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吕蒙正不记人过
1、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且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选自宋·司马光《湅水纪闻》)
2、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3、!冬奥会出纪念邮票了!还有新晋顶流冰墩墩!限量2022套,买到立刻成绝版!
4、吕蒙正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5、下朝以后,他的同僚们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就终身不能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况且)不予追究,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肚量,气度)
6、汪曾祺:这个人间送温暖的老顽童啊!
7、那个时候他去砍柴,带个便当,碰到下雨,便当和雨水泡饭吃。后来当了宰相,宋朝那个宰相出门,旁边的秘书、副官要给他打伞的,雨伞没有打好,雨滴下来滴到手上,手就青了。他就骂这个秘书、副官,怎么那么不小心,回到家里还发脾气,骂这个秘书、副官。他的夫人说:相公啊!想当年你在山上砍柴的时候,那个雨打下了泡便当吃,手都不会青,现在怎么一滴雨手就滴青了?太太那么一讲,他傻了。可见人不能富贵,富贵了自己会堕落。
8、吕蒙正听了立即说:切切不可!须知我辈度量并不太大,修养也不太高,万一知道是谁在批评我,心中必有芥蒂,以后大家同朝共事,就不好了。因此,当政数年,公私太平,成为千古名臣贤相。
9、译文: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特别知遇关照.朝中的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好感.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叫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曾罢冗官二千余员,以为人严峻拒绝请托著称).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不易作到.
10、③不问之何损(朝士姓名)
11、(选自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12、他说,现在的文章不值钱,我也没有钱来拜你,只有一炷清香送送你了,所以灶君您上天尽管上天吧!
13、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豁达(乐观、洒脱))的人。
14、唐朝四大才女,他睡了一半,却被后人称是史上最专一的男人!网友:他是渣男!
15、大体含义:古代的求学之人必定要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义、教授知识、解决疑惑的人。人并非一生下来就知道东西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去寻求老师,他的疑惑最终也不能够解决。
16、“文言文”训练|《种皓》
17、1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
18、(1)不喜记人过(2)佯为不闻(3)令诘其官位姓名(4)遂止之
19、有些人较爱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身价,殊不知:恶言不处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20、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吕蒙正病逝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岁,谥文穆,赠中书令。
二、吕蒙正不记人过断句
1、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却用这书,让唐朝诗人风光了1000年
2、对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身边每一位贵人,珍惜生命中每一段缘。
3、评选史上最厉害八大诗人,你会选谁?清朝有一人上榜
4、《菜根谭》中说:我有功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5、李白最痴情的一首诗,句句令人心碎,开篇就赞叹世人……
6、当时在场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气量)。
7、(1)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走过去了。(2)散朝以后,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
8、人这一辈子,最不能忘这些恩:
9、怀恩书社微店:shanhuaien
10、用一颗宽容大度的心,容别人所不能容;用一颗热情善良的心,忍别人所不能忍。
11、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复以本官入相。吕蒙正为官清廉,曾有人献古镜,言能照二百里,蒙正笑而却之道:“我脸不过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闻者叹服。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多委任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
12、“文言文”训练|《樊重树木》
13、本文赞扬了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品格。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14、"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伺间"的意思。"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中"寡好"的意思。从吕蒙正拒收宝镜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吕蒙正拒贿语言不多,却极有特色,请简要评点他拒贿时的语言特点。
15、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
16、一天一篇文:汪曾祺《故乡的元宵》
17、“文言文”训练|《教学相长》
18、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19、皇帝对宋家两兄弟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哥哥宋郊为人低调、宽厚。弟弟宋祁性格孤傲,时常批评他人,仿佛满朝文武都入不了他的眼。
20、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懂得容人之过的胸怀。
三、吕蒙正不记人过吕蒙是怎样的人
1、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不问他的名字)对我来说有什么损失吗?”
