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陨石沈括
1、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中,杨过使用的玄铁重剑是用天上落下来的“玄铁”铸造而成的。这种说法也是符合历史的,事实上,人类最早使用的铁器,很有可能就是利用天上掉下来的陨铁铸造而成的。例如1972年冬,在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铁刃青铜钺,经研究,这件商代兵器的刃部是由陨铁铸造而成的。藁城铁刃铜钺是已知的我国最早铁器,距今已有3400余年。
2、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
3、今录两次写到三班借职和三班奉职,这是武职的较低一阶,属从九品。第三页有人自嘲写诗云:“三班奉职实堪悲,卑贱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朝廷知道说这怎么叫他们廉洁呢?于是增加到现今的标准。《宋史·职官志十七》宰相、枢密使是较高一级,每月三百千(一贯一千钱为单位),而三班奉职是四千(见附二)。这已是加薪以后,七百加到四千已经将近六倍,但与宰相比竟差七十五倍!当然责任不可同日而语。但如果没有监督,必将无官不贪。
4、沈括还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在他的《梦溪笔谈》中,专门著有研究数学章节,并且开创了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方向,给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对高阶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比西方领先了好几个世纪。
5、将陨石切割成薄片,在偏振显微镜下能够看到一些彩色的影像。其中的一部分被归类为HED陨石,它们可能是从灶神星掉落到地球上的。其根据是,经研究HED陨石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光谱,与灶神星的光谱十分符合。它们起源于灶神星的假说也和黎明号的较新观测获得的数据相符。
6、高薪养廉,即提高官员的俸禄,让其觉得不必靠盘剥百姓也可以活得很滋润。提出这个政策的是西汉宣帝(刘询,前91一前48)。但是效果如何?还不是照样权钱交易,宁愿一分钱不用也要收下来藏起来,钱总不会嫌多!被处极刑的赖小民竟特地用一套房藏十七亿赃款!
7、透光镜一则,尽管“人有原(研究)其理”云云表示并不掠人之美,但首先记录此事已经十分了不起。另外他不带民族偏见记录青堂(一作唐)羌人善锻甲,使用冷锻技术使铁甲片比原厚度压缩三分之当然坚实。为了显示,旁边还留有表示原厚的像瘊子一样的小樁(箸头许)。这就很像现代建筑平地时留一泥柱,表明曾经的高度。沈括真是“工科男”,他格物的仔细认真使人吃惊。他记韩琦曾用青堂铁甲试验,五十步强弩射之,射穿的一箭正在钻空(孔)!尽管他不可能见到韩琦,但记录下来同样了不起。
8、石油使中东国家从沙漠上造起世界较高楼和超七星级酒店。“欧佩克”(OPEC)即石油输出国组织缩写。一个字母O,就是油料(Oil)。什么油都这么叫,他们应该感谢沈括先生!(2016)
9、在元代以前,我国在科学界作出重大贡献的、在世界科学史上称得上第较好的科学家一直是层出不穷的: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出名的大科学家有神医扁鹊、墨子、鲁班、甘公、石申、张衡,从三国、魏晋到盛唐、两宋有刘徽、祖冲之、一行、沈括、秦九韶、杨辉等多人。
10、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11、风花雪月wzyQQ号:442847262
12、又一震响后,星星就落在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远处近处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许家的篱笆都烧毁了。这时火熄灭了,看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往下看,星星在洞穴里面,发着微弱的光。
13、陨石的形状多种多样,有钝圆锥状、多面体状、椭球体状、扁球形状,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等。从外表看,陨石一般都有小于1毫米的黑色或深褐色熔壳和一些坑坑洼洼的气印,这都是在高空中和大气高速摩擦熔化而形成的。根据熔壳上熔凝物质流动的痕迹和气印的排列状况可以判定陨星在大气层中飞行的方位。
14、据当地目击者和捡拾到陨石的牧民讲,陨石陨落前天空晴朗无云,突然听到高空中发出几声巨响,随后有一缕青烟,巨大的响声传到几十公里之外。随后,牧民巴图孟克在家附近拾到一块重为2公斤的陨石,嵌入地下1米多深;牧民乌宁巴雅尔在家房后东北侧lOO米处,拾到嵌入地下半米左右重38公斤的陨石;牧民巴特尔在家附近找到一块重6公斤的陨石。根据目击者的报告,不久,中科院地质所、南京天文台等专家到现场进行了考察,发现的三块陨石中,有两块被运回进行研究。
15、绝大部分陨石都会掉落在海洋沙漠荒无人烟的地方,砸到人的机率就像被龙卷风和闪电同时击中的机率一样小,安·霍吉斯偏偏就遇到了。
16、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历史悠久的国家的古墓葬中,往往发现一些用铁陨石制作的器物,说明古代人早就设法利用陨石了。在河北省槁城县的商代中期古墓中,就曾发掘出一件铁刃铜钺,其铁刃便是由八面体铁陨石锻制而成的。在河南省浚县出土的商末周初的两件青铜武器,其铁刃和铁援部分也是用铁陨石锻制的。
