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想上学心里难受很压抑
1、小时候大人说孩子不会说但是青春期的孩子你说东,他一定会跟我们西南北,他开始挑战专业,一个专业就是家长,第二个就是老师了。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内心里又特别忠诚于父母,又想挑衅又觉得不对,不安。
2、第三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
3、您的情况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要及时调理。建议较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如谷类,鱼类,绿色蔬菜,蛋类等。
4、客观对待“生病”的孩子
5、我想说:“在家里这么舒服,要什么有什么,他干嘛还要去上学?”
6、在我们的文化中,生病似乎是一种特权,平时不被接受,不能得到满足的要求,在生病时都可以理所当然地被满足。
7、二十几岁本是最潇洒自在的年龄,现在你整天压抑说明你朋友也比较少,应该试着多和同龄人或是自己的父母交流表达自己的诉求苦闷,把心理的压力说出来,多出去玩玩或见见世面,心里陈陈的说明你性格也是比较内向的,心态有点不好了,平时还是要多想想开心的事情,不开心的事情不要过多的计较,放松心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谢谢采纳
8、不要用错误的形式来消化情绪,躯体化表达,吃饭吃进去情绪导致从小得胃溃疡;癌症,内心里通常两种情绪,愤怒和委屈;心脏病,经常感觉不到爱,没有爱与被爱的感受。行为表达,考试分数很高,跳很高;被瞧不起,逃避到游戏里去。
9、您可能是有厌学的情况吧。学习也不是索然无味的,很多人都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您要相信您自己是不必别人差的。您要是长时间学习累了可以休息一下,缓解一下自己的心情。祝您好运。
10、第科学释放情绪;允许自己哭,发泄,写情绪日记,倾诉,培养一项持续的运动;
11、多和朋友聊天,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开开玩笑,谈谈生活,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好,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12、这个病就像是某个一直内心压抑,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孩子的“好朋友”,孩子特别喜欢这个“朋友”。
13、学习不好,自己苦恼,但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你。家长和老师就认为你作为学生的职责就是去学习,不需要去考虑别的。但我就会想的多。比如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这科没做完我怎么办?我现在分数差本科还很多怎么办?我以后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我妈以前还吓唬我说如果学习不好,我以后得去捡破烂。就特别担心,越担心我就越紧张,越紧张越学不好,就一味的逃避。在无形中这种压力一波一波的来,在这种压力下你情绪很紧张焦虑,你情绪很紧张焦虑当然会影响到你大脑的思维,影响你的学习,这个对人影响是很大的。在这种状态下你可能学10个小时还不如学1个小时的效果好。另外我还是那种越压我,反弹越大的那种人。
14、孩子只是“生病”,不是残废了;心理状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不代表孩子一辈子都是“病人”;“生病”的孩子,可以完成基本的生活和学习任务,并不是躺在家休息,最有利于其康复。
15、清楚得记得小时候背着书包上学校,真是边走边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上着上着,情况变了,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哪,没有学问喽,无脸见爹娘。学习要成绩,成绩要排名,孩子大了,会为起起伏伏的成绩而担心,会为家长的絮絮叨叨而烦恼。
16、有的学校适合挤压,有的未必,厉害的孩子自学能力超强,基本上不需要教师授课,教师此时只是领路人,适时点拨即可;有的必须挤压,基础薄弱,就得盯紧点,手拿棍棒在后面,走一步赶一步。
17、一句我不想上了,说出来很容易,假如你真不上了,也没人会阻拦你,以后你肯定会后悔的,未来,层次会更加分明,什么学历将会对应什么生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结婚嫁人,讲究的也是门当户对,凡是都有一定门槛,不是你想跨就能跨越的。
18、总的来说,你要学会适应环境,而不是逃避问题。既然无力改变她,还不如伸手拥抱她。熬过去之后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19、你好需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你好需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
20、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有一面镜子,或者说有一个自我观众,他会觉到哪儿都有人关注我,到哪儿都有人看着我,他有一个内在的自我在看自己,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今天有没有长痘,我今天打篮球帅不帅。。。
二、不想上学一上学,心里难受
1、你长时间压抑容易得心里疾病,就一条,一定要找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和他诉说,让他来开导你。
2、通情才能达理,情投才能意合,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
3、重点是肯定,肯定是在赋能,当一个人陷入情绪低谷的时候,是需要人支持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用肯定去给他赋能。怎么肯定,拿着放大镜去找优点,肯定做事的动机,肯定他的情绪,肯定他所有可以肯定的。可以参考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
4、妈妈仍是愤愤不平:“我们也知道小时候忽视她了,我们明白之后就在尽力弥补了,她还想要怎么样呢?”
