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羽绒服销售旺季,但随便一件就上万的国外品牌加拿大鹅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该品牌在中国大陆门店不得退货,无法退货的售后“双标”行为引发众怒,此举也引起不少网友表示“国产品牌不香吗”?
知识产权一直以来都是一家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其构建竞争壁垒的关键,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执着“国产”与“进口”,一定程度是相信国外产品的质量,那么国内企业要想打破这种观念就需要自身知识产权过硬,用实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万元羽绒服质量粗糙无法退货
加拿大鹅凭什么硬气?
近日,消费者贾女士花11400元高价购入加拿大鹅羽绒服,但上面衣服缝线粗糙,面料还有刺鼻异味,甚至最能代表品牌形象的logo也出现问题,因此萌生退货的想法,不料却屡受“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款”条款的阻挠,没能退货成功。
有网友发现加拿大鹅官方网站针对国外用户则是30天的退货政策,退货条件也仅仅是“未穿洗过、未穿戴过,仍有吊牌”。这与他们在国内的政策简直天差地别,而且在贾女士找媒体揭晓之后衣服也没能退掉。
随着事件发酵,上海市消保委也于12月1日上午约谈了加拿大鹅,骑虎难下的加拿大鹅才改了说辞,称“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可以退货退款”
一件动辄上万的羽绒服,说是奢侈品也不为过,却出现脱线、味道刺鼻这样的问题,并且,这还不是它一次“翻车”,今年9月,加拿大鹅因虚假宣传被罚45万元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大鹅如此昂贵,为什么消费者却还是愿意一掷千金?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当然是品牌效应,许多名人、明星都是大鹅的粉丝,最主要的是冲着它的产品质量而去,据说该品牌坚持在加拿大本土生产,御寒性能较佳,然而该事件却是因产品质量“翻车”,着实是打了消费者的“脸”了。
国产“鹅”也不输国外的“鹅”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产品的时候,应当关注的首要两个指标是羽绒的“蓬松度”和“充绒量”,且国际上针对羽绒“蓬松度”和“绒子含量”是有一套量化指标的;数字越大,就意味着羽绒保暖性能越好。
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含绒量较低不能小于50%。奢侈品羽绒含绒量通常在80%(如,加拿大鹅),登峰系列鹅绒含绒量为95%,为含绒量的理论极限值(根据GB/T14272-2011羽绒服装国家标准)。
换而言之,国外的鹅并不比中国的鹅更好反而更贵,且目前这价格昂贵的背后也被证明并没有更多的专业技术支持。
其实国内也有不少出色的羽绒服品牌,如波司登、艾莱依等,现如今,越来越多中国民族品牌能在如今在国际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我们从知识产权方面来看看这些品牌有什么优势:
波司登:全国较大、生产设备最为较新的品牌羽绒服生产商,据查询,波司登及其关联公司在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540件左右的专利申请,波司登当前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羽绒服等相关的技术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波司登率先将国际领先的“纳米技术”运用于羽绒服制作。
艾莱依集团:是一家聚焦于风尚潮流产业的集团,凭借突出的设计优势和品牌综合实力,在国内拥有3000多家销售渠道。据天眼查显示,艾莱依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有146条专利信息,值得关注的是艾莱依拥有原创四层结构锁绒专利技术。
从专利方面来看,这些品牌在产品上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并且都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专利技术,不论是保暖效果、产品外观、品牌效应,都不输国外的“鹅”。那么能否占据消费者心里的地位可能只差一个“机会”了。
从鸿星尔克、蜜雪冰城等民族企业被消费者发现,而他们能成功并不是全靠运气,企业需要稳扎稳打的实力,为什么说知识产权重要,最主要的还是竞争力的问题,小到企业个体之间的竞争,大到国家之间的较量,最后还是靠产品质量来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