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常戏谑,踩到狗屎了,要走狗屎运。
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为什么,更想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那么这句话出于何处呢?事情要追溯到大集体时期,并由此可见其弊与利。
有几个人拣过狗屎的请举手,敢举手的你一定是经历过大集体的。
今天就以“拣狗屎”为例,追溯一下大集体与大包干的利与弊。
那时候缺少肥料,主要靠人畜粪便,所以很重要。
人们拣狗屎,可以挣工分,算是额外收入,所以巴不得每天每走几步都能踩到狗屎,那就真是走运了,比别人多了很多的收入。
要知道一般的社员需要劳累大半天才能挣到那点工分,你出个早工就拣一筐狗屎,能顶大半天的劳动。踩到狗屎,相当于是拣到钱了,当然是走了狗屎运了。

所以那时候只要有人大叫一声“踩到狗屎了”,立即就有人戏谑道“又走运了”。
久而久之,成了众多社员群众的口头禅,最后传下来,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与大集体相关的事情很多,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现在出现很大的争议。
有不少人向往大集体,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任何事情,存在过,即有其存在的道理,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请这些人不要裹挟着别人也要去搞大集体,你喜欢大集体的生活,那你自己就去搞大集体就好了,你们哪一帮人自己喜欢搞大集体,你们去找一个地方自己去干大集体,你们不要裹挟别人到处都这样搞,如果你将来有什么成就了,你再回头来看。
我们可以看看以前的大集体的一些亲身体验,比如说拣狗屎,当然可以天天走狗屎运,如果你觉得可以,那你就去搞就是了,没有人会阻拦你,但是你不要拉着别人一起跟着你去,好不好?
那时候,村里十多岁的大孩子少年郎就要去拣狗屎,以及成年人和老年人,一大清早,一手提粪筺,一手拿粪刮,翻山越岭,走沟下谷,拣狗屎。
为什么要拣狗屎?因为种庄稼需要粪肥。
拣回来,集体有一个大粪坑,有人专门过称,有人记重,有人监督,这个是要纳入指标,并记工分的。
然后又挑到山坡沟谷去浇灌。
这样来回折腾,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所以大集体和计划,管理成本大幅度增加了,效率却下降了。
从经济学原理来看,其实就是无效率式剥削,继而造成剥削式伤害。
虽然大家都很勤劳,但却是极其低效的。一个脑袋支配一千个脑袋,永远赶不上一千个脑袋各自运转。
同样的人和事,需要生产大队长、小队长,妇女队长、会计、保管、计工员等,进行处理计划、出工、核算、分配,增加了劳动量,却并不增产,反而减少了有效劳动力。
后来改成一家一户,就在山坡沟谷的庄稼地边打一个粪坑,有狗屎就拣狗屎,就地施肥,不用报告队长,也不用称重量计工分,省去很多的劳动,投入到搞农副业养猪养狗等养殖业上面,增加了大量的猪粪狗屎做肥料。
管理人员全部取消了,效率却大幅度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