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王安石待客
1、——(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2、(2)①只可以放下(一张)床,要低着头进出②然而每月租金要用千来计算③否则一定(受到)斥责漫骂甚至被告状
3、(3)指有些人文化水平不高,却硬装作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3)照顾到了这边失去了那边
5、(2)①信还没打开②如果没好的年成,凭什么能保住百姓
6、(2)①为什么还要用很多人(视盗)呢②而且郗雍一定不得好死③还不如推举有才能的人让他们做官
7、(2)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讨②不再有旧时的坏习惯,就把他父亲所托付的财产归还给他
8、(2)①你们如果有灵性,只应啃咬我的心(其,如果)②(我)所希望的是把灾难转移到我的身上,躲避什么疾病呢!
9、(3)随手;形容论说或写作材料多
10、QQ:544545960
11、(3)孔子认为圣人的行为可以影响百姓,子贡不取赎金便不能引导不富裕的百姓效法他去赎回更多的“臣妾”
12、(1)①躺在床上②找③差不多④抓;饭⑤假装⑥记
13、(2)①双方的矛与刀已经交锋②矛头已经刺穿了脖子
14、若茶杯中只有七分茶水,不但方便拿取,茶水的面距离杯口就还会有一定空间,茶的清沁芳香就不容易失散,在饮茶前,能闻到浓郁的茶香。
15、(2)①拜见孔子而呈上食物②所依靠的是心,然而心还是不可靠③了解人本不易
16、(1)①玉石②同“捧”;之于③看④泪⑤那
17、(3)曲从;歪曲;曲从私情,歪曲法律
18、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9、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zz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zz、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以失败告终。
20、(2)①陶侃吩咐(下属官吏)都把它登记并且掌管好②人们都不理解(陶侃这样做的)原因
二、王安石待客文言文中王安石是怎样的一个人
1、因为是园丁,老丁一直都是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与播种,也在耕耘与播种之后收获桃李满园。
2、(3)没听说过让妻子穿得漂亮,让马吃得好,作为国家的光彩
3、(2)①使几个人活命②说话跟平时不一样
4、时间正是元宵佳节,山南山北鲜花烂漫。听说洊亭雨后溪水澄澈,是游春的好去处。于是,我呼朋引伴,骑上毛驴,穿过山间的浮云,走进美丽的花坞。游赏久了,我来到一所山寺小憩。禅房里安静素洁,我感受着融融春意,很快睡着了。忽然,一阵风吹过松林,犹如弹奏一首美妙的曲子。被惊醒的我,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5、亲,我的抖音开张啦,好想在抖音遇见你!
6、(2)①其中一个人父亲死了没办法安葬,我帮助他葬了父亲②我帮助他让兄长从监狱里释放出来
7、(2)①邹君对这事感到忧虑②只有割掉带子出宫给百姓看
8、(4)好了还要争取更好
9、(1)①抵押②早先③就;答谢④告辞⑤你
10、第七季:《黄琬巧对》《神童庄有恭》《山宾卖牛》《崂山道士》《杨亿巧对》《鲍子难客》《曹绍夔捉“怪”》
11、(1)①起身②睡着③皇令④实在;每
12、(2)①读书人都把从事文学艺术作为职业②所以不被乡里人所称赞
13、(2)①特意先把他的女儿嫁给胡君,用来讨对方欢心②胡国是(跟我们)兄弟一般的国家③认为郑国跟自己亲密友好
14、(3)于,以其言试之(于)河;按照他的话在河里试着潜水
15、(1)①年轻时②经营③挽救
16、(1)①总是②触③憎恨④追赶⑤分解、剖开
17、(2)①写诗吟诗的几乎到处都是②也是确切的评论
18、(1)①约定时间②这③规劝
19、(1)①同“早”②极悲伤③回答④同“无”
20、(2)①合上书本随意走走②熟读的内容少然而真正获得(的多)
三、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1)①左右②菜肴③遗憾④靠近⑤插⑥沿着……(向上爬)⑦像⑧大概
2、(1)①向往②软弱;确立③效果④优点;急⑤往往
3、(4)求学问要谦虚,要永不满足
4、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馔(zhuàn):准备食物。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5、(2)纥干急忙说我不是鬼。”
6、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7、(2)①都到河边去打水②如果它下面没水,树怎么能存活
8、(4)做事有法,符合规定;形容有条理,丝毫不乱
9、(1)①分别②承蒙;正当③巳经④猜想⑤再⑥早先⑦一下子明白
10、(2)①对商朝的士兵与百姓,怎么处理他们②没罪的让他们生活下去③农夫耕种他们的田地④只要亲近仁爱的人
11、(1)①做太守②出丧;备办③帮助
12、前些年,听说丁立金先生退休了,从他热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退了下来。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心里也充满了些许的失落与不舍。
13、第十季:《画蛇添足》《对牛弹琴》《高山流水》《杞人忧天》《楚人学舟》《鲁人徙越》《翠鸟移巢》
14、(1)①又②是;保存,生存③怨恨
15、图为二月二的“打灰囤、填囤”,
16、(2)①每天跟饮酒的朋友在酒店喝得酩酊大醉②因此被排挤而离开(京城)
17、(2)①过了一段时间(从腹中)出来②动物怕它的天敌竟有如此奇异的现象
18、(1)①已经;不久②学生③跟随
