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贝句子迷》汇总林清玄散文读后感共66句精选好句子,如果您对这些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比较喜欢的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给更多句子迷!这66精选好句内容分别是:
1、小贩笑着说:“一只才1800元。”
2、因为禅意,所以自由;因为自由,所以欢喜。
3、我的父亲是一个随和幽默的人,他持之以恒的品质和热爱运动的特点也让他变得越来越强壮。让我最难忘的是他那双厚实的肩膀。小时候去看庙会,因我的身材小,看不见台上的表演,爸爸一边把我扛在肩膀打趣到“矮冬瓜矮冬瓜!”还不时地给我挠痒,逗得我咯咯直笑。
4、相信在这一寸时光里,他们都有各自的欢喜,因为重视着内在的修持而不执着外在的形象,得以始终保有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诚如书中所言“只如今于一一境法,都无爱染,亦莫依往知解,便是自由人。”而我还不自量力地在其后加一句:“便是欢喜人”。
5、《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篇一读林清玄,每一次都好像从城市瞬间落到了田园,满眼的自在,惬意。可是这样的书就是要让你去翻开,在闲暇的时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一张摇椅,一点阳光和几朵白云,捧着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恒。它们不似柜台上的畅销书,声名大燥间,街头巷尾便都是议论。它们默默,默默地如白云,似流水,不会有成为焦点的时刻,
6、(PS:本文获2019年全县中小学生阅读活动特等奖)
7、买两种面包,偶有迟疑,竟然悟出了人生的真谛,非林清玄这样的大作家才能写出吧,我想。
8、读书使人明智,而读林清玄的文章不仅使人明智,还能使人开阔心胸,领略大道理。
9、林清玄的散文里总有一股清新的气息,许是有流水的声音,许是洒进了阳光的温暖,又许是有风吹过的清凉,总之,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静,在冬日人烟稀少的书店,当你坐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已有弹奏琴弦飘出的琴音安抚了你浮躁的心,它让你不知不觉地静下心,不知不觉地专注于这字里行间的温柔,这便是一本书的魅力所在,像是一个禅师在向你说教,声音低低的,柔柔地,却丝毫不差地进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里。
10、此后,我买蜜茶时心甘情愿,也喜欢喝蜜茶了呢,那时,总会想起那为此牺牲的几只蜂。
11、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流言闲语,有太多的抱怨和吐槽,请选择沉默吧,沉默才是最有力量的语言。面对误解,请选择沉默吧,清者自清;面对挫折,请选择沉默吧,去找寻解决方法;面对辱骂,请选择沉默吧,智者不争。
12、另外,林肯总统也说过,四十岁的人是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的。人出生的时候的相貌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但是慢慢地,相貌就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变。从人的脸上就能看出这个人的人品、性格,相由心生。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就如文章中说的,做了很久屠夫的人,脸上的每道横肉,都长得和他杀的动物一样。一个人的一切变化,都是由意念而起的。
13、去爬山时,我走不动了,爸爸把我扛在他的肩上。到山顶时,爸爸早已累得起踹嘘嘘,还和我一起玩,给我买各种好吃的零食。爸爸平时很忙,常常上班到很晚,有时到半夜,被钥匙开门的声音惊醒了,还有爸爸敲击键盘的声音,这时已经深夜。爸爸的肩膀担起了整个家。不管是太郎叔还是林清玄的父亲,还是我的父亲,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
14、然而,林清玄的淡,林清玄的禅,并非对社会的逃遁,对人生的冷淡,他只是更懂得用禅来提升境界,用禅来浸润心灵。他教会我们在浮华短暂的世界,如何去坚持一些更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教会我们如何对待外界无尽的诱惑,教会我们如何以平常心对待人生的得与失,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悲苦沉重……
15、让我们一起倾听成长的声音
16、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的散文是《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它写了一杯蜜茶中小蜜蜂们的所做,让我看到了蜜蜂的许多优点。
17、因为每一寸时光都有欢喜。
18、所以,凡有触动,皆是禅意,皆是欢喜。
19、他曾养过一只较好的松鼠,并亲手将其埋葬,唯独理葬不了的只有情感;他曾和故乡的小河以及两岸的生命保守着一个共同的秘密:他曾误将一张“白雪公主泡泡糖”的包装纸夹在汉语字典里,后来却无从回忆;他曾在农场里打工,期待着发芽的心情:他曾欲彻底分辨丝瓜和肉豆的茎叶,最后却明白了“无风絮自飞”……
20、《林清玄散文读后感》当我们买1800元的老鼠之际,我们是真爱那只老鼠,还是重视那个价钱?如果长毛黄金鼠一只18元,我们还会宠爱它吗?当我们花2500元买一只青蛙的时候,是因为价钱而重视青蛙,还是真爱一只青蛙呢?如果真爱青蛙,市场里多的是,一斤才40元呀!