2、7同列:同在朝廷中做官的同事。
3、《弟子规》有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4、(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5、吕文穆公蒙正做宰相时总以宽厚待人,太宗非常赏识。有一位朝士,家里收藏古镜,他说此镜能照二百里地,(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告知,吕蒙正笑着说:“我的面子只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能照到二百里?”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言语。听到此语的人都赞叹佩服,都说其比李卫公更贤德。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说他比李靖强多了。
6、(2)时人皆服其量。当时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7、懂得感恩的人,眼里看见的都是别人的付出与辛劳,心里记住的都是别人对自己的好,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善意和光明。
8、淳化年间,左正言宋沆上奏疏违逆皇上旨意,宋沆是吕蒙正妻子的族人,因此而罢免吕蒙正吏部尚书一职,又任用李日方为宰相
9、多去赞美别人的善行。对方听到你的称赞,必定受到鼓励,更上一层楼。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1、——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传统文化美刊——
12、一时间,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肚量。
13、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对“不计人过”的看法:像这样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可塑之才,不会因为于别人斤斤计较而得罪别人,使人厌恶。
14、译文: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能参与谋划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似的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僚非常愤怒,并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那位同僚)查问。退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有什么损失吗?”当时在场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气量)。
15、道理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诗句,我明白了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我们要后天努力学习,多读书,珍惜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和阅读让自己的生活更多姿多彩。
16、结果: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17、宋朝有一个宰相吕蒙正,大家都知道他是青年才俊,穷人出身。这个人没有得志的时候,两夫妻穷得一塌糊涂,过年拜灶君糖果都买不起,他作了一首诗,所谓:
18、(1)是小子亦参政耶是()
19、下朝以后,他的同事们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20、吕蒙正(946年一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吕蒙正为人宽厚,在朝廷里德高望重,常以正道自持,敢言直谏。他与开国元勋赵普同朝称臣,关系非常融洽。991年,谏官上疏忤怒太宗,吕蒙正因此受到牵连,被罢黜。淳化四年,又复入为相。吕蒙正为官清廉,有人进献一能照二百里的古镜,蒙正笑道:“我脸也就盆子大,怎么能照二百里呢?”听者都无不为之叹服。
四、吕蒙正不记人过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吕蒙正不计人过文章中心
2、十首早春诗词送给春天,春寒料峭也动人
3、对别人有恩惠的时候不要总是记挂在心上,对不住别人的事才应该铭记于心。对自己忘功不忘过,对他人忘怨不忘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吕蒙正不记人过,体现了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对别人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5、五不能忘贵人提携之恩,六不能忘知己帮衬之恩。
6、对别人有恩惠的时候不要总是记挂在心上,对不住别人的事才应该铭记于心。
7、都没半点影响,又何必浪费时间跟他计较呢?”
8、(2)蒙正遽止之遽(立刻,急忙)
9、文章中吕蒙正不记人过,实在难能可贵。吕蒙正对当众讽刺自己的人,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而不是采取争锋相对,甚至怀恨在心,打击报复的态度,避免了激化矛盾。
10、对“不计人过”的看法:像这样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可塑之才,不会因为与别人斤斤计较而得罪别人,使人厌恶。
11、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①,入朝堂,有朝士②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③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12、15遽(jù):立即、立刻,急忙。
13、我常常告诉青年同学们做人的道理:“士无贤愚”,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不管你好与坏,是贤人或坏人,“入朝见嫉”,他只要进到一个团体,大家就嫉妒。等于你一个青年刚刚大学毕业,一进公司,那些老的同事看你一个新的小职员,一定侧目而视之,眼睛斜着来看你,总要整你两下的,称称你的份量。“女无美丑,入宫见嫉。”女人到皇帝面前,皇帝一旦重用了她,其它的宫女就妒嫉了;这可要命了,皇帝被她抢走了。这是当然的道路,历史上很多。
14、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行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
15、10佯(yáng):假装
16、不要当面揭穿别人的缺点,更不要到处宣扬别人的隐私。毫无保留地批评他人的过失,把无礼当成耿直,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嫌隙。
17、A.录毕,走送之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18、没有人生来臻美,各有各的长短,各有各的问题。不对别人指手画脚,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0、吕蒙正不计人过文章主题
五、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启示
1、太平兴国五年(980),拜左补阙,知制诰。八年,任参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罢李昉,拜吕蒙正为宰相。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关系极为融洽。淳化二年(991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
2、意思是,水过于清澈,鱼儿就无处藏身;人过分计较,别人就很难与他相处。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3、吕蒙正不记人过文言文读音为lvmengzhengbujirenguowenyanwen。
4、上文赞美了吕蒙正在怎样的品质?
5、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
6、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处事哲学
7、“文言文”训练|《农夫殴宦》
8、出处:《庄子諵譁》《南怀瑾与金温铁路》
9、“文言文”训练|《颜回好学》
10、一不能忘父母养育之恩,二不能忘夫妻患难之恩;
11、(1)罢朝,同列犹不能平。
12、吕蒙正答道:“一旦知道是谁,难免怀恨在心,不如不知。况且无论他怎么骂我,对我
13、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14、(1)是小子亦参政耶是(这)
15、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16、译文为:宰相吕蒙正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他出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同朝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能参加政事?”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吕蒙正同在朝廷做官的臣子听见这件事非常愤怒,下令寻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的行为),不让(那位同事)查问。
17、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辍耕之垄上
18、吕蒙正初任宰相时,听到有人议论自己,说:“就凭这小子,也配当宰相?”
19、有些人较爱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身价,殊不知:恶言不处于口,忿言不反于身。逞一时口舌之快,只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难堪。
20、(2)(止)A.蒙正遽止之()B.止增笑耳()(《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