17、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重亦如之。
18、从春秋战国到宋元之际,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终于达到了最辉煌的顶峰。
19、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镇江市在1985年12月修复了梦溪园沈括故居,建设了梦溪广场和沈括塑像。沈括去世后归葬杭州祖墓,但墓地已经湮没难寻,因此镇江梦溪园故居是较好能够追踪他的纪念地。镇江学者王骧先生晚年用二十多年时间,对《梦溪笔谈》进行详注,《梦溪笔谈注》在2011年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们当代人阅读了解《梦溪笔谈》的较佳读本。
20、几如月的几的意思:几乎几乎像月亮一样是时火熄的熄的意思:熄灭这时候火熄灭了发其窍的窍的意思:洞发现了那个洞火光赫然照天赫然的意思:通红的样子火光红红的明亮照天
二、陨石沈括文言文简短翻译
1、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天草香”,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2、当人们探索宇宙时,他们也对来自宇宙的一些反馈或“礼物”感兴趣。虽然有关于外星人和飞碟的谣言,但这些还没有得到证实。真正的礼物可能属于外星人——陨石——事实上,发现陨石的历史并非一成不变。在古代,陨石被视为珍宝。例如,宋朝的沈括曾写过一篇文章《陨石》,详细介绍了陨石落地的场景和声音,并将陨石送到佛寺祭祀。可以看出,虽然古人不清楚这个天外来客的成因,但他们已经知道它的价值
3、稀有的东西是昂贵、稀有和重要的。陨石的价格自然会上涨。陨石有多值钱?2017年,中国科学院公开购买陨石时,购买价格高达每克拉1万元。然而,有些人收集陨石是为了财富,而另一些人则是为了兴趣。例如,贵州一位名叫杨可欣的90后女孩
4、常州的太守郑伸得到它,送到润州金山寺保存。到现在还在匣子里藏着,游人到了那里就打开匣子给人们看。王无咎为此写了这篇文章,记载得很详细。
5、所以在收藏陨石中:天上掉馅饼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从天上掉下来和黄金一样值钱的东西却是有可能的,那就是很多人想不到这就是和黄金一样值钱的“陨石”。所以陨石收藏现状越来越多,陨石的科研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其市场价格被过度开发和炒作!收藏者在金钱的驱使下,疯狂而又痴迷!但是陨石也是一种稀有稀缺的资源而被人们所关注。
6、阿连德(Allende)碳质球粒陨石
7、明代有很多史书都记载了发生在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二月、也有的说是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三月间发生在甘肃庆阳的陨石雨灾害。《奇闻类纪摘抄》引用《寓园杂记》记载,庆阳县天上落下的陨石就像下雨,大的有四五斤、小的二三斤,打死差不多有一万人,县城的居民都逃亡去了别的地方。
8、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陨石
9、《春秋》一书中还有一条关于发生在公元前687年的鲁国国都曲阜发生的陨石雨的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左传》解释为:“夏,恒星不见,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10、安被陨石打醒,她看着这块黑乎乎的陨石还以为是哪个熊孩子把石头丢上了房顶,没有特别在意。安的丈夫是采矿工人,每天都要和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打交道,他回到家之后马上认出了那块黑色的石头是陨石,经过检验,这块陨石有9公斤重,约18厘米长。被陨石砸中并且还活着,这条新闻出来之后,媒体都赶往安的家,都快把门槛踏平了,安在媒体的报道中逐渐成为了红人。
11、曹宝麟(晏庐说文)沈括《梦溪笔谈》节十八丨除夕丨李遥
12、沈括一生较大的功绩是他将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研究、实验和制作都分门别类,一条条完整地记录下来,编成了《梦溪笔谈》《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这部巨著的内容广博精深,涉及朝章礼仪、科举官制、武备外交、经济法律、天象历算、地质地理、物理化学、水利灌溉、生物农业、疾病医药,以及考古、训诂、文学、音乐、书画等多门学科和领域。近千年来,这些文献被历代科学家、zz家、军事家和文人学士视若珍宝,并已被英、法、德、意、美、日等国家翻译出版,流传于世界各地,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13、详细记录并描述陨石特征及陨落过程,指出了铁陨石的存在,等等。这些均系天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重要成就。
14、曹宝麟(晏庐说文)沈括《梦溪笔谈》节十三丨书画丨质疑精神丨宋迪