5、当孩子发现无知识可学,无进步可言,出色的孩子叫做高原现象,学习进入瓶颈期,咬牙坚持就行;一般化的孩子,只能混天撩日,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哪黑哪住。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行百里者半越往后越艰辛,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是把知识固化,把基础夯实。
6、做点兼职或有什么兴趣爱好多培养,心情不好就是没事呆着闲的。努力给自己找点事做。
7、第二种惩罚型,惩罚不该有的情绪。惩罚型的父母,你哭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你就是应该坚强,哭有什么用,情绪就是浪费时间。惩罚性的孩子会认为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羞耻、痛苦、虐待。另外,惩罚型的父母会严重的破坏亲子关系,让孩子感觉孤立无援又非常愤恨。
8、你当年在青春期的时候,你的父母是怎么处理你的负面情绪的?今天你作为父母,你是怎么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的?
9、正确处理同学关系,融洽的同学情能让自己对学校有挂念的感觉,自然想去学校,就没有那么厌学了。
10、下次如果有同样的情况出现,怎么做才是较好的?
11、简单而言,就是家庭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孩子病好了,仍然“乖巧、听话”。
12、你不要管我吃什么,穿什么,如果父母管的过细的话,就会很容易爆掉。
13、看吧,孩子们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父母”是有条件的,是不持久的,因为,他们想尽办法,要把“美好的父母”留得久一点。
14、这就好比让过惯现代生活的人,回到封建社会,遵守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生活一般,会让人全身上下都抗拒。
15、可能暂时你还没有适应大学的生活,不要着急,慢慢来。
16、当我们的孩子说我难受,我愤怒,我委屈......,完全的表达,避免讲事情,同时需要丰富孩子的情绪词库。啊,我开心,我不开心,不是情绪语言,只是一个状态。
17、谢邀!抑郁焦虑不想上学,解决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所在。抑郁焦虑不是不想上学的根本原因,抑郁焦虑是只是一个中间环节。因何抑郁?因何焦虑?才是引发最终结果的根本原因。
18、你不能接纳一个人的情绪,他就无法接纳你的道理。
19、父母的智慧和格局在于,不比音量比心量。
20、起起伏伏是青春期的常态,如果十几岁就无喜无悲,那才是有问题,这才是生命力。
三、特别不想上学情绪低落
1、惯子如杀子,惯是不要宠溺,但不等于最基本的爱和支持都不给。
2、其实我现在和你挺像的,怀着梦想步入大学,最后毕业了却发现物是人非,曾经想过的美好未来貌似都不存在或者很遥远,感觉错过了很多,也感觉自己对未来很迷惘,但是,就因为迷惘才有意义,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啊,一切顺风顺水,人生的精彩何来呢。
3、一个因为孩子抑郁忙前忙后,焦虑异常,对孩子说话小心翼翼,有求必应的爸爸,孩子会告诉你:“你以为啊,他平时很凶的,我很怕他。”
4、较好的办法是找出去学校感到很压抑的原因,如果是和同学之间相处的不好,那么可以想出针对性的办法来解决,如果是和老师之间相处的不好,那么可以由家长出面和老师进行一次良好的沟通,或者是请老师出来吃个饭
5、(孩子的感受:这不是我要的那只猫啊,你完全不能理解我爱这只猫啊,你就是想安慰我让我赶紧学习,赶紧把情绪送走。你赶紧好起来啊,我接不住这个情绪啊,你难受就是我难受啊。孩子会觉得你否定我,否定我的情绪的,你根本就不了解我,你跟我根本就不是一个频道的。)
6、对孩子说,宝贝,我爱你,我祝福你,我正在成为一个更好的妈妈,我正在成为一个更好妈妈的学习路上。
7、于是孩子便琢磨:怎么才能维持现状呢?怎么才能让父母一直对自己这么好呢?
8、这种情况我们可要仔细研读,孩子的思想已经不是几句话哄哄就能过去的。是什么导致孩子的情绪变坏,是无边无际的作业,还是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说叛逆吧,也早该过去了;说爱玩吧,游戏不搭边。什么都没有,就是想发泄。此时我们家长若沉默,孩子会说你不理他;我们若回答,又不合他意,真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左右为难。
9、除了语言以外,肢体也可以很好的,摸一摸肩膀,拍拍手臂,抚触,按摩,都是可以的。当孩子感到悲伤的时候,把手放在孩子的大椎上,是能够给到很好的力量支撑的。哭的很厉害的时候,手可以从大椎沿着脊柱慢慢推到腰椎,可以代谢掉很多的负面情绪,胳膊,腿(内侧),手心,脚心都是孩子情绪的通道。也可以用精油来按摩,纯植物的精油是比视觉听觉更快调整情绪的。我们对孩子的爱不能只是在嘴巴上,我们需要付出时间给出高质量的陪伴,非常的流动和同频。
10、处个对象,有些时候坏心情找不到人倾诉,找个对象,就可以体会到大学生活的美好了。恩我也是个学生,其实可能好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不管是出去恋人或家庭,或者课业压力。但这些都不足以构成你想死的原因,这样做不是不好,是很不好,你这是一种逃避,做人要有担当。改变不了就去适应,就去试着接受。虽然不晓得你是为了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但是死其实是最不理智,也是最差的一种办法。不要强迫自己去学,因为那样会适得其反,学习不是强迫性的东西,而应该慢慢适应。
11、学习当然是吃苦的事情,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消耗的还要大,体力疲劳睡一觉就能恢复,心理疲劳一时半会恢复不了,那就要学会调试,不如告诉孩子,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考多少名就多少名,尽力就行。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有些事能依着他,有的不能听之任之,要学会区别对待。
12、出去玩一玩,适当的玩耍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而且能够变得清醒,脑子能更好的利用。
13、愤怒:火冒三丈,怒发冲冠,怒不可言......
