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陈实与梁上君子
1、《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2、儿孙曰:“孰也?”寔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寔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3、总分:50分要求:30分钟完成
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x(((9com
5、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6、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己努力。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
7、(出处)《后汉书•陈宴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宴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
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想要真正做到豁达大度,就需要能够宽容那些不怎么懂事、度量小,修养浅的人,尤其当他们冒犯自己时,能换位思考,谅解他们。
9、梁上君子出自《后汉书·陈寔自传》,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10、解释: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11、①卞庄子(代词)②那么③小的老虎④却
12、①时岁饥民馁()②有盗夜入其室()
13、专注小升初初中语文教育
1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语境,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15、自己不孝敬父亲,还被自己的孩子教育,觉得很惭愧。
16、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那一年闹饥荒,百姓饥饿。有一个小偷晚上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陈实在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孙起来,神情严肃地教育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沾染了坏习惯,就变成了这样。”儿孙说:“这样的人是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很吃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认罪。陈实慢慢地开导他说:“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应该反省自己,做好事。”陈实知道他很穷,于是让人给了他二匹绢。从此整个县中再也没有小偷了。
17、是一个仁厚慈爱,宽容,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以德待人,有远见,善解人意的人.
18、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上君子为人要宽容别人,要给别人改正从新的机会.更要尊重别人。哪怕对方犯了错误也要给对方足够的尊严.对待别人犯的错误不应该一味的责罚,而应对之教导,使其能够从错误中走出来.也反应出教导者有着高尚品格.翻译具体如下:
20、东汉时期,有个叫陈实的人,是个饱学之士,品行端正、道德高洁,远乡近邻的人因此都非常敬重他。陈实不仅自己自觉自律,对儿孙们的要求也相当严格,常常抓住各种场合和机会教育他们,而且他很注意方法,所以总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二、陈实与梁上君子文言文
1、听了陈实的一番教诲,原来自己早就被发现了。他又为陈实的话而感动,陈实不但没抓自己反而耐心的教育自己。小偷儿羞愧难当,翻身爬下梁来来,向陈实磕头请罪说:“您说的太好了,我错了,以后再也不干这种勾当了。求您宽恕我吧!”
2、请从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简述麋最终被外犬吃掉的原因。(2分)
3、为人要宽容别人,要给别人改正从新的机会.更要尊重别人。哪怕对方犯了错误也要给对方足够的尊严。
4、东汉时许州人陈宴曾做过汉桓帝刘志的太丘长(官职)。陈宴很注重修养。《后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天夜里,一个小偷潜入了陈富的住室,悄悄爬到屋梁上隐蔽起来准备伺机作案。陈富看见了,却不慌不忙地起床整理什物,打扫卫生。然后命仆人把儿孙都叫起来。不一会儿,儿孙们齐集了一屋,陈宴严肃地训话道:“做人不能不自勉自励,品德败坏的人,不一定本来就不好,是他不严格要求自己,才恶习成性,逐步堕落的。你们看,梁上的这位君子就是这样的。”趴在梁上的小偷大吃一惊,跳到地上,对着陈宴叩头认罪。从此,人们便戏称小偷为“梁上君子”。
5、陈实和蔼地回答说:“看你的样子也不像个坏人应该也是被生活所逼吧!只要你好好反省,要改也是可以的。”说完他吩咐家人拿了几匹白绢给小偷。小偷非常感激,带着白绢走了。
6、有一颗尊重他人之心。“梁上君子者是也。”注重措辞,足以表现对小偷的尊重,哪怕对方犯了错误也给对方足够的尊严。
7、你从文中的事例中看出原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举出相关语句加以佐证。(3分)
8、断句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
9、听了陈实的一番教诲,梁上的小偷吃了一惊:原来自己早就被发现了。同时他又很为陈实的话所感动:他不但没抓自己反而耐心教育自己。小偷羞愧难当,就翻身爬下梁来,向陈实磕头请罪说:“您说得太好了,我错了,以后再也不干这种勾当,求您宽恕我吧。”陈实和蔼地回答道:“看你的样子,也并不像个坏人,也是被贫穷所逼的吧。以后要好好反省一下,要改还来得及。”说完,他又吩咐家人取来几匹白绢送给小偷。小偷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地走了。
10、”陈实看他好像很穷,于是命人给了他二匹绢。