15、多年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在各地搜寻灶神星的陨石碎片,将其化学成分作为“指纹证据”揭示它是否来自灶神星。地球表面分布着大量灶神星的残骸陨石。黎明号科学家克里斯?拉塞尔认为,灶神星的高耸山峰是被一颗较小星体碰撞所形成的,此次猛烈碰撞在形成高耸山峰的同时还向地球溅射大量的灶神星陨石碎片。科学家可将陨石样本与这座山峰地区的岩石成份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更多的证据。黎明号今后对灶神星继续进行的探测,肯定还会有更多发现,并进一步揭示该天体的奥秘。
16、沈括《陨石》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17、美国宇航局今年5月10日宣布,通过分析黎明号探测器发回的较新数据,科学家对巨型小行星——灶神星的地貌特征以及它与地球的关系等有了新认识。黎明号2007年9月发射升空,2011年7月进入灶神星轨道,它将对灶神星进行为期一年的观测。近期,它在灶神星南极表面发现一座高耸的山峰,其高度竟是珠穆朗玛峰的5倍。目前科学家认为这座山峰形成之时向地球溅射了大量陨石。
18、(136137)沈括沈括星1979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了纪念沈括,将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星
19、陨石是我们了解行星的形成与演化历史,也是我们探寻太阳系行星物质组成、结构和演化的重要样品。虽然人类研究陨石才开始近百年,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陨石早已被人们所知。
20、曹宝麟(晏庐说文)沈括《梦溪笔谈》节九丨吴越国丨张昪
三、沈括陨石
1、但是他有些地方想不明白,如一页的大驾玉辂(犹总统专机)是唐高宗显庆年间造的,一直用到宋真宗时历三百多年还“完壮,乘之安若山岳,以措杯水其上而不摇”。现在的高铁大概差不多达到杯水不摇的水平,而那时的官道竟然有这么其平如坻吗?沈括最后也只能用“神物护之”来解释。
2、沈括早年为官顺利,到了晚年因受别人牵连,免官后闲居润州,由于zz上不得志,才在梦溪园著书立说,《梦书笔谈》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很难设想,如果沈括一生为官顺利,将造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多么严重的损失!
3、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
4、2004年12月11日晚11时36分,一个发出夺目亮光的火球状不明物体从兰州上空飞过,全城瞬间亮如白昼,随后,空中传出巨大的爆炸声,兰州方圆100公里内都出现强烈的震感。事发当晚有人猜测可能是陨石坠落,为此兰州警方抽调大批警力连夜搜寻,但未找到不明物体的下落。甘肃省地震局专家测算出陨石坠落的位置距兰州60公里左右,方位在东北方向。兰州地区某雷达站当时曾监测到这一事件,确认飞行物往东北方向飞去。本次兰州陨石坠落事件除目击资料外,只有位于兰州地区的一个地震台网获得了完整的记录资料,这也是国内迄今为止获得的较好一次记录陨石坠落的地震资料。
5、过了好久,才渐渐暗下来,还热得不能靠近。
6、沈括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是首屈一指的,他在北宋嘉佑年间考中进士后,就开始自学天文历法。由于他学识过人,不久就被调到朝中,主持司天监的工作。他发现以往的历法不够准确,因此,主张在实测日、月、星、辰的运转角度的基础上制定新历法。在他的《梦溪笔谈》中不仅对日、月、及五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作了仔细的观察,而且还对陨石的坠落等天文现象进行了生动、详细的描述。
7、1946年生于上海,当代出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系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wy会wy,沧浪书社社员。曾任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69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机系化学工程专业。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代汉语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年获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自此走进书坛。曾获全国第五届书法展“全国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出色成果奖二等奖(较高奖)。其专业研究方向为:书法史论研究、古代碑帖考证等。
8、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重亦如之。
9、陨石专卖:http://yunshiwzy.taobao.com/
10、正因为有这样的科学价值,近年来,陨石收藏是比较热门的一个门类,陨石价值不菲。但陨石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铁、镍,外观与炼铁产生的渣块非常相似,作假也十分容易,因此有收藏能力的朋友,还是要多学习相关知识,理性谨慎投资,避免上当受骗。
11、安当时正裹着被子躺在客厅沙发上睡觉,陨石砸穿她家屋顶,掉落在电视机上,最后反弹到她的身上,击中了她的腹部。由于陨石经过了屋顶和电视机的缓冲,减轻了部分力量,只是把安砸晕过去,在腹部留下一个大淤青,对安的身体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12、曹宝麟(晏庐说文)沈括《梦溪笔谈》节十二丨音韵学丨蔡挺