14、家长做不到?看到孩子情绪就容易被点爆?这个时候就要记住一个重要的信念,孩子的情绪是他发出来的信号,不是挑衅,不是武器,而是他的内心信息。我好烦,我不知道怎么办?孩子越大声家长需要越冷静,父母的智慧和格局在于,不比音量比心量。家长可以通过多做情绪自我播报来进行情绪隔离,比如,下班回来看到孩子没有写作业,在玩游戏,吃饭也不来。这个时候情绪自我播报可以这么说,我回来看到孩子在打游戏,我很烦躁。陈述客观事实,以第三人的身份来看到这个问题。
15、他可能曾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表达了一点点,但是被巧合地拒绝了。
16、从妈妈话赶话的表达中,我知道了这个女孩仅一岁的时候,便因为父母想要一个男孩,一直被放在亲戚家寄养,从小感受寄人篱下的人情冷暖,学会察言观色着谋生存。直到上初中,父母才把她接到身边。
17、作为家长或者老师要多和学生谈心,多理解他们的心情,给他们的青春期多些理解,多些关爱!
18、第二步——分享:分享的原则是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帮助孩子去捕捉内心的情绪感受,把情绪语言化。
19、精进篇、特殊儿童和特殊议题
20、我记得我小时看到大哥哥大姐姐,我就特别羡慕他们能背上书包拿到课本。觉得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情。看到电视上那些非常杰出的人我就相当敬佩和羡慕,我当时就想长大后要和他们一样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像我小学的音乐老师一样有涵养又漂亮,又会弹琴又有知识。小学时学习生活是自由的,也相当丰富,每学会一个知识,就觉得像吃到世界上最甜的蜜糖一样开心!那时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件享受的事儿,是一件快乐的事。
四、去上学就心里压抑难受,想家长
1、离开家乡到远地上大学,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这个适应期的时间有长有短,完全在于个人。现在看来你的适应期应该要长一些,所以你要放平心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充实好自己的生活,这样才不会继续陷在压抑的怪圈里。
2、肯定的同时再去做规范,做设范,类似于孙悟空用金箍棒画一个圈圈,里面是可以做的,外面是不可以的,对孩子要有设定,比如,同学抢你的游戏机,抢你的笔,你很生气,我能明白那个感受,但是你打他就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动手,肯定的同时需要画一个圈圈。
3、情况四:想要拥有人生自主
4、可能习惯了应付他人的需要,将他人的需要当成自己需要,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5、我总是想,当我们认为孩子用生病的方式来获得关爱,来“要挟”父母的时候,是否可以思考一下:
6、放松点。我也是高二的,还是美术社的社长。以前处境和你一样。我上高一时,也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着。也有几次想退出学生会。但上了高二。我在班里一次考试进步了22名。首先你要想开点,一天有好多杰克,但你想想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天天上这么多节课。大家都在陪着你。心情放愉快点,较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把学习和学生会的工作分开。以学习为主,但要对学生会的工作负责任。交往方面,试着放开自己。和不同的人交往。让自己从现在开始变得成熟些。变得成熟具体说就是,对于任何事都不再找借口。把开学当做是一个新的开始。相信你自己能做的更好!!!qq:Sevenfivesixeightfivefoursixsixsix
7、情况二:特别冲动爱冒险
8、人活在这世界上无非就是这么几件破事,哭一哭,嚎一嚎,总会过去的。不管这事儿到最后是好是坏,除了你死了,总归还是要自己面对的。
9、愧疚怎么办?当然是弥补,尽较大的努力弥补。
10、你们是什么原因分手呢?或许你们不适合,或者她不珍惜你哦,想远点那,其实失恋只是一件很小的事罢了。时间会帮你忘了她
11、这时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会退到几岁的样子,蛮不讲理,任性异常,与之前乖孩子的样子判若两人。
12、你说你不喜欢读书,也许并非是真的不喜欢,而是读的是你不喜欢的书罢了。但是有一点,读书真的很重要。有些人也确实不喜欢读书,但仍然会逼着自己去读,因为他们知道,读书可以改变人生和过不一样的生活,那种更加自由和富足的生活!