11、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12、送故事下乡项目组由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设立,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慷慨资助。《姥姥讲故事》包括众多出名作家的作品,由爱心专业人士义务朗诵并录制下来。希望孩子们通过听讲故事得到出色儿童文学的滋养,更茁壮的成长,开启一个快乐而智慧的人生。
13、四水厂校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4楼
14、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15、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那一年闹饥荒,百姓饥饿。有一个小偷晚上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陈实在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孙起来,神情严肃地教育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沾染了坏习惯,就变成了这样。”
16、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陈实的“为人仁爱”?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17、后来这就成了一个成语。梁上君子,一般,我们用来指这些偷东西的人。当然啦,当我们把偷东西的人叫做梁上君子的时候,也包含着希望他们能改邪归正的愿望。
18、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那一年闹饥荒,百姓饥饿。有一个小偷晚上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
19、范晔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
20、1栖:躲藏。2阴:暗中。3夫:发语词,无实义4斯:这(地步)。5孰:谁。6徐:缓缓地,慢慢地,这里有认真的、严肃的意思。7谕:使……明白。8省:反省。9归:承认。10一:整个。11岁饥民馁:当时荒年,百姓饥饿。12盗:小偷。13自是:从此
三、陈实与梁上君子阅读答案
1、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志乃叹曰:"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2、”儿子孙子说:“成了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外文言文。
4、①人是老虎最美好的食物。②你只需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的老虎,那就是一举而能获得两只老虎了。
5、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大片村庄和良田,众多的人无家可归,到处逃荒。为此盗贼四处横行,天下很不太平。
6、有一颗宽容之心。想到“时岁饥民馁”,想到小偷“自投于地,叩头归罪”,他决定给小偷一个改正从新的机会,并动之以情教导他,使其能够从错误中走出来,重新做人。“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7、启示:我们做事情要运用智慧,善于观察,仔细思考,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就可以提有效率,甚至是事半功倍。
8、陈实严肃地告诫他说:“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应该反省自己,做好事。”陈实知道他很穷,于是让人给了他二匹绢。从此整个县中再也没有小偷了。
9、被陈实讲给儿孙们的听的道理打动了,知错了。是一个仁厚慈爱,宽容,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以德待人,有远见,善解人意的人.
10、兴威名座校区:东塘北兴威名座北栋3楼
11、儿孙说:“这样的人是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很吃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认罪。
12、陈实告诫他说:“看你的形貌,不像大恶之人,应该反省自己为好。
13、③小者必死()④而有刺两虎之名。()
14、账号ID:xxsd100
15、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
16、①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
17、太理想化了!通过行为和语言,表现他聪明谨慎,宽容善良的品格!他叫儿孙起来,为什么?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小偷不一定怕他,甚至他会有危险!他说人的本质好,也会由于沾染坏习惯而变坏,但是对待犯错的人要宽容,要让他改过自新!结局太离谱了,整个县城里都没有了盗贼,难道陈实给了所有穷人两匹绢?
18、东汉时,有一个就叫陈实的人,为人正直、善良厚道,受到乡村人民的爱戴。
19、好,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大鹏老师,祝你学习愉快。
20、儿孙说:“这样的人是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很吃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认罪。陈实慢慢地开导他说:“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应该反省自己,做好事。”陈实知道他很穷,于是让人给了他二匹绢。从此整个县中再也没有小偷了。
四、陈实与梁上君子文言文陈实是个怎样的人
1、②陈实知道他贫穷,于是让人给了他二匹绢。
2、”盗贼大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赔罪。
3、①时岁饥民馁()②遂至于斯()③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4、《姥姥讲故事》是送故事下乡项目组为了有助于儿童的成长,精选了1000个深受几代孩子喜爱的儿童故事,分为五辑,每辑200个。
5、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6、①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应该反省自己做好事。
7、梁上君子陈实是一个仁厚慈爱,宽容,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以德待人,有远见,善解人意的人.
