁着酒兴,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让杨国忠为他磨墨,一挥而就写下了《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千古绝句,由此而生,其“酒仙”的美名也越发闻名。
9、王献之精通楷、行、草、隶各体,尤其擅长行、草书,东晋到唐代,他的影响超过了父亲王羲之。一直到唐代李世民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才使王羲之的影响更大,因为王献之杰出的书法造诣,被称为“小圣”。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10、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
11、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李白是大家最熟知的一位诗人,出生在701年,字太白,被后人誉为诗仙,还和杜甫合称李杜。李白为人非常爽朗,喜好交友,经常和友人一起喝酒。李白好酒到极点,很多诗作都是在喝醉后写的,有着非常大的艺术成就。我们熟知的诗作《望庐山瀑布》、《将进酒》、《早发白帝城》,除了诗作,在书法、思想、道经上都有着很大的成就。
12、这是一幅《酒中八仙图》绢仿长卷一幅,是由艺术大师黄永玉老先生与中国白酒界“浓香之魂”五粮液合作得高端纪念酒“酒中八仙”。
13、zhīzhāngqímǎsìchéngchuán,yǎnhuāluòjǐngshuǐdǐmián。
14、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15、青岛市百花园杨振声雕像
16、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17、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创作了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8、青岛虽然风景如画,却诚如闻一多所言,这是一座新兴的摩登城市,且又地处海陬,既没有南京式的夫子庙,也没有北京的琉璃厂,缺乏文化氛围,又没有适当的娱乐,天长日久,生活颇为单调枯寂。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一批文士每天工作之余,只能看山观海,日子久了便不免感到枯燥乏味。
19、zōngzhīxiāosǎměishàonián,jǔshāngbáiyǎnwàngqīngtiān,jiǎorúyùshùlínfēngqián。
20、款识7:曹国舅。宋朝曹太后的弟弟,山里学道,又是碰到钟离权、吕洞宾,把他引进了仙班。绍兴四年,蝉蜕在玉虚观。按宋史,慈圣光献太后的弟曹胓,七十二岁死的,既没成仙,也不见说起有曹国舅这个弟弟。其实有没有也没啥关系,要没曹国舅,谁会讲起那个慈圣光献的曹国舅?换个说法,曹国舅真有的话,日子当然是好过的,有姐姐做太后,不喝酒也喝酒了。
五、酒中八仙诗原文
1、此套八屏之系列作品由北方酒业大贾于2011年辗转求画,八十八岁高龄黄永玉先生不吝尺幅,量身而作。黄永玉驾驭“八仙”题材,正合其机智而诙谐的审美情趣,以仙做题,以人为画,趣中见妙,嬉笑怒骂间活脱脱的隐现似人似仙的形态,将黄永玉个人的精神气质彰显得淋漓尽致。
2、竹林七贤是当时的贤士,放荡不羁,但在当时曹魏和执掌大权的司马家族对峙下,七人也走向了不同道路,最后分崩离析。
3、陈季超喝酒“豁起拳来,出手奇快,而且嗓音响亮,往往先声夺人,常自诩为“山东老拳”。
4、应该是“玉树临风”。“玉树临风”这一词语它是形容年轻男子,风度潇洒,亭亭秀美,就跟临风的玉树一样挺拔生姿。它的出处:是出自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其中有“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晴天,皎如玉树临风前”的诗句
5、刘本钊的十个子女个个上进好学,其中有五个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功勋卓著,身居要职,其他几个在解放后也成为国家建设的精英。尤为突出的是刘光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泰斗和“海洋地质之父”。
6、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7、欧阳询的字体被称为“欧体”,世称“唐人楷书一”,
8、西汉的司马迁和北宋的司马光,一个创作了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个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在史学界有着重大影响。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9、初唐四杰的名作很多都在课本上出现。
10、四大才女是古代才华横溢,因绝世才华赞叹千古的女子。
11、酒仙们喜欢喝名曰“花雕”的黄酒,用大碗自行舀取,菜肴满桌。如果由梁实秋做主陪时还不断变换摆设,别出心裁。他们将冰箱冷藏的大乌参细丝,浇上芝麻酱和大量蒜泥。每逢吃铁锅蛋时,就按赵太侔意见,外加美国干酪,切成碎末搅拌。结束前,人人都喝一大碗酸辣鱼汤,以助消化。梁实秋说,想必宋江在浔阳楼上题反诗时喝的就是这一味汤吧。
12、陈兴希,贵州省仁怀市海梦坊酒业有限公司核心创始人,国家白酒评委、原茅台科研所所长、中国酱香型白酒大师、国家高级评酒师、中国酱香白酒专家wy会专家
13、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李琎用酒滴形瓶盖,代表其嗜酒如命。
14、郑燮就是郑板桥,怪在传奇。郑板桥诗书画三绝,画作擅长画兰、竹、石;书法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而独创一格的“板桥体”,自称“六分半书”;诗文也写得极好,课本上学过他的七言绝句《竹石》。
15、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16、lǐbáidǒujiǔshībǎipiān,chángānshìshàngjiǔjiāmián,
17、建安七子中孔融是北海国相,因为触怒曹操被杀。其余六人全部投靠了曹操,巧合的是,这六人除了阮瑀早死,剩下的五人全部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疫病。
18、酒中八仙。辛卯于玉氏山房。黄永玉作。
19、rǔyángsāndǒushǐcháotiān,dàoféngqūchēkǒuliúxián,hènbùyífēngxiàngjiǔquán。
20、“酒中八仙”里的蓬莱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