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孤独想表达什么
1、但这是一种夸张,和批评家大概是一样夸大其词的,他们试图找到那些并不存在的解释和象征。
2、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失眠是无可奈何的,所以不要着急,不要烦躁,心平气和地接受。躲不开就接着,晚上睡不着那就白天睡。(百年孤独想表达什么)。
3、下了列车,他和妈妈看到了十几年后的阿拉卡塔卡。
4、但即使如此恐惧,孤独也不会自动消亡,因为孤独就是人性的底色,我们只能直面孤独。
5、孤独有时便是畅快的源头,孤独便意味着灵魂的释然。
6、……数天过去,她什么也不肯吃。谁都无法理解她居然没有饿死。后来印第安人发现她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显然她的父母或其他抚养人斥责过这一恶习,因为她总是心有愧疚暗中行事,他们在院子里洒牛胆汁,往墙壁上涂辣椒油,相信用这些方法可以遏制她的恶习。然而她寻找泥土时显得异常狡黠机智,乌尔苏拉不得不采取更严厉的手段。乌尔苏拉在小锅里放入橘汁,兑上大黄晾了一整夜,次日让她空腹喝下。
7、当一片枯叶从枝头摇落,在空中从容地划出生命的轨迹,这是美;当一只白鹭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缓缓飞翔,一直飞向烟雾深处,这是美……但它们都是孤独的。是孤独赋予它们奇幻的色彩。
8、面对着压迫、掠夺和歧视,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礼上致辞的时候说到: (百年孤独想表达什么)。
9、百年孤独中记录一代人的那个主人公,特别喜欢科技,喜欢研究,但是没人去理解他,所以说他是孤独的。因为那个时候人对这些他是研究一些放大镜啊化学试剂啊之类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然后那个活了七代的祖母,其实也是很孤独的,因为她的付出没人理解,她作为女性,她要去相夫教子。她要去处理子女之间的矛盾还要去关心战争,在战争中要带领整个家族的逃亡,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10、 或许,我们并不需要去强求一本书一定要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是人生道理,这样反而是对一本书,较大的误解,我们只需要将它摆开我们面前,看着这个世界从书中慢慢延展开,像一个异世的旅人一样走进其中,看一眼独眼巨人守护的冰块,那是布恩迪亚上校,心中无法磨灭的烙印。或是推开那个无人在意的小木屋,里面放着晦涩难懂的羊皮纸,直到大风快要恰整栋木屋拔起时,但其中的秘密才被公之于众,最后踏着时间碎片铺成的羊径小道,看奥叠里亚诺.巴比伦于飓风中被抹灭,至此这个百年家族的故事绝不会第二次发生在这片大地上。
11、我生活的那个时期,我的一生,留存给我的便是我几乎难以分析的闪烁的记忆。唯有它们留下的那些感觉才是我更喜欢的。
12、我有家庭——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我靠做公关工作、提供电影脚本来养活他们。
13、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14、在只读完一遍这本书后就写读后笔记,说实话我有点无从下笔,因为我没怎么看懂,但他带给我和其他人差不多的冲击:他怎么想到这么写!我用惊奇的眼睛看这本书,看完用新的眼睛看世界。有人说《百年孤独》的开篇就开创了小说史上的新篇章,“许多年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短短的一句话,将未来、现在、过去三个不同的时空状态牢牢地绑在一起,不同于常规小说的线性叙事,它由线到面,是一种圆形叙事。读书过程显得异常艰难,先不说别的,就说人名,书中出现多个重复的人名,让人困惑。不过后来想来,这不正是作者对百年孤独的倾力表达吗?他就是在写这个小镇仿佛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但在整个岁月变迁中大家变得支离破碎,这个家族的孤独一直在延续,这几代人一直在重蹈覆辙,陷入恶性循环,经受着这个家族的百年孤独。我想,没有这些重复的名字,作者写作的目的就丧失了一半。
15、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经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地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融入这个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作者表达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
16、读懂文学巨著的前提,是先要理解这本书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
17、人生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到哪里去。当你在埋头工作的时侯,一定要抬头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18、当我们从这部文学巨著中跳出,来关照一下历史与现实,每个国家,每个社会,每个人人,又何尝不是孤独的呢?
