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贝句子迷》汇总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共37句精选好句子,如果您对这些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比较喜欢的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给更多句子迷!这37精选好句内容分别是:
1、点亮底部“在看”,坚持每日一读
2、斗:dòu争斗dǒu斗胆
3、弦:在这里读作xián的音。
4、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5、(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6、一天,伯牙来到子期家拜访他,一问才知道,子期在不久以前不幸病逝了。伯牙听后,悲痛欲绝,来到子期墓前,拿出琴,为他弹奏了一首悲伤的曲子,围观的人们不仅没有感到十分伤心,反而还哈哈大笑。伯牙十分伤心和愤怒,一气之下砸碎了他最珍贵的琴,并发誓从今以后再也不弹琴了,因为这世间已经没有任何值得他去为之弹琴的人了。从此,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
7、《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8、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9、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1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伯牙绝弦《伯牙绝弦》,钟子期,话说,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1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10、伯牙与锺子期、管仲与鲍叔牙、廉颇与蔺相如、元伯与巨卿……历史上那些出名的友情故事,令人动容。
11、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翻译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12、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钟子期死了之后,伯牙摔破了琴,拉断了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弹琴的人。
13、伯牙善鼓①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②。钟子期曰:“善哉③,峨峨④兮⑤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⑥兮若江河!”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4、(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15、补充,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方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6、源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琴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知心朋友,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伯牙断弦”一词也渐渐被赋予了一种内涵: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17、伯牙鼓琴佚名〔先秦〕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18、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19、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20、志在高山:心中想到高山。
21、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22、好了,文言文看完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对这篇文章的改编吧。
23、“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出自唐牟融《写意二首》。
24、(注)“卒”多指“士兵”、“终于”、“死亡”等,因为修饰“逢暴雨”,所以,“卒”是一个通假字,本字是“猝”,“突然”的意思。
25、白话文:伯牙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欣赏音乐。在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泰山!”
26、白话文:过了一会,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的江海!”钟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27、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8、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29、伯牙与锺子期,是知音之交的典范。《伯牙鼓琴》收录于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
30、这一行为充分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因为他“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也就是,世上再没有一个人能像锺子期那样理解自己了,琴弹得再好,没有人懂,又有什么意义呢!
3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32、原文:《伯牙鼓琴》(作者)佚名(朝代)未知
33、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说出他心里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较爱的琴摔碎,把琴弦挑断,终生不再弹琴。
34、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
35、请从古诗中找出一则互为知音的诗句来。
36、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
37、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