8、我与神明画押,堵你心动一刹!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0、①饲养②这③渐渐④更加
11、通过行为和语言,表现他聪明谨慎,宽容善良的品格!他叫儿孙起来,为什么?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小偷不一定怕他,甚至他会有危险!他说人的本质好,也会由于沾染坏习惯而变坏,但是对待犯错的人要宽容,要让他改过自新!结局太离谱了,整个县城里都没有了盗贼,难道陈实给了所有穷人两匹绢?
12、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的身边必然会有很多知心的朋友,对人、对朋友能“求同存异”是为大度,不以自己的行为标准要求别人,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是能够听取与自己相左的意见。
13、用自己的话说说原父“惭而悔之”的原因是什么。(2分)
14、QQ:30350754508951326
15、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那一年闹饥荒,百姓饥饿。有一个小偷晚上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陈实在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孙起来,神情严肃地教育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粘染了坏习惯,就变成了这样。”儿孙说:“这样的人是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很吃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认罪。陈实慢慢地开导他说:“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应该反省自己,做好事。”陈实知道他很穷,于是让人给了他二匹绢。从此整个县中再也没有小偷了。
16、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17、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那一年闹饥荒,百姓饥饿。有一个小偷晚上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陈实在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孙起来,神情严肃地教育他们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坏的,只是沾染了坏习惯,就变成了这样。”
18、小偷一听,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老爷,对不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的对小偷说:“我看你不象是一个坏人,可能是因为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感动的哭着对陈寔说:“谢谢陈老爷!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青年!
19、③是负义也()④无需更作此具()
20、(例句):昨夜梁上君子光顾我们那栋大楼,翻遍了各家住户。
五、陈实与梁上君子文言文翻译
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大鹏老师的古诗文微课堂,今天是第七天分享初一古诗文,希望提炼出的精华帮你复习梳理,扫清盲点,取胜考点。
2、陈实提着灯从里屋出来拿点东西,偶然间一抬头,瞥见了梁上的一片衣襟,他马上心知家里进了贼了。他一点都不惊慌,也不赶紧抓小偷,而是从容不迫地把晚辈们全都叫起来,将他们召集到外屋,然后十分严肃地说道:“孩子们啊,品德高尚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够因为任何借口而放纵自己、走上邪路。有些坏人,并不是一出娘胎就是天生的坏人,而是因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后来想改都改不过来了,这才沦为了坏人。比如我家梁上的那位君子就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贫困而丢掉志气、自甘堕落啊!
3、梁上君子出自《后汉书·陈寔自传》,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执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筏厂摧断诋登搓券掸猾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开导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4、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它是。释义:。
5、谷年十有五()②谏父曰()
6、文章的寓意是什么?(2分)
7、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
8、(注)①畋(tián田):打猎。②麋麑(ní泥):麋鹿仔。③怛(dá):恐吓。
9、后来,大家就把陈实说的话变成梁上君子这句成语,用来称呼偷拿别人东西的小偷!
10、①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②规劝③这
11、①饥饿②于是,就③又,再
12、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ƒ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13、例句:宁肯饿死,也不能做梁上君子。
14、陈实,是东汉人,为人仁厚慈爱。有一年闹饥荒,有一个偷盗的人进入他的屋子,在梁上等候。陈实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儿子(孙子)起来,严肃地训斥他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恶的,只是习惯了成为习性,于是就成了这样子。”儿子(孙子)说:“成了谁?”陈实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大惊,自己跳下地,磕头赔罪。陈实告诫他说:“看你的形貌,不像大恶之人,应该反省自己为好。”看他好像很穷,于是命人给了他二匹绢。从此县中没有偷盗的人了。自己译的,也许有不对的地方,见谅啦!
15、①畜之()②自是日抱就犬()
16、金显宅勤于总结医疗实践中的发现和经验,将这些经验撰写成文。自1931年从医以来在国内外各种医学杂志中发表医学专著百余篇,其中用英文发表的计25篇。
17、②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
18、枫丹雅苑校区:劳动西路枫丹雅苑商务楼4楼
19、有一颗怜悯之心。“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