19、前往出生地阿拉卡塔卡的路途有些远,他们需要坐汽艇穿过航道,穿过沼泽,转乘列车。
20、保守d军队开到马贡多,占据学校做司令部,严厉搜查武器,枪毙自由d分子。奥雷良诺带人冲进学校,杀了保守d军官和士兵,委派侄儿阿卡迪奥(即其兄何塞·阿卡迪奥之子)镇守马贡多,自己则投奔自由d梅迪纳将军的部队。不久,成为全国闻名的奥雷良诺上校。
21、《花花公子》:是的,它是一本非常悲伤的书。它像是在说,在拉丁美洲,进步是不可能的:
22、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马尔克斯那冷静沉着的笔调描绘出一个魔幻般的拉丁美洲,刻划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孤独者们,让我在悒郁中又带着一点点讶异,同他们热烈的交谈,慢慢感到幸运和渴望,慢慢感受悲怆和荒凉,在酷烈的悲剧力的撞击下,灵魂战栗不已。仔细品味,书中表现了另一个主题:人的孤独、封闭以及由孤独封闭而造成的落后、消亡。作者对“孤独”这一具有民族特性的问题作了深刻的揭示。
23、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历经淳朴的乡村生活——战争革命——西方殖民者入侵——西方思潮侵蚀——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这其实就是整个拉美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现实的再现。这个古老的家族,曾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试图走出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希望融入外面的世界。而外来文明以侵略方式要吞噬这个家族,族人因畏惧而退缩,继续自己的孤独。
24、一个人要超越他的环境及出身,进步是不够的,非要进化不可,那样大,岂能人人做到。
25、“孤独”,则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和布恩迪亚家族以外的人的孤独,也就是所有人的孤独。
26、何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和表妹乌苏拉结了婚。乌苏拉怕生下长有猪尾巴的孩子,不肯和丈夫同房。邻居普罗登肖嘲笑布恩地亚不通人道,两人决斗。普罗登肖被长矛刺中咽喉,顿时毙命。从此,死者的鬼魂缠着布恩地亚一家。夫妇俩只得远走他乡,村里一些年轻人也跟着去了。他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了两年多,终于在人烟绝迹的一条小河边定居建村,并取名为马贡多。
27、柜台后面坐着一位女士,正在缝纫机上做活。母亲说:“朋友,你好吗?”那个女人终于认出了她的时候,便站起身来,她们相拥而泣,半个多小时里,根本就不说话。
28、布恩地亚因孩子长大,人口增多,决定扩建新房,门面漆成白色。这时新任镇长莫科特命令所有房子都要刷成蓝色。老布恩地亚一怒之下,把镇长赶走。后来双方妥协,莫科特一家住了下来。
29、死亡跟他没有什么关系,而生命对他才有意义。
30、人不是该死的时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时候死的。
31、从此,死者的鬼魂经常出现在他眼前。鬼魂那痛苦而凄凉的眼神,使人日夜不得安宁,他们只好离开村子,外出寻找安身之所。扩展资料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
32、(5) 刘震云.一地鸡毛(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10
33、(6) 马学永.论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语言艺术(J).时代文学,2012,
34、他告诉我说:“不,正好相反,这是很冷的。”然后他便拿着这个东西让我摸——那是冰。
35、在一道清醒的电光中,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灵承载不起这么多往事的负重,他被自己和他人的回忆纠缠如同致命的长矛刺穿心房,不禁羡慕凋零玫瑰间横斜的蜘蛛网如此沉着,杂草毒麦如此坚韧,二月清晨的明亮空气如此从容。
36、于是我就把稿子分成两半,将一半寄出,然后就把梅塞德斯的电动食品加工机和电吹风典当了,用来支付那另一半的邮资。
37、所有的卷轴都被飓风抹去了,从世界的记忆中治疗了,所有包含在卷轴中的内容从永不重复到永不重复,因为注定了通过百年的孤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出现在地球上。
38、我们再来看《百年孤独》中每一个角色,他们也都是孤独的:
39、《百年孤独》的诞生,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也反映了几个世纪以来人性的历史。
40、丽贝卡,离开未婚夫,谋杀了丈夫,最后在一间小屋里终老;
4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处于中国底层社会中的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很少的,因此,对他们来说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就成了很困难的事情,由此引发的孤独感是难以消解的。其次找不到说得着的人也是造成书中人物内心孤独的原因之一。
42、他的母亲非常博爱,对于私生子非但没有排斥,还接到自己的家中来养。
43、焦虑就是浪费时间,它不会改变任何事,只能搅乱你的脑袋,偷走你的快乐。
44、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政从正来,智从知来,财从才来,位从为来!