21、(PS:本文获2019年全县中小学生阅读活动三等奖)
22、林清玄在散文精选中提到了他年轻时对樱花疯狂的痴迷,他说:
23、常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林清玄的短散文《生命的馅》,既给我们人生的启迪,又给学写散文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散文的模板!
24、翻开那本散文集,指尖顺着页沿滑过,从翩翩白雪的少年到“我似昔人,不是昔人”,我仿佛恍恍惚惚地随着林清玄走过浮世半生。
25、儿时初读林清玄先生的散文,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意境,只是觉得好。如今再次带着纸叶香气的书卷,清幽而大气的文段细看去我竟也能领略出几分道理来。
26、林清玄伯伯写的作品,有好笑的,生动的,感人的,每一个故事,都包含了一个大道理。《林清玄散文》使我百看不厌,我要多次去品味它,当然,我希望你们也喜欢上这本《林清玄散文》。
27、林清玄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生活的细微的观察,更是对人生的哲思、对生命的感悟。那震撼人心的话语,将拨开我这迷茫的青年眼前的迷雾,指引着我继续奋斗,像百合花一样绽放。
28、于是,我怀着敬仰的心拜读了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我是远远没有先生的境界的,也不是很了解佛理,但也依然可以从先生简明而深邃的文字间感受到心灵的洗礼。要我说,若是把世间文学作品凝聚于一幅画中——一幅绘尽了世间万物的画。那么先生的作品,定不是灯红酒绿的繁华市景,亦不是雄伟巍峨的奇山峻岭,波涛汹涌的碎空长河,而是深林古木下的一株小花、祠庙深院的木鱼与佛像,或是幽幽古谭里静静绽放的白莲……
29、“是,才1800元。”小贩加强语气说,“你要买便宜的也有哪,这个箱子里的每只150元,那个箱子里小一点的,一只100元。”
30、于是就有了如此惬意的午后时光,一杯菊花普洱,慢慢酝酿生活的平衡之美,《林清玄散文》书中多次提到茶,如松子茶、冷泡茶,桂花蜜茶等等,往往是一段小小趣事或几个生活画面,寥寥文字,竟能生动刻画出烹茶的全过程,真是引人入胜,仿佛置身其境。林清玄说,人生如茶三起三落方有味道,茶的滋味跟人生的滋味其实都是一个滋味,如果你在某一点突破了,悟道透彻了,你看什么事都可以很透彻,很理解。茶一定要用热水汤过才有味道,人生也是一样,你一辈子很平顺味道也不会出来,一定要三起三落,然后起的时候像万里飘蓬,之后才有味道出来,整个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环节都不可,而此时茶叶本身的好坏就变得不是很重要了,人生其实亦如此。
31、林清玄散文精选的内容简介在林清玄的创作生涯中,除了后期最负盛名的“菩提系列”十书,其早期的散文作品,也因文笔清丽、情感醇厚,而深受读者欢迎,屡获台湾各项文学大奖。因此,本书除精选“菩提系列”十书中的经典篇目外,还收录了林清玄早期的散文代表作,如《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在梦的远方》等。本书亦收录了深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红心番薯》、《光之四书》(《光之香》一节入选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等,以期在给成年读者带来安宁与回忆的同时,也给青少年读者向上的力量。让我们以本书作舟,与林先生一起,“循着时光的河流向上游前进,两岸花树宛然,群山微风依稀,好像重活了一次。”。
32、一直对散文很是赏爱,家中便有许多散文大师的散文集,像林清玄、梁实秋、朱自清等等。
33、首先,《生命的馅》题目之奇特,让人震撼。能把面包之馅的“馅”之“小”点和“生命”这个“大”
34、林清玄看待社会和人生的态度,都透出淡的况味,他不会把世俗的功名利禄看得太重,不会刻意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失败,而那种空明淡雅的心境,总是给在物质社会中奔波忙碌的现代人以心灵的净化与滋润。
35、说实在的,我不知道林清玄还有一篇短散文叫《生命的馅》,找来一读,竟有顿然大悟之感!