13、陨石是茫茫宇宙馈赠给地球的珍贵的礼物,是人类获得地球以外物质的较大来源。正如1986年8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这种难得的天体标本,所传递的科学信息,与一系列基础科学和重大科学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天文学和天体演化学、空间科学、力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生命起源、大气科学等。陨石研究,对许多技术科学、如航天技术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14、第四页的石曼卿(延年字),一次进士及第却被剥夺,因有人告状科场不公。覆试刷下几个,石正在其中。原来发的公服等都要上交。有委屈得哭的,而石曼卿无所谓,“独解靴袍还使人,露体戴幞头,复坐语笑,终席而去”。如果还有底裤那也够狼狈滑稽的了。想不到次日被黜者皆授三班借职,算是安抚。于是这个诗豪马上写了一首藏尾诗:“无才且作三班借(职),请禄争(怎)如录事参(军)?从此罢称乡贡进(士),且须走马东西南(北)。”石曼卿祖籍幽州,属于豪士,而且是比较胡闹的畸人。他最后还是转为文职。如果不因欧阳修写过声泪俱下的《祭石曼卿文》被收入《古文观止》,他应无什么事迹值得立项于词典。(2015)
15、宋代最杰出的科学家就是沈括,由于他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人们称他为东方的牛顿。沈括1030年生于浙江的杭州。沈括的父亲是北宋的一个官员,先后在四川、福建、河南、江苏等地做过官。沈括从小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祖国壮丽的山河,广阔的原野,使他增长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沈括喜欢读书,但从不迷信书本。他善于独立思考,因而在天文、物理、地学及其它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
16、欢迎您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关注我们:
17、1064年,常州宜兴也有一块陨石掉落,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还描述了陨石坠落的场景,这块陨石伴随着雷鸣般的声音出现,掉落在姓许人家的菜园子里,发出的火光将整个天都照亮了,宛如白昼。火没烧一会就熄灭了,人们走近一看是块拳头大小的陨石,颜色看起来和铁一样大。
18、《竹书纪年》中“帝禹后氏八年雨金于夏邑”,记录的便是公元前2133年降落在今河南省的一场陨石雨,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陨石雨记录。之后关于流星雨的记录不断,总数达二三百条之多,对于流星雨的描述都非常生动形象,常用“星陨如雨”“众星交流如织”“流星如织”等加以形容。有些记录很多方位,包括时间、地点、流向、个数、在天空中的位置,有的还记录了颜色和响声。
19、治平二年(1065年),经淮南路转运使张蒭推荐,沈括被调入京师,编校昭文馆书籍,参与详订浑天仪,并在闲暇研究天文历法之学
20、一眼看到陨石,她就被这些的外星游客迷住了。从那时起,她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收集陨石。在五年内走了10万多公里后,她发现了400公斤的陨石。有些陨石很值钱,但她不想把它们换成钱。毕竟,这只是她的爱好
四、陨石沈括文言文翻译
1、沈括的《梦溪笔谈》里有哲学.数学.物理学.音乐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医药学.工程技术学......
2、如今杨可欣将自己的陨石都展示了出来,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藏品对这些神秘的宇宙物质产生兴趣。
3、更为重要的是,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大量中国古代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例如:毕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制作方法。还有其它许多科学技术上的重大成果都是由于沈括的记载,今天才得到世界的公认。
4、在制图方法上,沈括提出分率、准望、互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等九个方法,并按方域划分出“二十四至”,从而大大提高了地图的科学性
5、他对有些巫术则更觉茫然。山阳女巫何以只能猜中人心中有数的棋子?王安石的姻亲萧渤吃了黥卒的丹后也能把瓦石变成银子,但黥卒逃走后又不灵验了。这些现象都是沈无法解释的,只有归之“疑其所化特幻耳”!(注:后面两页是今天参观广东美术馆《时代先声》中一件作品。此人对繁体字不大懂。团字中间是专,他多写一点。左跹字他不会写遷(难道没临过兰亭)。紵缟的纻是简化时为避与寧的成宁相混才这样的。他又把纻还原成糹边寧!)(206)
6、有人说收藏陨石,投资市场大,升值空间无可限量,但是陨石真正的价值在于科学研究,这是永恒不变的定律。而然目前的市场炒作严重,把所谓的陨石,炒作比黄金还贵,从而使一些科研单位、机构紧紧的关闭陨石科学研究的大门,这是为什么?难道收藏陨石都是为了高额的金钱回报???