45、(2) 张晓琴.《千年孤独中国经验》——论一句顶一万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
46、要学会善于给予爱和得到爱,首先就要从自己做起,爱自己是较大的正能量,对自己不离不弃,下决心消除你所习惯的自我轻视行为。
47、马尔克斯所说的孤独,是整个拉美文化被殖民统治打断和后形成的一系列支离破碎的文化孤岛。
48、只是觉得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
49、到那时,爱情将成为千真万确的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
50、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
51、拥有远见比拥有资产重要,拥有能力比拥有知识重要,拥有人オ比拥有机器重要,拥有健康比拥有金钱重要!
52、做一切好事要把握时机,也要把握因缘;因缘消逝オ想做,就来不及了!
53、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影响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54、 又或是此书背景中所提到的。其实是在讽刺拉丁美洲人民对于历史的淡漠与遗忘,且对西方殖民者的批判?
55、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56、这是一本要到《百年孤独》给我提供了经济担保时才完成得了的书,因为这是一本需要许多时间和金钱才能做成的书。
57、这些男孩以后不约而同回马孔多寻根,却在一星期内全被打死。后来他迷上了炼金术,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直到死。老三是女儿阿马兰塔,她爱上了意大利技师,因爱情的不如意,她故意烧伤自己的一只手,终生用黑色绷带缠起来,立誓永不嫁人。
58、我早就放弃《家》这个书名了。做出那个决定时,我做了一些计算,发现不止孤独了一百年,但把这本书叫作《一百四十三年的孤独》,听起来就会不对头的。
59、在没有太阳的夏日周末,布恩迪亚家族最后的结局带来巨大的悲凉。前几日偶然惊鸿一现的预感,被作者锋利的笔坐实了,我突然觉得自己没有秘密。那些我从儿时起就百般纠结、万般纠缠过的东西,原来是人类对于自身究竟如何存在,共同苦苦追问的密码,而这密码,早有人在生命的行迹里洞穿。我深知,这只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一部分,我不能用被文学家歌颂过的东西,填满我的一生。
60、作者表达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
61、马尔克斯:绝不会。制片人不断地给我提供巨额版权费,可我不答应。最后的报价,我相信是两百万美元。
62、这个归宿他找到了。没有悬念,正是《百年孤独》。
63、对我来说,这是教条。我的作品描绘了情境。它们不必给出解决方案。而我写《百年孤独》却是想要表达那种思想:
64、也可以说是由一代布恩迪亚开拓、创建,在第七代布恩迪亚被蚂蚁吃掉时,被飓风从世界上抹除的小镇——“马孔多” ,由生到死的百年历史。
65、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可见,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孤独带有一定的矛盾性。
66、●除非我想没人能真正捂热我的心,永远温柔,永远不动心。
67、从此,死者的鬼魂经常出现在他眼前。鬼魂那痛苦而凄凉的眼神,使人日夜不得安宁,他们只好离开村子,外出寻找安身之所。经过两年多的奔波,他们来到一片滩地上。受到梦的启示,二人决定在此定居。后来又有许多人迁移至此,建立村镇,这就是马贡多。布恩迪亚家族在马贡多的历史从此开始。
68、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69、马尔克斯:嗯,事实上,马孔多是用乡愁建造出来的村镇。
70、 马孔多的从无到有。从偏僻之地成为繁荣都市,最后被一场大雨洗尽了历史与记忆?又或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每个人都困于孤独之中,不断重复着前人的历史又在某个节点发生转折?