36、随着黄玫瑰来体会着有情世界的一切展现,当我们有大觉的心,甚至体贴一朵黄玫瑰,以心印心,心心相印,我们就会知道在最近最平凡的一切里就有最深最奇绝的睿智。
37、原来,先生的文字真的是不分境界的。我明白了很多:在生命的长河里,在坚硬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做一个内心柔软的人,用忘却功利与浮躁的温存,化解外在的坚硬和冰冷。
38、其无处不在的深远的禅意幽思,则将对世间一人一树的真切关怀反折以禅宗思想的思索,正所谓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心是莲花开。林清玄总是怀着一颗菩提之心,通过他清明悲悯的双眼,时时关注现世人生中种种凡尘琐事,用他独特的视角在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中体察人生的苦难与美好。不论是一个夜归的喇叭丧乐手,还是市集卖菜的小贩;不论是父亲种的番薯,还是山间野生的百合;不论是舌尖品尝的五味,还是阳光赋予皮肤的不同感觉,他都用一颗敏感真纯的心去感受去体会。正因这样的“入世”之姿,这样的人文关怀和思考,才使他的散文于质朴清新之余,又极显智慧幽远、空灵流动的诗性之美,一篇文章就是一瓣心香,总让我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
39、听着那月下的喇叭响入我心,月光下老人两鬓的白在路光下反射成点点星光,那句想念故乡的话也在我的心中回荡,老人回忆着过往。那年农忙,他被车子载着,转向四方,那部车丢下了他的童年,他的大豆田,还有他老祖父终于休止的故事,他的眼泪落在车板上直到流干,他辗转到了海岛,天仍是蓝的,稻子从绿油油的茎中吐出他故乡嫩黄野花的金黄,他换上戎装,荷枪东奔西走,却不曾找到落脚的地方“俺以为这一回是真的,睁开眼睛还是假的”,失望落寞使他再也不敢想念故乡。老人的故乡,在酒杯中转来转去,他端起杯来一口仰尽一杯高粱。
40、初遇作家林清玄,是在一本破旧的杂志中的一篇散文《蚂蚁三昧》,主人公在佛菩萨面前上香膜拜时,看见一大队蚂蚁,从莲花台上,经佛趾,肚,胸,到佛头顶,此时生念,把蚂蚁扫落,以护佛庄严,刚要挥手之际,念想起佛经有云:佛与众生无既是如此,前念又落凡俗。
41、林清玄先生写的《刺花》让我读完后仍然觉得回味无穷。《刺花》主要讲述了林清玄小时候和父亲、太郎叔一起去大山猪,太郎叔因有一次他的儿子不忍杀死一窝小山猪?而把他的儿子赶出了家门。最后太郎叔没有打死剩下的一窝小山猪?,他想起了他的儿子,最后和儿子重逢的故事。我认为故事中的太郎叔并非不爱自己的儿子,他赶儿子走后,心中必定有后悔和难过。林清玄的父亲给我留下一个豪爽,有男子汉气概的印象,这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42、书中有一段话:我曾在一个开满风凰花的城市住了三年,今天看到一朵凤凰花开,好像唱着歌一样,使我的耳眼鼻身意都洋溢着少年时代的欢喜。”他还记着少年时代的欢喜呢,而我们——我们正处于少年时间。正感受着林清玄所谓的少年时代的欢喜,而我们则更应该珍视这份时光中的欢喜,在禅意中追求欢喜的时候,不要忘记追寻这份欢喜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也正是追寻时光中的欢喜。苏轼有云:
43、这是林清玄最喜欢的一段话,这其中,也涵盖了他对青春的看法。
44、只是近期有些忙,去了遥远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又会传来音讯。
45、从散文集里,在欢喜中,我读懂了两件事。
46、只是后来时间少了,更倾向于快节奏的、刺激性强的阅读,开始习惯和适应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也更喜欢看一本小说,一个完整的、逻辑性强的故事,所以喜欢上了东野圭吾的文字,看《解忧杂货店》、《白夜行》、《嫌疑人X的现身》,喜欢上跟着作者的思路从极不合理处看完整个极合理的故事,大概也是因为越来越喜欢黑夜。
47、释迦牟尼曾经对他的弟子说:
48、一是平静。在每一寸时光里保持平静,感悟每一寸时光中的各种欢喜,而大师称之为“禅意”。
49、我喜欢林清玄的文字。清新淡雅,如初春刚抽芽的植物般鲜润;冲淡平和,如秋天澄明,寥廓的长空,飘逸出缕缕悠远而芬芳的情思。
50、最后,再上升到人生的追求:“有的人只顾物质而不顾心灵;有的人为了强调心灵而鄙视物质;只有视野开阔的人,才知道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由此,深化了中心,升华了感情。
51、他的散文总是给人以告诫、激励、安慰、启发。就像《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花的绽放来证明。此文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不是腰缠万贯的人,而是一个以平常之心看世界的人林清玄就是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52、有人问说:“这一只要卖多少钱呢?”