13、不喜欢不代表你就要放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蝼蚁尚且为了生活敢去碰大象,何况我们人呢?
14、你好,你这是叛逆,不能归纳为恐惧症,建议平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会自我缓解压力,多和身边的朋友们沟通交流,多到户外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15、分享一例高中女生,因学习焦虑抑郁不去上学,高三下学期,经心理咨询调整,成绩提升五十多分,高考考入本科的案例。《学习本是世界上最甜的蜜糖》是她考入大学后,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咨询调整写的一篇文章,希望对被学习问题困扰的朋友有所启发和帮助。
16、如此,更是紧紧抱着自己的“生病挡箭牌”,丝毫不肯放松。
17、谁的青春不迷茫,内心是一片混战的,与其说是跟家长不对付,跟老师不对付,其实是跟自己混战的。
18、我们都喜欢“乖孩子”,什么是“乖孩子”呢?“乖孩子”就是压抑自己的需要,无条件地去满足他人的需要。
19、她处于异常敏感的状态中,稍微一点关于她的不良评价,都能让她难受好几天。
20、高中时,学习给人一种强制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是那种反应比较慢的人,不像有些同学,老师出一道题,立马就能想出解题方法。原来我就是一味的跟着老师,比如说他复习到下一章,我就一定跟着他的思路复习到下一章。课上学,课下学,晚自习,早自习,每天都不落,一直跟着他的思路学,晚上回来甚至熬夜,熬到很晚很晚,甚至熬到凌晨一点两点。可想而之,第二天就相当困,但拼命的自己强制自己去遵循老师的方法和思路。但越要求自己跟随老师步伐,越跟不上,学习成绩越来越糟糕。我觉得老师的思想已经钳制住我的思想。
五、大学不想上学,心里压抑
1、情绪没有好坏对错,绝大部分情绪都是有好处的,比如说愤怒,生气可以发泄保护我们,类似校园霸凌的孩子,单位的受气包。
2、我们称之为“聪明的病”。
3、青春期的孩子多巴胺的分泌让他们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死,经常想要出去闯,又害怕失败,导致情绪一会儿高涨一会儿低迷。
4、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经常的使用情绪词汇
5、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母对孩子同样如此。
6、交换型:别哭了,哭了也回不来,妈妈再给你买一只吧。
7、说到压抑,我觉得,如今这个社会恐怕很难找到完全没有压抑感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慢慢就学会了什么都不外露,习惯了什么都憋在心里不说,变成了沉默而压抑的大人。
8、现阶段,您有关注到孩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吗?我们只有好好观察后才能去找到原因。
9、“你不想上学,是不是觉得很丢脸,有点羞愧”
10、情理情理,情在前理在后。
11、生病了,才能表达心理需要
12、学会放下一些事,不要藏在心里;有些事,只要付出了,如果还是没有结果,只是机缘还不到,一旦时机成熟,所有的梦想都可能成真,努力会让自己过得很好!
13、开心:激动,愉悦,欣喜若狂,欢快,欢天喜地...
14、这个家长的焦虑是普遍现象,经常有家长和我谈及此事,说实在的,孩子高三的这种状态,我们家长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孩子明确告诉你:我不想去上学,请问你心里什么味?怎么去表达,如何去安慰?不是压抑太久,孩子不会轻易说出口。这一点我们很清楚,越清楚我们越难受。
15、年级越高学习的压力越大,竞争的社会,都想走独木桥,谁又不比谁聪明,“苦”字便提上日程,早起晚睡,没日没夜,来去匆匆,吃不像吃,喝不像喝,娱乐没有,体育运动没有,兴趣爱好更没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好的快乐教育呢?
16、正确处理青春期的情感,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
17、两个星期放一回假,每天洗漱都要排队,宿舍里有时候有人会聊天聊到半夜,我是个软性子,特别害怕得罪人,感觉自己有点懦弱,还有跑操,一天三操,每次跑个操事也是特别多,
18、两个星期放一回假,每天洗漱都要排队,宿舍里有时候有人会聊天聊到半夜,我是个软性子,特别害怕得罪人,感觉自己有点懦弱,还有跑操,一天三操,每次跑个操事也是特别多,
19、这个孩子从初二开始被诊断为抑郁症,到现在,她已经考上的大学,抑郁症仍然时时发作。
20、回看我们的青春期:上一秒被语文老师表扬,但是一出教室门发现遇到自己喜欢的男生,但是一看又发现自己今天穿的很挫,情绪顿时一下就掉到了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