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封神演义》
今年,“元宇宙”大概是最火爆的一个科技词汇。
扎克·伯格将Facebook改名“Meta”,微软董事长官宣“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国内,腾讯、百度、阿里、网易、字节跳动等一大群公司都说要布局元宇宙。罗永浩也称下一个创业项目是元宇宙。

据度娘介绍,“元宇宙”概念出自美国科幻小说《雪崩》。这是小说设计的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每个人在其中都有一个网络分身。电影《阿凡达》的灵感也是来自于此。
尽管今天的科技离元宇宙还很远,但是,人们仍然可以这样描述一种形态的“元宇宙”:
人类社会物质极大丰裕,人们用不着劳动,用不着争斗,只要享受就可以了。科技也太发达了,只要戴着一套VR设备,所有事情都可以在大脑中呈现,就像发生过的一样。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你还可以重新定义自己和世界——可以与班花校草或明星偶像结婚,可以到世界任何地方遨游,可以吃遍世界的任何山珍海味,可以当总统甚至人类领军......一句话,你就是上帝。
不过,科幻作家、《三体》作者刘慈欣对“元宇宙”提出批评。他说,元宇宙是极具诱惑、高度致幻的“精神鸦片”,最后引导人类走向死路一条。
欲望让个人奋进,让人类进步,但是失控的欲望却是个人和人类的灾难。
《封神演义》是这么说的,它甚至含蓄地告诉我们,欲望正是上天操控人类命运的抓手。
一切都要从上天送给纣王的那一款VR设备说起。
它就是妲己。
纣王与妲己一起生活了24年,整日陪伴,如胶似漆,至死方休。
妲己满足了纣王对享受的一切幻想。
论相貌,妲己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下一美女”,满足纣王对爱情的想象。
——那一年,妲己18岁。当纣王一次看到她,阅人众多的人间领军竟然如痴如醉,原文:“魂游天外,魄散九霄,骨软筋酥,耳热眼跳,不知如何是好。”
——那一年,妲己42岁。当她要被姜子牙斩首,仅仅是一个媚眼,刀斧手换了一批又一批,始终没人愿意对这位女神下狠手,甚至哪吒、杨戬、李靖、韦护都不接这活儿。(见《妲己到底有多美,竟然没有一个人忍心杀她》)
论才艺,妲己是一位比较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满足纣王对艺术的想象。
与妲己在一起,纣王多数时间是沉浸在艺术的殿堂中,欣赏由妲己亲自表演或者编排的艺术节目,包括歌曲、舞蹈、弹奏、舞台剧等。
就这么一位导演,整整24年,样板戏让人百看不厌,新节目层出不穷。如此卓越,让人惊叹。
论能力,妲己是一位设计师加理财师,满足纣王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想象。
一个国家财富放在哪里,你最满意?不是国库中,也不是老百姓的家中,而是你的手中。
为了让他拥有这种感觉,妲己设计了鹿台——一座理念超前、工艺精湛、富丽堂皇的私家会所,这里盛放着全天下的珍奇异宝。没错,是全天下的金银财宝。当纣王坐在财宝簇拥的顶上,俯视着芸芸众生,那种感觉恐怕没有第二个人体会过。
论智慧,妲己是一位智囊,满足纣王对权力的想象。
她为纣王出谋划策,帮助他清除闻太师的死党和一切他不喜欢的大臣。她以科学家的思维制造“炮烙”,让文武百官三缄其口。
这就是妲己。她像dp一样,纣王一旦接触就无法自拔,心甘情愿地沦落下去。
等到闻太师战死西岐,这位人王终于摆脱了最后一点牵绊,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元宇宙之中。然而,他还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肉体之外,他即将一无所有。
上天要毁灭他,西岐举起反商的大旗,天下诸侯正在四方集结,几乎人人都对他恨之入骨。实际上,他早已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物。
个人的灾难就潜伏在个人的欲望中,群体的灾难就潜伏在群体的欲望中。当我们所有人都沉浸在享乐之中时,我们灭亡的灾难就到来了。
抛开神话,就的世界来说,人类不是地球的主宰,地球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一定还有其他的物种和文明以及它的运行法则。就像《三体》所描述的那样,在强大文明面前,弱小文明要么被奴役,要么被毁灭。文明只有不断升级,才能在浩瀚的宇宙,无限的时空中得以延续。
《封神演义》也表达了一种多重宇宙和无限时空的宇宙观。尽管鸿钧老祖是已知世界中的较高神仙,但是,在他主宰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西方教,在那里也存在着高度的文明,而西方教对东方的世界虎视眈眈,预示着文明之间的交往不可避免。封神世界的四面十方或许还有更多的文明,原著并没有否定这一点。
刘慈欣说,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像当年发掘新大陆一样,人类走出地球,走向宇宙,走向星际文明,才是我们这个物种的未来。(风雪三声妙)
【说明】封神系列文章,是对《封神演义》这部著作的虚拟人物和事件的分析和解读,与宗教和历史传说无关。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