53、每个人都有青衫与红袖的年代,有的人不免会多些留恋,有的人则心思平宁,看着青春与美好,回味与品尝。
54、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在被造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在被误解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觉之道。在被毁谤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爱之方。在被打击时,我不着急,因为我有自愈之法。那是因为我深深地相信:生命的一切成长,都需要时间。
55、藏匿于俗世中的浪漫情怀
56、紧接着提升到生活的品味:为了充饥而买面包,是一种层次;为了品味而买面包是第二种层次;又能充饥又能品味,是第三种层次。
57、林清玄先生亦是这样的人。先生说:“一个彻底务实的人其实是麻木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务实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先生认为:“社会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一是‘有情’”在这样一个忙碌的社会中,我们该庆幸有像先生这样“从容”而“有情”之人。用一颗清新淡雅之心,去爱生活,爱生活中的每一物,体会生命的美好。
58、今天我看了几篇林清玄的文章,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黄金鼠》,因为这篇散文写出了我的心声。
59、振作起来,随着他到了花店,一桶桶美艳的、生气昂扬的花正迎着朝阳开放,相比之下那九朵黄玫瑰每一朵都垂头丧气的,林清玄失落着,真衰,人在倒霉的时候,想买的花都垂头丧气的,老先生让他半个小时之后再过来只要把它放在水桶里浸泡20分钟,它就又可以挺胸抬头了这就像人吃饭一样,人不能光吃饭,人要有脑筋,有思想,有智慧,才能活的抬头挺胸。
60、暑假的时候,我读了林清玄的《感性的蝴蝶》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哲学,都较为深奥,因此我看的懵懵懂懂,没能全部理解。不过其中一篇“猫头鹰人”意义较浅显,能看出一些感触来,它写到了人的相貌与人的性格。
61、禅师的理想,正是把佛数的外在信仰彻底转为内在的修持。而林清玄也是如此,百丈神师九十三高龄还拿着锄头耕种,而他写作许多年,每天也还在稿纸中保持耕种。这并非土地中有什么玄旨,也不是稿纸上有什么弦音,只是在行动中更贴近自己的心。
62、时光荏苒,离开学校已近十载,汲汲奔忙于职场,竟已久不读林清玄的散文,随手翻来旧时的散文集,居然也可以学习到茶道知识,真是不错呢!
63、一页自序《还好,掉下来的不是西瓜》中的小朋友,既可爱又很有想象力,还悟出了大道理:万事万物各有其道,有它的优点和奥义,这个世界才会如此多娇而美好,人生也是这样,从不同处去观看智慧,才能认识更多元的价值;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独立的个体,应该得到最合适他的教育,培植和尊重。
64、我仍然感到吃惊,眼前这只稀罕的黄金鼠虽是变种,又是长毛,也仍然是一只老鼠,一只老鼠卖到1800,在我的想像中是不可思议的。
65、“这个价钱很公道,因为真的是很稀罕,很稀罕呀!”小贩对围观的人说。
66、我随着走过黄金鼠的摊位,隔壁正好是卖大陆陶瓷的摊位,一个米粒烧的瓷杯卖20元,一个很好的宜兴陶壶卖五百元。看着这些来自彼岸的物品,使我想起一只长毛黄金鼠的价格,正好是360元人民币,很多大陆人工作两个月的薪资,还比不上一只老鼠的价钱。这样想,使我感到一种幽微的痛心。住在台湾的人,玩狗、玩鸟、玩猫之不足,玩红龙、玩娃娃鱼,现在竟可以花1800元买一只老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