71、阿玛兰妲,因爱误杀,被良心谴责了后半生,最后孤独抱憾而死;
72、汽艇上的见闻让这个将满23岁的小伙子印象深刻。吃人的蚊子,和汽艇上做皮肉生意的姑娘们一样,精力充沛地飞来飞去。邻近的客舱纵情声色,折腾到半夜。船身抖得厉害,让人无法入睡。
73、这本书很难读,不仅是因为书中大量繁复的人物命名,更加难以理解的是书中充满了大量的隐喻。
74、因为卖房子,他要途经贯穿《百年孤独》之始终的香蕉园马孔多,回到出生地,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他感激自己离乡多年,却并未将乡愁理想化浪漫化。眼前的故乡一如往昔。镇子前那条湍急的河流流淌依旧,光滑洁白的卵石铺在河床。一幕幕景象,铸就了多年以后他在《百年孤独》中起笔写到的那段享誉世界的句子:
75、“过去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76、很多人读过这本书后都有很深的感触,尤其是最后一段高度概括了整本书的全部意义——
77、在《百年孤独》这本书里,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话语,震人发聩,醍醐灌顶,如沐春风,非常值得用心去品味,用心来感受。在此分享一些,共同鉴赏以滋成长。
78、有什么信念,就选择什么态度;有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产生什么结果。要想结果变得好,必须选择好的信念。
79、从此,他日夜心神不安。他们只好另寻安身之所。后由于得到梦的启示决定定居在马孔多。何塞是个极富创造性的人,他与马孔多的狭隘落后格格不入,这使他陷入了孤独之中,后来精神失常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便死去。
80、可它很好地表现了那种状况——存在着我们都无法靠近的密闭区域。要完全了解一个人是不可能的,这我能够肯定。
81、还等什么呢?时间都过去了,话是这么说,但不至于那么快。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一去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82、马尔克斯在这部作品中创造了一种新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就连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都说:“在马尔克斯这里,我只是一个小学生。”
83、如果你算得出来的话,那她肯定是有两百岁了。我在写《百年孤独》时就屡屡意识到,她活得太久了,我试图让她死掉。
84、他们对戈麦斯的看法就成了这本书的一个创作动机。但也有其他一些来源。
85、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谈一下自己对于这部经典文学的浅显理解。
86、不管箱子里面是什么东西,总之很冷,以至于在我看来像是滚烫的一样。我把手伸进箱子里面,觉得是被烧了一下。“可这是滚烫的啊。”我对外祖父说道。
87、由于害怕像姨母与叔父那样生出长尾巴的孩子,乌苏拉每夜都穿上特制的紧身衣,拒绝与丈夫同房,二人因此遭到邻居阿吉拉尔的耻笑。霍塞杀死了阿吉拉尔。
88、作为书中的主角,家族的第二代人奥雷里亚诺上校的传奇故事贯穿始终。“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较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
89、附带说一下,那趟旅行中,母亲和我路过了我孩提时经常见到的一个香蕉种植园。那个地方有块牌子,上面写着“马孔多”。
90、 这样,或许才是对这本书较好的解读吧,我们就简单的去做一个看客,感受这个奇伟瑰丽的世界就好。
91、于是我只有不停地告诫自己,不要停止漂泊,信任一路的风景。世界辽阔,任我随意行走;心灵广垠,由我自在倾听。把灵魂寄托在天空之上,让神话居留在心间。
92、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再好的朋友也是应该亲密有间的,别总把自己不当外人。
93、《花花公子》:奇怪的是,你把阿拉卡塔卡称为可怕的新兴城镇。你根据阿拉卡塔卡创作出来的神话村镇,马孔多,被认为是最有魅力的文学村落之一。
94、小说中的人们遗忘了这段历史,遗忘了那段历史之下的绝望的孤独,还有刻在人心上的那种屈辱。
95、 我有时候在想,作者究竟想通过一本书去表达一些什么?诚然,言语文字的力量确实能叩击人的心扉,但我只是一个俗人,我承认我初读这本书时,总是会不知觉被其中的情色部分吸引,对于作者的描写手法毫不吝惜地表达我的叹服,这也经常成为我与室友调侃时的谈资。