7、准确说是从大小,形状,重量说明了其特点(最后一句可见)(1)说明了陨石的亮度大(2)说明陨石的形状(3)主要说明了陨石的重量
8、沈括在地磁学上也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了地磁偏角的科学家。在《梦溪笔谈》中,他记载了这一重大发现:“用磁石去磨针尖,针尖就指向南方,不过常常略微偏东,并不完全指向正南。”这就是说,他已经发现了地磁偏角。在西方直到1492年哥伦布航海时才发现了地磁偏角,但是,已经比沈括晚了400多年。
9、中国有句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这句话并没有在安的身上灵验,她的陨石引来了很多人的目光,有私人博物馆馆长出5000美元要买这块陨石,房东说陨石掉在她家,这块陨石应该是她的,安还要出房屋修缮费。安认为她的这颗陨石还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婉拒了那位馆长,又请了律师和房东打官司,最后的判决是陨石属于安,但安要付房东500美元的房屋缮费。
10、在元代以前,我国在科学界作出重大贡献的、在世界科学史上称得上第较好的科学家一直是层出不穷的: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出名的大科学家有神医扁鹊、墨子、鲁班、甘公、石申、张衡,从三国、魏晋到盛唐、两宋有刘徽、祖冲之、一行、沈括、秦九韶、杨辉等多人。
11、《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辉煌著作,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它是“11世纪科技的坐标”,断言“沈括可说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了”。由于沈括在科技方面的巨大贡献,1979年7月1日,中国紫金山天文台把1964年11月9日发现的一颗行星命名为“沈括星”,编号为20
12、根据《我国古代天象记录总表》的统计,不包括只听到声响或看到火流星的记载,我国古人,对陨石记载事件共有365条。大大的超过了许多其他国家,而《春秋左传》中记载的商丘陨石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最可靠的陨石记录。虽然古人记载的这些陨石记录,未见实物传承至今,但值得深思的是,那时的古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所记述的陨石,会成为当今收藏领域以克为单位记价的珍品。文章来自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鉴定可咨询。
13、北宋科学家沈括是我国古代的出名科学家,精通天文,他坯解释了月相的变化,陨石的成分,修正了历法。《梦溪笔谈》是我国有名的古代科技专著。
14、《化石》1993年第3期,凌申《我国陨石琐谈》。
15、杨可欣与陨石的命运来自工作。虽然她来自贵州,但她在西北部的哈密工作。西北部的戈壁是一个非常的地方。每次休息的时候,她总是去戈壁滩,发现很多石头散落在戈壁滩上。在这些石头中,有凤岭石、戈壁玉和天然陨石
16、曹宝麟(晏庐说文)沈括《梦溪笔谈》节十五丨摹字丨透光镜丨陨石
17、《晋书》记载:“有长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九月,亮(诸葛亮)卒于军。”
18、天文学家将小行星称为陨石的母体,意即陨石多为小行星散落碎块和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19、目前中国陨石收藏市场,存在这普片不信任的状态,好多陨石收藏爱好者、研究者通过国际途径购买陨石,不信任国内,因为国内假陨石太多,因为价格抬的太高,因此往往都是有价无市的感觉,目前的陨石价格在国内,上涨飞快,稀有的、品相好的,造型独特的,竞争相当激烈,近两年涨了10倍左右,从而给一些普通的、风化不是很严重的,也涨了几倍左右的价格。
20、如果您喜欢我们《陨石收藏俱乐部》的内容,欢迎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内容。
五、陨石沈括注释
1、北宋治平元年,在常州,太阳落山的时候,天空中发出像打雷一样的巨响,原来是一颗火星,几乎像月亮一样,在东南方出现。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又一震响后,星星就落在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远处近处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许家的篱笆都被烧毁了。
2、因为下落速度太快,会与地球大气层产生严重摩擦和燃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燃烧并逐渐消失。因此,真正能落在地球上的陨石很少,同时,陨石在国民工业、航空和其他工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科学家可以通过对陨石的分析找到外层空间的相关信息和内容,也可以根据陨石的下落速度和位置分析陨石所来自的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此外,陨石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也可以制成一些药品,它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有的效果