19、(3)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0、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②。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③数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娇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四、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1、(2)①齐桓公对这种风气感到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它③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
2、(2)①跟花萼同时茂盛同时衰落②等候大雨时前往捕捉它
3、(1)①人②翻没③赔偿④感伤的样子⑤多少
4、(2)①县令无法回答②就在公文的末了写(四句打油诗)回复对方
5、(2)①所以世上的人没有认为他有特殊之处②只有桥玄、何颗认为他与众不同③能使社会安定的,(那责任)大概在你身上吧
6、王安石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达京城,于是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过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果品蔬菜类的菜都没有准备,萧氏的儿子心里对王安石的做法感到奇怪。他们喝了几杯酒,先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小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汤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了。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羞愧地回去了。
7、(1)①自小失去父母;贫穷②亲自③救济;帮助④留⑤木箱子⑥开⑦罢了⑧毕
8、(3)敝(邑);贵(县)
9、(1)①相处②蹚水过河③淹死
10、②认为驺子(驾的车)不快
11、他把水送去给王安石时,王安石很是高兴,留下他一起试皇上赐的蒙顶茶。
12、第九季:《悬牛首卖马肉》《勉谕儿辈》《师旷论学》《狐假虎威》《学弈》《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13、(1)①早先;已去死的②杀③这(是)④贤能的人(指郑龙)
14、春社:指春社日,拜祭土地神和五谷神以祈求丰年,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即农历二月二。
15、(1)①打拱②小步快走③笔
16、(1)①是②煮饭③最终④国相
17、在唐代,社日非常盛行,唐诗中有大量关于社日的描写,社祭时要击鼓聚众准备酒肉,祭祀完毕饮社酒、吃祭肉,民妇在社日还有停止做针线的“忌针”习俗。唐代帝王在社日赐给臣僚牛羊、酒肉、海味、粳米以及蒸饼等。
18、(2)①卖掉庄园的土地与房屋而靠它吃喝②都是由于他祖上不用诗书仁义教育他所造成的
19、第二季:《儋耳夜书》《铁杵磨针》《凿壁借光》《牛角挂书》《躁急自败》《滥竽充数》《灵隐寺僧》
20、与丁立金先生相交多年,彼此一直相处融洽,友情日笃,人生有一这样的朋友,足矣。
五、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
1、(2)①当时(正逢)荒年百姓饥饿②表情严肃地告诫(子孙)③陈实慢慢地教育他说
2、(1)①探望②不可③已经④流血⑤说⑥婉言拒绝⑦停
3、(1)①句语词,无义②历史③兴盛④我,皇帝自称
4、(1)①兄;样子②当地;到③模仿④责备⑤这;那⑥本来⑦特意
5、(完成训练后,请看知识链接)
6、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7、(3)①上下联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或相反③词性相同
8、壮家待客的菜肴有白斩鸡、木瓜丝、炒肉、扣肉、生鱼和冷菜拼盘等。鱼生是一道最有壮家特色的菜,它的制作如徐霞客所述:“乃取巨鱼细切为脍,置大碗中,以葱及姜丝与盐、醋拌而食之,以为至味。”人们边吃边饮,主人频频敬酒。《敬酒歌》如酒一般香醇:“诸位贵客临家门,屋前家门万事顺,喜鹊叫声声。我以真心敬贵客,敬你一杯赛天神。”客人在这热情的酒歌中,进一步领略到壮家人的盛情。
9、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对待自家亲友也是如此.(意到即可)
10、(2)①(我)所听到的跟你所说的不一样②何充安然地神情跟平时一样
11、(1)①医治②停,此指痊愈③耳朵听得清楚④掌管
12、(4)想掩盖却反而更加明显
13、原文翻译是: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这样看不是王安石羞愧,而是萧氏的儿子为自己嫌贫爱富而羞愧。
14、——关注“唐诗宋词天天读”——
15、(3)树靠水存活,树根下必有水,有水处便可凿井
16、(1)①报告②放;地窖③下④一同⑤迁移⑥隔开⑦已
17、王安石继续说道:三峡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水中正轻灵,泡茶较佳。
18、王安石的品质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也主要体现了王安石生活朴素,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精神。这篇文章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节俭,不铺张浪费。
19、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金陵紫金山时所作。前两句赞美小院的清幽:诗人把自己的茅屋打理得非常洁净,连青苔都没有了,还亲自栽种了许多树和花,因品种繁多而分畦栽种。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一水”“两山”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河流将一片碧绿的田地围了起来,两座大山就像是两扇敞开的大门,为人们送来一片天然的碧绿色。
20、(2)①年初一释放禽兽,表示(对它们)有恩惠②你如果想使它们活③恩惠与罪过不能相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