96、在他看来,拉美历史是一场巨大而徒劳的斗争,是注定要被遗忘的所有戏剧的总和。
97、同时,拉美各国相继独立,独裁、纷争、暴政不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98、(8)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9、我不想看到它变成电影,因为我想让读者继续把人物想象成他们所见的那样。这在影院里是不可能做到的。
100、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101、箱子里只有一大块透明的东西,这玩意儿中间有众多白色的细针,傍晚的霞光照到这些细针,细针上面就现出了五颜六色的星星。
102、读不懂的时候,不妨抛开那些一定要回答的问题。不必急于知道正确答案和答题,只是去阅读。
103、魔幻与现实的交融,宏大与微妙的结合,让《百年孤独》不仅成为了一部影响了各国几代作家的著作,更成为了一部可以直达每个人的内心,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警醒的经典之作。
104、一度我意识到,梅塞德斯是再也无法独自支撑下去了。于是我就把写小说的事儿撂下,去写广播稿。
105、伟大小说的共同点是以时代变迁为背景深刻剖析人性,甚至有点不留情面的揭示人性的隐秘之处。《百年孤独》也是这样的一本书。它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的近代革命史,同时这也是加西亚人生的映射。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是加西亚描写心理活动用词优美且准确。以下摘抄三段——
106、一直到今日,《百年孤独》这本书在各种书籍网站的检索条,都能见到也有不计其数人到讨论或是阅读文章着这本书。
107、李少咏,自号小木匠,逍遥镇人。能熬胡辣汤,会做粗陋的小桌子小板凳,职业教书匠,都是半瓶子酱油水准。喜欢读书写字,希望以此抗拒生命中的佞戾、虚妄与迷惘。把最深的现实创痛比如为我们带来巨大伤害的新型冠状病毒虚化隐藏于文字底部,也许也算是无助之中的一个审美选择吧。
108、马尔克斯:是的。气味。我认为,嗅觉的那种激发力是所有官能中最强大的,比味觉和听觉要更强些。
109、社会性的妥协和协议形成了,但存在是孤独的。
110、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辛苦,这一代最辛苦的是已经认为辛苦是理当然的一件事。
111、突然间——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获得了如何写这本书的启示。我找到了那个调子,找到了一切!
112、读到丽贝卡把失眠症带到马孔多的时候,我想:“难道通过文字我也被传染了’失眠症’?如果是这样,是不是也可以让我在梦里亲临加西亚笔下的奇幻世界呢?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嗖一下就钻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113、许多人都说《百年孤独》非常难读,其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冗长难读的各种人名,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
114、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115、马尔克斯:实际上,这话是我的一个朋友说的,我把它放进了书中。
116、原来时间也会失误和出现意外,并因此迸裂,在某个房间里留下永恒的片段。
117、作者就这样一代一代一直记录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历史。在他译完最后一章的瞬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镇就永远不存在了。
118、妻子乌苏拉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她活了大概一百多岁。他们有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老大何塞•阿卡迪奥是在来马孔多的路上出生的,他固执又缺乏想象力。他渴望浪迹天涯,最后随吉卜赛人出走,最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暗杀了。
119、得到梦想中的一切,或者不顾一切追求却惨遭失败无力回天一样,没有新的欲望就只剩下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