3、宋沈括《夜登金山》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芦管玉箫齐送晚,一声飞断月如烟。PS搜索这句诗时查到的最多的那个镇江游记中说是陆游的感叹,应该是错的,但写的应该是镇江的金山寺(江天禅寺)
4、今录第二页一则把摹字放在《技艺》中,应是他认为这只能算一种技术而已。他说:“世之摹字者多为笔势牵制,失其旧迹,须当横摹之,泛然不问其点画,惟旧迹是循,然后尽其妙也。”这个说法我觉不会是他想当然,但这种摹者不会是高手。
5、我对沈括在书画方面的低能不是成见,而是从事实为依据的。他晚年才定居润州,与下野住此的章惇及米芾时有聚会。米《书史》有一则很有意思。附四是拙著中的猜测。当时还以为“变主”是普通的改变主人之义。但这词在宋代是有特殊意义的法律词语,它指遭受打劫的事主。米心直口快,虽然带着玩笑,但沈括听来肯定刺耳!毕竟米比沈小二十岁,得罪不轻。《梦溪笔谈》中只字不提书画皆有时誉的米芾岂是无缘无故的!这件事也说明沈括根本认不清这件小王出自临本!(204)
6、1995年9月7日下午1时45分许,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部呼热图淖日苏木、阿日斯楞图嗄查发生了一次罕见的石铁陨石雨。
7、在古代,人们缺乏探索宇宙的技术,所以只能通过幻想,于是有了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童话;工业革命爆发后,人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飞机的出现,人类探索天空的进程大大加快,二战后成功地出现了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器等航天手段
8、▲落在东乌珠穆沁旗的两块中铁陨石
9、《地震工程学报》2015年一期,郭安宁、赵承程、张向红、吴建华《历史记载亡人最多的明朝甘肃庆阳陨石雨事件》。
10、这时火熄灭了,看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往下看,星星在洞穴里面,发着微弱的光。过了好久,才渐渐暗下来,还热得不能靠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掘开那个洞穴,有三尺多深,才得到一块圆形的石头,还很热,它大小像拳头一样,一头略微尖些,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似的。
11、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12、沈括(公元1031年一1095年),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zz家。
13、陨石在国际上收藏价值如何?
14、近年我国发生的陨石事件
15、《天文爱好者》1996年第4期,王玉卿《内蒙东乌旗石铁陨石雨考察记》。
16、人们总是对探索未知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像人们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太空的幻想和探索一样
17、早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知道陨石是从天上的流星陨落而来的。明末出名科学家宋应星也说“星坠为石”。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流星陨落的全部过程,从摩擦生热发光,光球的大小,爆炸声,流星飞行的方向,余热,陨石的形状、大小,陨石坑,直到陨石的性质和收藏经过等都有记录,甚至还对它们的来源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基本正确的观点。
18、还有第三页关于陨石的详细记载,记录了流星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生燃烧爆炸,碎片击中地面引起火灾,嵌入地下的碎片“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最准确的是对陨石的描述:“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圆是燃烧融结,锐乃爆炸形成。颜色像铁而分量与铁应有者也差不多。这是一次判断陨石为铁质的科学记载。不像一般记为石头就得了。所谓别具只眼,终究不同!
19、沈括的天文观测相当准确,他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到北极星实际上并不在北极的科学家。为了测到北极星的实际位置,他每天用浑天仪观测北极星,并将每天前半夜、半夜、后半夜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的星空图绘制下来。紧张地工作了三个月,他终于计算出了北极星的实际位置,北极星并不在北极点上,而是离开北极还有一度多。沈括在对日、月和五大行星的实际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彻底废止阴历而改用阳历的主张,并且提出以十二节气定月份,大月31天,小月30天。这种进步的历法同今天的公历比也毫不逊色。可惜在当时没能推行开。
20、第三页《杂志一》中的石油一则,是本书的闪光点之一。因为“石油”一词是沈括的命名,这个功绩应是万世不磨的。“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这个预言太伟大了!尽管沈氏只是用石油的烟炱造油烟墨,觉得“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但他已预感到石油的前景远大,这超前意识何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